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成年人犯罪与少年司法制度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317705
  • 作      者:
    李玫瑾,靳高风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未成年人犯罪与少年司法制度创新》内容包括: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药家鑫事件折射出的教育问题、我国未成年人亲职教育问题、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问题、我国未成年人帮教制度与司法救助、我国涉诉未来成人心理疏导与心理测评、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帮教责任。
展开
精彩书摘
  《未成年人犯罪与少年司法制度创新》:
  针对父母监管不足的问题,美国借助发达的社工对冢庭状况进行评估,如果认为家庭不适合子女成长,未成年子女就会被寄养。国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建立了专门的托管中心,对于缺乏父母监管、流浪的儿童进行人性化的关怀,解决生活需求和进行技能培训,弥补父母监管缺失的影响,防止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重庆市南川区对于留守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实施代理家长制度,由基层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干部或者社会爱心人士担任代理家长,负责未成年人的生活、教育等其他事宜,有效弥补了因父母长期离家造成的监管空白;也有地方建立了专门的集中监管场所,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监管的未成年人、问题少年进行保护性的监管,创造家庭的氛围,防止他们因缺少监管而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借鉴国内外经验,从立法和社会政策等方面综合弥补父母对子女不良行为监管的漏洞。
  1.完善委托监护立法
  委托监护,“即监护人在一段时间内由于不能够或者不适于行使监护权,而授权其信赖的他人或者全部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但是这一条文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针对留守家庭和流动未成年人的监管缺位问题,要对委托监护的主体、适用情形及保障措施进行细化。一方面,应明确委托监管的主体。对适合委托监护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人员的具体条件进行明确。另一方面,细化委托监管的法定适用情形,使委托监管具有可执行性。如父母监管缺失标准的认定等。同时要强化委托监护的强制力。对于放弃监管责任,不当履行委托监护责任的人采取罚款、行政拘留等强制性措施,保障委托监护的效果。
  2.建立专门的委托监护机构
  国内实施的代理家长制等措施多是自发的,缺乏统一的领导,制约了实施范围和效果的有效性。因此,首先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委托监护机构,由地方共青团、妇联牵头,联合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等多部门合作,统一领导负责本地的委托监护工作。其次,地方政府和相关的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更多的托管中心,并推广其覆盖范围。再次,要同步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委托监护的效果。最后,共青团、妇联和基层居(村)委会等机构要发挥其本地人员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为委托监护和替代监护提供专业的人员培训和法律支持,进一步提高委托监护的质量。
  此外,针对父母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对有服刑人员或刑满释放人员的家庭给予额外的关注。联合地方派出所和居(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定期对这些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以及可能存在再犯风险的父母给予特殊的监控。如果认为其不适宜抚养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已经受其影响产生了不良行为或者违法行为,则应当要求其接受强制性的家长培训课程,或者将未成年人交由委托监护。
  (二)针对冷漠的亲子关系、紧张的父母关系的预防对策
  日本建立了专门的儿童商谈所来解决亲子之间的伤害和矛盾问题。父母和子女对于产生的问题可以提交商谈所进行协商,商谈所结合双方意愿提供解决途径。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社会纽带可以阻止个人犯罪。依恋是社会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未成年人对父母的依恋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重要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形势
一、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下降趋势明显,但形势依然严峻
二、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年龄集中在15~17岁
三、未成年犯罪人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文化水平
四、大中城市中外来未成年人和未成年农民是犯罪的主体
五、侵犯财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六、暴力性和团伙性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手段
七、未成年人涉性犯罪行为和案件有上升趋势
八、未成年人被利用实施毒品等犯罪的现象存在
九、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
一、引言
二、问卷调查
三、研究结论
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相关建议

第三章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风险因素概念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风险因素:国内外研究的结果
三、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风险因素
四、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风险预防对策

第四章 药家鑫事件折射出的教育问题
一、有缺陷的家庭教育
二、虚空的学校道德法制教育
三、有偏差的社会教育
四、教育制度完善建议

第五章 我国未成年人亲职教育问题
一、亲职教育的实践及其立法完善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经验
二、亲职教育与未成年人被害预防

第六章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问题
一、突破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裁决前社会调查问题
二、我国未成年人委托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研究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实践
三、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社会调查问题研究报告
——北京市海淀区司法机关的实践

第七章 我国未成年人帮教制度与司法救助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帮教责任制度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经验
二、涉诉特困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问题
……
第八章 我国涉诉未来成人心理疏导与心理测评
第九章 少年司法制度改革中的帮教责任
附录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人人司法保护工作办法
附录二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