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军事”系列丛书·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美国外空政策变革背后的政治(1957-1961)》:
2.3.2“科罗纳”计划:“外空非军事化”政策逆转
在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尔就任总统后,起初,艾森豪威尔并不主张外空军事化,其原因在于,他认为苏联当时提出的“和平共处”是一种最令人不安的争夺思想与心灵的心理战,美国也应该宣称“外空非军事化”。当然这只是一个背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国当时在“核弹头一轰炸机”军事实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依靠核武器的“大规模报复”战略,不仅能保障国家安全,而且能防止国家经济的恶化。后来,随着情报部门及兰德公司不断预警说,苏联正在大力进行外空军事化努力,鉴于当时美国在侦察苏联方面又不断遭遇到挫折,艾森豪威尔对外空军事化的态度开始有所摇摆。而在苏联“人造卫星”事件之后,艾森豪威尔的“外空非军事化”政策急剧逆转,“科罗纳”计划的开展就是这一政策逆转的标志。
具体而言,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兰德公司在战略空军司令部提出的机密课题中,就提出发射几百个无人驾驶的热气球去侦察苏联。该提议是为了响应1949年美国海军代号“莫比迪克”的研究成果,海军发射了许多观测气球,飞越苏联上空进行侦察。空军总是要与海军一争高下,所以空军委托兰德为自己制造更大型的隐秘侦察气球。兰德的科学家们创立了“地鼠”项目,从土耳其和西欧基地发射了500多个装满照相机的高空气球,希望气球能把他们送到苏联境内。这个计划需要运用大量货运飞机——代号为“C-119”的“飞行车厢”(Flying Boxcars),将飘落在空中的装有珍贵侦察照相机的气球取回来。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方法竟然奏效了。
1事实上,“飞行车厢”带回了40个气球,所拍摄的照片覆盖了200万平方英里的苏联领土。
1952年,苏联在自己国家境内发现了美国侦察照相机的残骸,于是,多数“地鼠”项目作业被中止了。“地鼠”项目的中止让艾森豪威尔下令对轰炸机进行改造,让轰炸机可以飞越苏联领空执行侦察任务。但是侦察机的击落又将引发国际政治危机。于是,空军决定采用另一种方法,让气球飞到7万英尺的高度,让它们漂浮在苏联上空,维护的时候停在日本或阿拉斯加州的军事基地。空军称之为“Genetrix”计划。1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工作小组与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一起,从西德、苏格兰、土耳其和挪威等国的军事基地将气球发射到空中。
万一侦察气球再次被苏联俘获,为了避免听到任何可能来自苏联方面的控诉,艾森豪威尔政府编造了一个借口:发射气球是为了制作地球高空急流图表,而这正是国际地球物理年勘测项目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秘密批准了两个相似的计划,研发高空U-2侦察机以及让兰德设计核动力侦察卫星。
2为了进一步掩饰这些动作,1955年7月21日,在苏联第一总书记赫鲁晓夫同时出席的日内瓦首脑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总统宣布了所谓的“开放天空原则”(Open Skies Doctrine)。显然,这个倡议被赫鲁晓夫断然拒绝了。回到美国后,他批准了“小型无人驾驶绕地卫星”计划。
3这个计划是兰德公司提出的,也称“反馈项目”,计划用无人驾驶的卫星,去拍摄地球表面照片,通过电视摄像机传送侦察观测资料。其中,卫星在距离地球300英里的空中运行,传输图像的分辨率可达100英尺。
1954年3月1日,兰德公司正式提出了“反馈项目”。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国防部的导弹研究小组通知空军,认为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洲际弹道导弹具有可行性,并且6年之内就可以投入使用。1954年末,军方批准同时发展兰德的卫星和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空军指派兰德为洛克希德公司设计一种核动力卫星,这就是“WS-117L”计划。空军对这个计划持怀疑态度。一方面,空军对兰德的核动力飞机就反对,认为从反应堆放射出来的核辐射量将会对飞行员造成致命的伤害。
……
展开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院长、少将 刘戟锋
★石海明的博士论文对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作了史学、哲学与政策的三重解读,堪比中国版本的《人、国家与战争》,对理解当今中国的国家安全、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王义桅
★探索冷战历史的秘辛,洞察国家安全的建构。此书独具慧眼,值得细读!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部长 王湘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