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建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80237
  • 作      者:
    民建中央宣传部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从坚持“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到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踊跃捐献飞机大炮到协助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小平会五老热气腾腾的火锅宴到中信光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建议将多党合作写入宪法到大力倡导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从举全会之力抗灾救灾到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困境呼吁减税降息……70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中国民主建国会无愧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无愧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民建史话》:
  一民主建国会的创立1945年,浴血经年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中华民族却面临着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12月16日,为了争取光明前途,一部分希冀和平、民主、自由的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和知识分子在重庆创建了民主建国会。在推进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斗争中,民建从“中间路线”逐渐转变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民族工商界的救国探索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既受到来自外国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又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同时,由于自身的弱点,它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政治上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也具有因缺乏彻底反帝反封建勇气而产生的妥协性。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两天占领沈阳,一周占领辽宁,三个月占领东三省,中华民族亡国惨祸迫在眉睫。“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一批以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为己任的志士仁人,在苦难中努力寻求富国强民之路。
  出身于书香之家、以“职教派”领袖黄炎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经过对国内外教育的研究和考察,黄炎培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在于教育与职业的分离,为此他主张实行职业教育,以“解决社会国家最困难的生计问题”。这个主张得到了当时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张元济、马相伯等人的支持。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了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全国性职业教育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与实业的结合,也使得黄炎培将一批文教界和工商界人士团结在自己周围。作为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股活跃的社会政治力量,黄炎培等人除了矢志于“大职业教育主义”外,还积极奔走国事,参与政治斗争。1939年11月,“职教派”和第三党、国社党、青年党等联合建立了第一个松散的联合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1月,“职教派”又成立了一个政治组织“国讯同志会”。1941年3月,三党三派又联合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黄炎培当选为第一任主席。
  与此同时,许多志士仁人选择了实业救国的道路。胡厥文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26岁时就创办上海新民机器厂,开始了对实业救国道路的摸索。为了带动同业,使民族工商业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夹缝中艰难图存,胡厥文于1927年又创办了上海铜铁机器业同业公会。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进犯上海,蒋光鼐、蔡廷锴率十九路军奋起抗敌。同时,上海人民也轰轰烈烈地支援前线,配合军队作战。国难当头,焉能安业?胡厥文也立刻投入到抗战洪流之中,他与黄炎培合作,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等组织,发动全市工商界支援抗战。爱国企业家日夜赶制手榴弹、炮弹、水雷、地雷,支援前线守军。几十天里,胡厥文日夜奔忙,无暇理发剃须,竟至鬓髯盈颊,他索性蓄须以记国难。当有人问起时,胡厥文回答说:“蓄之以记国难,等赶走了倭寇时再剃。”自此以后,胡厥文胸前就飘起了盈尺的长髯,不到40岁,就获得了“髯公”的美名。
  ……
展开
目录

一 民主建国会的创立
1.民族工商界的救国探索
2.民主建国会的诞生
3.在旧政协会议中的斗争
4.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5.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6.配合大城市的解放
7.发表对美国“白皮书”的声明
8.参加新政协

二 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
1.学习贯彻《共同纲领》
2.参加三大革命运动
3.参加“三反”“五反”运动
4.带动工商业改造,推动全行业公私合营
5.自我教育传统形成的一届二中全会
6.反右运动
7.民建二大“神仙会”
8.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三 围绕改革开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恢复组织,落实政策
2.积极兴办企业,安置待业青年
3.开展咨询、培训工作
4.学习贯彻中共中央14号文件
5.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6.参与宪法修订,积极建言献策
7.拓展人民外交和对外联络
8.纪念民建成立50周年

四 历史新时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新老交替迈出重要步伐
2.发挥经济界特色,积极参政议政
3.饮水思源,尽心竭力服务社会
4.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对外联络领域不断扩大
5.确立建会目标,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