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人的城镇化政策选择》:
始于1964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工业迁移和经济建设战略。在中苏交恶等国际背景下,出于对潜在战争的担心,中国政府发动了一场以“备战备荒”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迁移和交通设施建设。在长达十六年、横贯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如果算上三线调整改造,则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01%,超过1953—1964年全国全民企业基建投资的总和),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三线”建设期间,大量沿海城市的企业被内迁,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由于“三线”建设强调隐蔽、分散,本着“山、散、洞”的原则布局,形成不建集中城市的思想。不但工厂布局要分散,要避开城市建设工厂,甚至一个工厂的几个车间也要分散,企业布局要像“飞机上撒黄豆那样分散”。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这种建设方式为后来的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无疑严重违背了比较优势和经济聚集原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不过,围绕迁入三线的工厂厂区和企业,也形成了8大工业区和几十个新兴工业城市,加速推动了上百个农业市镇的工业化转型,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变迁。
总体来说,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控制下的中国城镇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走了一条有工业化而无城镇化、甚至逆城镇化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下工业化带动的城镇化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在工业化带动下,城镇化率从1979年的19%,增加至1990年的26.4%,11年间增长了7.4个百分点。尤其是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中国逐渐融入国际制造流程,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城市中来,其结果是2000年城镇化率达到36.2%,比10年前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