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需要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进行。
历史层面,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神话时代,神话中蕴涵着民族伦理的基因。由神话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人本”而非“神本”、以家庭为核心而非以个人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发展道路。进入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先哲们实现了文化上的自觉与创造。
逻辑层面,通过与西方神话及其伦理精神的对比,结合对伦理价值本源的追溯,得出中国伦理精神的特殊性。
对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为解决当下的伦理难题和道德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伦理精神有一个孕育、成长、定型的过程。对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首先让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投向遥远的神话时代,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其中蕴涵着民族伦理的基因。中国古神话中所潜在的传统伦理精神的胚胎和基因,就本体论而言是“一”,就个体道德而言是“崇德”,就社会伦理而言是“尚序”,就是“求中”。由此四大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圆圈式、循环式、无限提升的伦理精神生态。古神话所蕴涵的伦理精神基因,在中华民族此后的伦理演进中一再显现。
由原始浑沌的神话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在历史的岔路口,中华民族之所以走上了一条“人本”的而非“神本”的、以家庭为核心而非以个人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发展道路,是与民族童年时代的经历密不可分的。从文化的源头上看,商周时期的“入学”转向决定了中国文化“人本”而非“神本”的伦理型走向;西周时期周公的“维新”确立了家庭在伦理中的核心地位。
进入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先哲们实现了文化上的自觉与创造。以孔子为创立者的儒家思想主要围绕着“仁”与“礼”而展开;以老子为创立者的道家思想主要围绕着“道”与“德”而展开。土生土长的儒道两家的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最初的自足平衡的生态结构,而儒道两家的思想都与古神话有着一定的渊源。
为了更好地说明神话在伦理精神生长史上的基因地位,我们再把目光转向与中华文明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文明,这一差异在神话中就有体现。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诸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命运观以及正义观,其中所体现出的神人对立、崇尚力量、崇尚个性、崇尚自由的伦理精神明显不同于中国古神话。
对伦理精神的探源,除了需要从历史的事实层面给予回答之外,还需要从逻辑的理论层面回答伦理的价值本源是什么。中国传统伦理以家庭血缘为本源,而西方伦理以宗教上帝为本源,体现出中西文明的不同偏好。通过分析比较得知,在中国伦理价值本源的预设问题上,血缘优于宗教。
对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是为了解决当下的伦理难题。现代性社会中伦理的命运多舛、道德的困境频现,要想实现伦理精神发展的新飞跃,仍然需要我们回溯伦理精神的源头,探求解决问题的密码,通过“温故”而“知新”。
《中国伦理精神的探源》:
这说明,礼的外在形式之下其实有实在的内容。孔子与宰我关于守丧三年的争论很能说明礼背后的情感基础。在这里,孔子成功地将礼的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孔子不但强调要守三年的丧期,还要把丧期与父子之间的亲子之爱联系起来,以此作为丧礼的情感基础,唤起人们对丧礼的哀伤之情,从而把这种外在的丧礼仪式转化为内在的伦理情感要求,使子女们通过三年期缅怀父母的养育大恩。
在祭礼上,要怀着虔诚恭敬的态度。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时就像神真的在面前。而如果不能亲自参加祭祀,他是不会请人代理的,因为那和不祭是一样的。
为此,孔子极力反对情礼的分离,反对“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在礼的形式与内容的比较中,优先选择的是礼的内容。“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讲排场,宁可节俭朴素;就办丧事来说,与其在仪式上办得很周到,宁可内心真正悲痛。这又一次具体强调了心理情感是根本,比外在仪式重要。孔子如此说,正是要培育人们理性化的情感,这也正是儒学的主要特征。
礼的后面以什么为支撑?那就是仁。仁与礼是不可分的,内仁而外礼,把礼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人的内在德性就是仁,仁为礼之内化,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通过孔子与颜渊关于仁的对话,可以清楚地看出仁与礼的关系。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称许你是仁人。仁的具体条目是: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言语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其深刻之处在于孔子较为合理地解决了伦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个人按其自由意志作出的行为,何以会符合社会规范并能得到社会普遍的肯定性评价?这一命题把个体意识消融于普遍伦理原则之中,认为作为人之本质的“仁”并不是个体意志的直接体现,而是普遍社会伦理原则在个体意识中的积淀。在这里,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所以,个体从仁心出发的行为,表面上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而其实质则受着普遍的社会伦理原则的制约。
……
内容摘要
第一章 中国古神话与传统伦理精神
一、古神话与伦理精神
二、本
三、崇德
四、尚序
五、求中
六、从潜在走向自在
第二章 中华民族伦理的路径选择
一、商周时期的“人学”转向
二、周公的“维新”
第三章 《论语》中的伦理精神
一、孔子及其《论语》
二、孔子论仁
三、孔子论礼
四、儒家思想的神话渊源
第四章 《道德经》中的伦理精神
一、老子及其《道德经》
二、“道”与“德”的本体论意义
三、“道”与“德”的伦理学意义
四、老子的处世原理与人生态度
五、老子修身养性的方法
六、道家思想的神话渊源
第五章 古希腊神话与西方伦理精神
一、创世神话——诸神的关系
二、人类起源神话——神与人的关系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念
四、古希腊神话中的正义观念
第六章 伦理价值本源的预设
余论 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与道德困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