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本手册参考期刊论文格式要求,设置各级目录编码及标题,组成排列条款的框架。其框架结构设置,是以站立的人体为轴心,以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定位方式排列。同时,以解剖学名称、生理学名称、器质性及功能性病变名称为先后,按顺序排列而成。然后将每项条款,按此顺序排列。
2在每项具体条款前,附加带方括号的等级词条,如[重伤一级]、[工伤一级]、[道标一级]、[保险一级]。
3等级词条后接的编码,是条款在原文中所属各级标题的编码。编码后的文字内容,是标准条款的原文。
示例:“[重伤二级]512 g)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中,[重伤二级]为作者所设框架的等级词条,“512 g)”意为原标准中“512”号编码下的“g)”条,条款内容为“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4条文下的注释,除源自标准原文中准则与附录部分对应性强的解释外,其余部分来自《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法医临床检验规范》(司法鉴定教育培训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适用指南》(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还有其他书刊及规范等(具体书目信息请见“参考文献”部分)。注释部分段末有脚注标的,脚注序号对应“参考文献”中具体书目的序号。
5为方便工伤评定人员阅读和使用,《〈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速查表》的各级标题,除以解剖学框架为基础,对不易用解剖分类方式命名的各级标题,参考和引用了该标准文本后“附录C(规范性附录)职工工伤 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表”中按门类分类的伤残类别标题(表C中最左纵列“伤残类别”标题)。
6《〈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速查表》中,一、二级编码与标题,为本文保留的标准原文中的标题与编码;三级标题为作者归纳添加。
7手册后附四个标准的原文及大关节功能测量方法,供读者查阅手册时对照使用。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速查表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速查表
1颅脑损伤
11 头皮、帽状腱膜
111 缺损、撕脱
[重伤二级]512 a)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cm2以上。注释头皮结构由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骨膜组成。头皮缺损是指外伤造成帽状腱膜以外头皮全层缺损,须手术治疗或头皮永久性缺损。[1][轻伤一级]513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5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0cm2以上。
[轻伤二级]514 b)头皮撕脱伤面积累计200cm2以上;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cm2以上。注释头皮撕脱伤指头皮自帽状腱膜下撕脱,面积指损伤当时头皮撕脱游离的面积。[1]
112 创口、瘢痕、血肿、擦伤、挫伤
[轻伤一级]513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200cm以上。
[轻伤二级]514 a)头皮创口或者瘢痕长度累计80cm以上。
[轻微伤]515 c)头皮创口或者瘢痕。注释头皮创口深达皮下组织,一般需要手术缝合,包括锐器创、钝器创、火器创等,本标准中瘢痕是指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后所遗留。[1][轻伤二级]514 c)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500cm2以上。
[轻微伤]515 b)头皮擦伤面积50cm2以上;头皮挫伤;头皮下血肿。注释头皮挫伤、擦伤、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血肿,指肉眼可以看到或影像学证实。[1]
12 颅骨骨折、硬脑膜破裂
[重伤二级]512 b)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注释本标准中开放性颅骨骨折伴硬脑膜破裂是指外开放性颅脑损伤,即头皮创、颅盖骨骨折、硬脑膜破裂脑组织与外界相通;不包括内开放性颅脑损伤,如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硬脑膜破裂需手术治疗,不包括损伤造成单纯气颅未出现脑受压症状体征的。[1][重伤二级]512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须手术治疗。注释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出现脑受压症状是指损伤后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头晕、呕吐等,脑受压、颅压增高体征是指瞳孔变化、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颈项强直、失语、肢体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四肢肌张力改变等,必须行手术治疗的。[1]颅骨骨折的手术适应征:(1)骨折片陷入颅腔的深度在10cm以上;(2)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因骨性压迫或并发出血等引起颅内压增高者;(3)因骨折片压迫脑组织,引起神经系统体征或癫痫者,位于大静脉窦部的凹陷骨折如引起神经系统体征或颅内压增高者,也应手术整复或摘除陷入之骨折。若缺损过大,则应留待日后择期修补。[2][轻伤一级]513 c)颅骨凹陷性或者粉碎性骨折;
[轻伤二级]514 d)颅骨骨折。
13 颅底骨折
[重伤二级]512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持续4周以上。注释颅底骨折多数无须特殊治疗,重点在于处理合并出现的脑损伤和其他并发损伤。持续四周以上或伴颅内积气经久不消时,应及时进行脑脊液漏修补,封闭漏口,对碎骨片压迫视神经或面神经的,应尽早去除骨片。[2][重伤二级]512 e)颅底骨折,伴面神经或者听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轻伤一级]513 d)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注释颅底骨折可以造成脑脊液漏,包括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脑脊液皮肤漏。颅底骨折(颅中窝骨折)造成面神经损伤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颅底骨折造成听神经损伤表现为同侧听觉功能障碍、听力减退等,遗留的面、听神经功能障碍比照相应条款。[1]
14 脑挫伤、出血、血肿、积液
[重伤二级]512 g)脑挫(裂)伤,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重伤二级]512 f)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注释头部遭受暴力作用造成脑挫裂伤或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出现神经症状和体征,有些症状体征与脑受压相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等。[1][重伤二级]512 h)颅内出血,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注释伴脑受压症状和体征的颅内出血,既包括外伤所致的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和脑内出血,也包括外伤导致的急性颅内出血、亚急性颅内出血和慢性颅内出血等。无论何种类型的颅内出血,只要伴有脑受压症状和体征即符合本条规定。[1]
多田氏公式血肿容积计算公式为:v=kabcπ/6,式中:v=血肿容积,单位为毫升(mL),a=头颅CT轴位扫描显示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最大长径,单位为厘米(cm),b=头颅CT轴位扫描显示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最大宽径,单位为厘米(cm),c=扫描层厚,单位为厘米(cm),k=可见血肿的层数。[4][轻伤一级]513 e)脑挫(裂)伤;颅内出血;慢性颅内血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注释慢性颅内血肿:一般是指损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的颅内血肿,是由于脑皮质通向静脉窦的桥静脉撕裂所致,多发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ml,血肿液多为棕褐色,也可有少量新鲜出血,或陈旧性血块。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明显,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癫痫等。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中老年,主要由于其脑血管硬化使血管弹性减弱,当头部受到较轻外力或头部受到剧烈晃动时,即可造成颅内小血管破裂,由于出血量少,损伤当时无明显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不易被发现。随着出血量的增多,症状、体征逐渐加重。[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指硬膜下腔在外伤后形成大量的液体,又名外伤性硬膜下水瘤。因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剧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硬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间隙聚集而成。由于蛛网膜裂孔似一个单向活瓣,脑脊液可以随着病人的挣扎、屏气、咳嗽等用力动作不断流出,脑脊液进入硬膜下腔而不能回流,逐渐形成张力性液体潴留,位于额、顶、颞表面,引起脑组织受压的表现。急性期者液体多呈血性,亚急性者呈黄色液体,慢性者多为草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一般硬膜下积液的蛋白含量较正常脑脊液高,但低于血肿液体。急性硬膜下积液的表现与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相似,但原发性脑损伤一般较轻,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与脑受压的局限性体征。病情的进展比硬膜下血肿缓慢。慢性硬脑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相似,前期过程隐匿,往往不被注意,直到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精神障碍及脑受压征象才来就诊。硬膜下积液量一般为50-60ml,多者可达150ml。凡头部有明确外伤史,原始损伤较轻,伤后出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经治疗或未经治疗,均鉴定为轻伤一级。[1][轻伤二级]514 e)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轻伤二级]514 f)脑神经损伤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
[轻微伤]515 a)头部外伤后伴有神经症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