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情报”是世界上最早的密码情报。具体操作方法是:通信方将腰带(或羊皮等带状物)呈螺旋形紧紧地缠绕在约定长度和粗细的木棍上,之后再沿着棍子的纵轴书写情报。在这条带状物解开后,上面的文字将杂乱无章。收信人只需用一根同样直径的棍子(这两根同样直径的棍子可以在出征前把一根棍子锯断后得到,之后将领和间谍各执一半)。后来,这种密码通信方式在希腊广为流传。现代的密码电报的发明,据说就是受了它的启发。
“腰带密码”传递情报的设计虽然精巧,但却没有“恺撒密码”那么声名显赫。在密码学的历史著作中,都会提到“恺撒密码”。而第一次揭开这个秘密的人,是《恺撒传》的作者苏托尼厄斯。这位古罗马随笔作家在公元2 世纪写的这本书中,对恺撒用过的其中一种替换密码做了详细描写。他披露,恺撒常用一种“密表”给他的朋友写信,这就是“恺撒密表”。
其实,现在说起来,“恺撒密码”很简单,就是把信息中的每一个字母用字母表中的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这被称为移位密码。比如,在“A”“B”“C”……“X”“Y”“Z”这26 个字母中,当偏移量为“3”的时候,所有的字母“A”将被替换成“D”,“B”变成“E”,以此类推,“X”将变成“A”,
“Y”变成“B”,“Z”变成“C”。由此可见,位数就是恺撒密码加密和解密的密钥。
如今,我们无法弄清恺撒密码在当时的效果如何,但有理由相信它是安全的。当时,高卢人大都目不识丁,所以即使截获了恺撒的加密信息,也没有任何技术能够解读这种最简单的替换密码。现存最早的破解方法记载在公元9 世纪阿拉伯的阿尔·肯迪的有关发现频率分析的著作中。
在一些资料中,对恺撒密码还有延展性的解释:恺撒为了使情报更加秘密,又进一步做了改进。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密的办法:先做好一个对应表,比如,明码为“A”“B”……“Y”“Z”,密码为“D”“E”……“B”“C”,如果他想写“BABY”,就用“EDEB”来表示。
但这种加密方法也过于简单,很容易被敌方猜到。如果敌人从1 到25 推25 次,得到25 组新编码,必有一种是真的。把这组编码区别出来非常容易,因为其他24 组都是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识字的人都能看出来。所以,又有人给恺撒出主意,搞个乱序的。例如“A”对“M”,“B”对“Y”,只要保证一一对应没重复就行。这种方法被后人称为“单表系统”。
……
展开
藏身于秘密战线的精彩传奇总会勾起众多读者的好奇心。《秘密战3000年》采用详实的史料,重笔勾勒出人类史上秘密战的发端、演变及渗透到各个领域的过程,故事曲折、精彩,读来既能丰富知识,又能获得谍战大剧般的快感。
——周晨鸣,知远防务研究所研究员、军事评论家
读《秘密战3000年》,穿越三千年时空,解密尘封往事,见证历史背面的秘密斗争风云。
——穆好古,近代史研究者、民国史作者,《辛亥以来蓉属袍哥》、《天府百战》作者
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遴选世界经典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里的秘闻,还原那些曾被一度掩盖的历史真相,这就是《秘密战3000年》。
——江上苇, 《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历史作家
“阴谋”、“间谍”、“诡道”、“暗杀”……这些听起来令人悚然的词汇,却时常出现在人类的角斗与竞逐之中。这些制胜的手段受诅咒也罢,被歌颂也罢,读完《秘密战3000年》,每位读者自有评价。
——石炜,知名媒体人,军事史作家
《秘密战3000年》,将知识与趣味融于历史讲述,用智谋与心机刻画历史人物,用新视角解读人类特殊战争。
——张子平,笔名清海,16—17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者
从古及今,由中而外,《秘密战3000年》,带领读者温习不一样的历史,乃至令人重建历史观。
——毛小曼,中西书局副总编辑
人类的历史一直伴随着战争与较量,而来自阴影当中秘密战手段始终贯穿其间。读《秘密战3000年》,在精彩的故事中品味人性的狡黠,感叹战争带来的另一种智慧。
——马平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
如果你喜欢历史掌故,或钟情解密档案,或嗜好经典战事,《秘密战3000年》会让你有大快朵颐之感。
——党人碑,宋史学人
战争不仅仅是正义、国力、军威、气概的较量,也是智力、心机、谋事、运气的角逐。所以,人们更重视战场背后的无声厮杀,《秘密战3000年》将这种厮杀的声音放大给你听。
——王晓明,军事历史地图研究者、编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