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冲突和裁判平衡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3891
  • 作      者:
    李祥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翔,江苏省泗洪县人,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政法大学“韬奋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博士后出站。曾任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分管公诉、金融检察、研究室工作),兼任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工作特别助理。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比较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法学家》、《法学》、《法商研究》、《刑法论丛》等法学类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专业论文9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著《情节犯研究》、《国际刑法中国化问题研究》、《国际反腐败公约与国内法协调问题研究》、《反腐败法律体系构建的中国路径研究》、《刑法解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合著《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研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社会治理腐败的法律基石》、《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制度研究》、《当代新型犯罪比较研究》、《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翻译《美国联邦刑事法典及其规则》、主编《商业领域犯罪的刑法规制及其防范》、《经济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刑事疑案探究》、《刑法:案例与图表》、《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等著作、教材十多部。
  目前正在主持司法部、教育部、上海市哲学社科等省部级课题《反腐败国际刑事合作机制研究》、《刑事立法与刑法解释关系问题研究》、《刑法解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单位犯罪司法实证研究——我国单位犯罪制度的检视与重构》等多项课题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冲突和裁判平衡研究》首先对重罪刑事和解的功能进行了定位,从罪量和罪质两方面划定了重罪案件的范围。随后从境内外语境出发,对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经验加以借鉴,并以政治、文化和实践基础为视角,分析刑事和解的制度支撑。在对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加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回归到问题本身,全面分析重罪刑事和解背后的价值冲突,并提出缓解冲突的解决路径:司法裁断衡平与制度全面构建。
展开
精彩书摘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中的价值冲突和裁判平衡研究》:
  (三)刑罚轻缓化与重罪刑事和解
  重罪刑事和解是当代刑罚轻缓化的重要内容。
  1.刑罚轻缓化促进了重罪刑事和解理论的发展
  刑罚轻缓化理论的存在为重罪刑事和解理论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对于重罪、死刑案件而言,刑罚轻缓化较之于非刑罚化更符合其内在要求,是重罪刑事和解功能进化的表现之一。在实体上,重罪刑事和解要求对加害人进行定罪量刑,这就区别于“去罪化”和“去刑罚化”的非刑罚化和非犯罪化措施;在程序上,其一,重罪刑事和解必须经历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完成刑法对加害人的定罪与量刑的评价,其二,相比于一般刑事和解调解中介为司法局委托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而言,重罪刑事和解中司法机关始终是“在场”的,公检法其中一家必须根据具体个案的实际情况在刑法的基本精神和对应条文的范围之内进行引导。因而,我们可以说,重罪刑事和解主体更专业、过程更刑事、处理更小心。
  2.重罪刑事和解为刑罚轻罚化理论的实现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在重罪刑事和解被提出之前,刑罚轻缓化主要通过严格限制死刑适用、提高罚金刑、资格刑适用范围等方式来实现的。自重罪刑事和解进入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后,其为刑罚轻缓化的实现拓展了一条新的路径。就重罪案件而言,通过双方达成一致的刑事和解程序之后,被告人在真诚悔过及合理赔偿后刑罚做出相应的减轻,如张家港市张某某伤害案中,张某某酒后强行要求一女子与其前往舞厅跳舞,遭到拒绝后使用啤酒瓶和砖块殴打被害人,致使被害人右颞顶部硬膜下血肿,构成重伤。本案中,检察院在征得被害人同意后主持了调解,被害人在加害人真诚悔过和适当赔偿后向法院提出了从轻处罚的请求,最终本案加害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功能再定位
一、刑事和解功能溯源:非刑罚化措施
二、刑事和解功能进化:刑罚轻缓化的条件
三、本书界定之重罪刑事和解

第二章 重罪案件的界定
一、罪质标准:以法益性质为界限
二、罪量标准:以3年有期徒刑为界限
三、判断标准: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中的预判为中心
四、重罪案件再细化:一般重罪案件和死刑案件

第三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经验借鉴
一、我国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历史考察
二、域外重罪案件刑事和解设计研究
三、当下我国轻罪案件刑事和解运作考察

第四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制度支撑
一、政治制度: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构成重罪刑事和解的思想基础
三、实践基础:大量重罪案件民间和解(即重罪私了)的存在

第五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价值冲突分析
一、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与传统刑法理论可能存在的价值冲突
二、重罪案件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可能存在的价值冲突

第六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司法裁量之衡平
一、传统刑事诉讼内部关系冲突之解构
二、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外部关系砘突的解构
三、重罪案件刑事和解裁判平衡探寻

第七章 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制度构建
一、相关刑事法律的完善
二、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定位及适用条件
三、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模式选择
四、重罪案件刑事和解制约机制探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