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4)后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呈现出空间经济的一体化。资源要素在整个区域系统内自由流动,因此一些城市失去了原有的中心地位,从而形成了多核心地区,城市体系因此形成。
费里德曼通过强调社会的作用,把极化理论发展为社会转变理论。他的理论也是首次关注到区域的发展不仅依靠内在的经济联系,也是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促进下的产物。
六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是在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上,引入了外部性、聚集经济及规模经济等概念而慢慢形成的。早期的经济学家们已对空间的概念有一定研究,如亚当·斯密曾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及了经济空间差异,大卫·李嘉图在《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也论述了地租及相关问题等。在区位论中,研究的主体也是空间的经济行为,但直到市场结构问题被解决时,空间的问题才有了真正的进展。
国外一些学者将经济地理学分为旧经济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而新经济地理学的特点是,所研究的问题已不再仅限于传统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而是更关注“经济”的概念以及经济与政治、文化、历史之间的联系。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地理也应在地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与旧经济地理学相互补充,甚至可以取代旧经济地理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