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电视四维空间“十二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222910
  • 作      者:
    李利民,董堃著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利民,女,彝族,1962年11月出生,云南电视台主任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1986年至今,从新闻记者、栏目编导、客串主持、文艺导演、节目策划到责任编辑、行政管理等,一直从事电视宣传工作。参与策划编辑的《到学校去》《卡拉地小学》《迁徙一一在寻找幸福的路上》等十余部专题片和纪录片获得省级电视奖项,撰写发表了《电视受众心理的发展和变化》《一次成功的创意》《大型系列节目(中国家庭)的启示》等十余篇论文,组织策划的云南少数民族系列节目、民族音乐纪录电影正在实施拍摄中。
  
  董堃,男,汉族,1987年4月出生,双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班。现任中国中央电视台助理编辑、高级调查分析师,主要从事电视节目的评价、编排、指标管理、受众研究和电视节目收视率分析等工作。工作以来撰写完成内参性收视分析报告60余篇,累计15余万字。近年来参与了《2011全国电视观众生活形态调查》和《2012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其中部分论文收录于《中国电视观众现状报告-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与分析》一书中,并参与云南少数民族系列节目和音乐纪录电影的策划与编辑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古时,“千里眼”是以夸张的手法并近乎疯话流传于世;今时,电视的出现,就把这种夸张与疯话变成了现实。
  《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电视四维空间“十二讲”》是以电视的发生和发展为基本线索,在对电视现实总结与洞察中,提示规律、预言未来。
  作者在《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电视四维空间“十二讲”》中着力针对电视的“四维空间”提出了大胆设想“成正慎思”。用抛砖引玉之手法,环环相扣,启发读者步步进入想象空间,不断激发“头脑风暴”。
  结合新媒体的融合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电视四维空间“十二讲”》力求促使电视同行在走出发展瓶颈过程中新开思路,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新媒体。
  同时,希望《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电视四维空间“十二讲”》成为电视行业、电视观众和广大青少年朋友想象新生,创造未来的兴趣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类的第三只眼睛:电视四维空间“十二讲”》:
  第三讲 中国电视发展史话
  我国的电视工业是从1958年开始的,这一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验收播出,同年9月20日正式播出。也正是这一年,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相继成立。1960年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的电视台已达29座,但后来因为种种困难,1963年大中城市电视台仅剩8家。
  电视传播在中国的第一次亮相,是以新闻媒体的面目出现。1958年五一这一天,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中国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到农村去》,5月15日,开始自办新闻节目“图片报道:东风牌小轿车”。
  中央台拍摄的第一部中国电视新闻片,是用16mm摄影机摄制的《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创办》,于1958年6月1日首播。
  1958年10月1日,首次转播了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游行,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转播。
  1960年元旦,设立固定的《电视新闻》栏目,这是电视在中国真正成为新闻媒体的标志。
  但当时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限制,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仅能糊口,电视机价格昂贵且产量很低,因此限制了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传播途径。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为我国电视传媒业大发展提供了契机。
  1978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改为中央电视台,呼号CCTV。
  1978年元旦,在中国有了《电视新闻》栏目之后的第18年、中国电视诞生20年之后,通过贯通全国的基本线路,开办了《新闻联播》栏目,并于1996年实现了直播。
  中国电视新闻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16mm摄影机到摄像机(ENG方式),从录播到直播;从单个报道到全方位、立体化报道;从单兵作战到大兵团作战。
  1987年2月《经济信息联播》开播。央视二套节目开始从综合频道向以经济栏目为主的频道节目转变。这是中国电视的频道化经营所进行的尝试。
  1987年开办《广而告之》——最小的栏目:公益广告。
  1993年5月1日清晨6点钟,出现了一档早间电视节目《东方时空》。《东方时空》结束了中国人早上不看电视的历史,它改变了中国人“早上听广播,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的棘手信息时段模式。电视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任何时段都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电视开始成为强势媒体,占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在众多的电视新闻栏目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成为20世纪末中国电视与世界电视对话的优秀栏目,也是中国电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标志。而20世纪90年代起,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活跃地进行了专业频道的分化、分类播出。至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的“村村通”工程使电视传送覆盖了我国城乡的所有角落。电视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的作用快速地凸显出来。
  进入21世纪,在有线电视于全国城乡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有线数字电视,多媒体电视的网络传媒开始普及,高清数字电视进入百姓生活。手机、电视、平板电脑以及WLAN网络丰富了电视节目的有效播出。
  电视是开放的艺术,人们在吃饭、做家务等活动中完全可以一心两用。电视又是大众艺术,根据大众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文化层次、电视节目有目的性地设置了不同栏目,以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中央电视台《大风车》的对象是少年儿童,《第二起跑线》的对象是中学生,《夕阳红》的对象是老年人,这是从年龄层为特征进行划分的;《半边天》则有鲜明的性别特征;从职业特征划分,《金土地》的对象是农民,《人们子弟兵》的对象是军人。这些均表现了一些传播对象的大众化特征。
  电视作为大众第一传媒,它首先是具有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所共有的特性,即首要功能是传播消息,同时,它在传播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又有着广泛的兼容性特征。在符号特征上,电视容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在节目内容上,熔新闻、社教、文艺、体育、服务各类节目于一炉;在传播方式上通过电视了解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大事,也可以在电视上看电影,看各种文艺演出,还可以通过电视接受各种职业教育。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了解传播媒介》一书中指出:媒介的交叉或者混合,如同分裂或融合一样,能释放出新的巨大能量。电视节目包罗各种艺术表现人间万象的特点,使这种混合能量最大限度的得以释放。
  ……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电视的来历
数字化关系,高于人类未来生存
第二讲 电视是什么?
电视是游动在细节之间的上帝!
第三讲 中国电视史话
动与静本身是不相交的,然而,在人们的创新思维中却不离不弃
第四讲 电者,如风追影随,即电视人也
高尔基曾经说过:“新闻工作和文学工作一样,都是非常困难的职业。它们要求的学习和工作,不是少于而是多余其他任何职业。因此,这种工作是不能顺带做做,而是需要把整个身心献给它
第五讲 视者,观众也
观众是上帝,我们将用人类的第三只眼睛与上帝进行心灵的对话并试图共同走进四维空间去寻找未来电视的倩影
第六讲 电视的现在
人文的时代,人类只能幻想未来,而信息和生物革命的时代,人类却可以设计、制造,甚至批量生产未来的一切因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