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印视角: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and Indi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85829
  • 作      者:
    朱翠萍,(印)斯瓦兰·辛格编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朱翠萍,女,汉族,1967年2月生。经济学博士。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印度洋研究中心教师。拟任职务:印度洋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方向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战略、印度问题、中印关系和经济发展等。
  
  [印]斯瓦兰·辛格(Swaran Singh),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研究院教授,国际政治、组织和裁军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学者联合会(新德里)主席,印度亚太学会秘书长。曾是哥斯达黎加和平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香港大学访问学者,目前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和印度是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中的两个大国,中印双边合作进程缓慢无疑也是制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因素。中印两国要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沿边开发与开放,以交通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跨境经济合作,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释放两国之间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发展活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印视角》的主要目的,是从中印两国学者视角,研究如何从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贸易投资、能源互动、次区域外交等方面切实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展开
精彩书摘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印视角》:
  尽管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一个政府间的行动计划,但其所涵盖的区域也清楚地表明各个区域的国家政府将成为推进这一计划的主要力量。因此,需要开诚布公地让有关的国家组织了解这一机制将会成功。另外,也有关于这一地区的具体范围的问题。印度方面对向中国开放其东北地区多年来存有疑虑。反过来,他们认为中国的整个西南部地区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一部分。孟加拉国和缅甸的立场更积极一些,因为他们认为其国家的所有地区都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一部分。
  (二)安全环境或成为主要负面因素
  虽然印度已经原则上同意与中国和缅甸合作开放其东北地区的新路线和旧路线,但是由于东北部地区动荡频仍,这一地区高度敏感,因此印度也对安全问题存在担忧。特别是在1962年与中国发生边境冲突之后,印度几乎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那次与中国发生的冲突导致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协议,并在1962~1979年支持印度东北部的那迦和米佐部落。维韦卡南达国际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维诺德·阿南德指出,“现有的安全局面阻碍了孟中印缅论坛取得成果,同时也不利于互信和信心”。他列举了这一地区武装少数民族组织之间的冲突、中印边境紧张局势,以及罗兴亚人越过边界来到孟加拉国等一系列问题,表明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投资和发展。
  这些情况造成印度的战略团体包括学术界都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持谨慎和勉强的态度。印地任沙对《昆明行动计划》做出的回应是,由于印度东北地区的“叛乱因素”和“毒品走私”问题,因此“保持现状并让边境一直关闭”是合理的。但是,也有更加合理的理由——为了当地人口的福祉和这一地区的全面繁荣而开放这些边境。一直以来都参与到孟中印缅“第二层次”合作机制中的欧贝罗伊等社会学家感到欣慰的是,至少这一机制已经见到了第一层次的“曙光”,当然她也认为,诸如社会、文化和环境这样一些较为软性的但与人们的生活和愿望直接相关的问题,在达卡举行的第11届论坛上已经被削弱了。
  ……
展开
目录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谋共建共发展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演变、机会与挑战
孟中印缅合作空间与推进机制
印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功能性和次区域性的途径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以中国为视角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印度次区域外交中的定位
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中的经贸关系分析
孟中印缅次区域合作的国际机制建设
印度东北部地区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定位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区的能源动态与贸易互联互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