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络战略的层次
网络战略是一个综合战略,是基于信息要素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多样性,需要在多个层次上对信息资源进行控制和以多种方式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可以从外交、防务和技术三个层次来理解网络战略。
根据信息结构与信息过程的分析,在信息的金字塔形结构中,知识和智慧构成的塔尖反映了系统的基本运行状态。因而国际体系的信息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国际体系的基本运行状态及其子系统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式,包括国际体系的运行规律、普遍认同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国际行为合法与否的判断标准、国际安全环境的理想模式等。那么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网络战略,在其最高层面就是认知并构造有益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国际信息结构,《“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丛书” 网络战略:美国国家安全新支点》将其归纳为网络战略的外交层面,即通过外交途径和手段(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在国际上营造符合本国安全需要的国际信息空间。从政府外交来看,主要通过国家元首的相互访问、外交发言人制度、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国际会议,向国际社会传递本国对国际格局、国际安全、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判断和对国际重大问题的态度的信息,并阐述本国外交政策和对外战略。从公共外交角度视之,则是通过鼓励或组织本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非政府组织和实体参与国际社会的巨动交流,以及通过媒体传递本国民众对国际事务的见解、支持或反对其他国家的政策以及推动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等活动。网络战略的重点是政府外交,反映了一国政府直接、主动地认识和影响国际体系的信息结构,而公共外交也与政府的引导和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网络战略的外交层面具体表现为对国际主导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塑造、控制跨境信息流在国际间的流动、内政外交决策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等方面。
在网络战略的军事与防务领域层面,就是立足于获取军事领域的信息优势,涉及军队的信息化改造、战场上对重要战役战术信息的感知和运用,军事冲突过程中信息心理的施加和克服,以及应对基于信息网络的信息化战争比如网络战等。各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总是先设定假想敌,根据假想敌的军事实力、指挥控制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来规划和制定应对策略。考虑到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暴力性特征,进攻方和防御方都致力于影响并迫使对方顺从本方意志,一国发展军事实力的目标就是一旦发生冲突,迫使敌方按照所期望的方式行动:投降、犯错、失败、撤兵、停止敌对行为等。①在这个过程中,进攻方将使用武力或施加其他影响力以达成此目的,防御方或者做出符合进攻方意愿的决定,承认失败、投降,或者在进攻方的欺骗和诱惑下不自觉做出符合进攻方意愿的决定。影响冲突各方的决定和应对措施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种能力。其一,可以量化的物理因素决定的行动能力,包括军队的物质实力和指挥能力。其二,心理层面的采取行动的意志,向对方做出人为决定的决心以及在多种可能行动中进行选择的倾向。这种意志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其三,感知能力,通过观察形成对局势的判断和理解,这是一种抽象的信息因素,可以用准确度、全面性、可行度、不确定性或及时性来进行衡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