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耀性消费:省吃俭用的炫耀族
这个概念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成名作《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和奢侈性的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其实,“炫耀性消费”反映了一种消费心理——炫耀心理,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小姐买了一个标价5700元的Ferragamo白色挎包,在买这个包之前,她犹豫了很长时间。“毕竟我去年才从学校毕业,现在一个月收入也不过4000元左右,为了买这个包,我两个月没有买一件衣服,天天在公司吃盒饭。我们这种公司大家都很注重品牌,特别是一些香港过来的女同事,眼睛好厉害,见面第一眼就看你穿什么鞋、背什么包。相比套装来说,一个包可以天天带,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挎上后确实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特显档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了。”
像高小姐这样停留在买品牌包阶段的女孩被称为“包法利夫人”——因为收入不够,她们只能通过购买名牌相对便宜的配件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这样的消费者在价位相对较低的奢侈品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
★节约悖论:节约导致收入减少?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有一窝蜜蜂,在蜂王的带领下,蜂窝十分繁荣昌盛,每只蜜蜂整天都大吃大喝,日子过得是相当滋润。然而有一天,一位哲人来到蜂窝边,找到蜂王,对她说:“你们天天这么大吃大喝是很不对的,应该要节俭一些,不然的话要是遇到经济困难你们就完了。”蜂王一听觉得甚为有理,就下令全体蜜蜂省吃俭用。众蜜蜂听了蜂王的命令,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然而,结果出乎预料,过了一个多月,整个蜂群不但没有发展,反而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节约悖论认为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也就是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
结合我国国情,刺激国内消费是必需的,因为只有增加消费量,才能真正拉动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无论如何,消费都应该控制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条件的范围内,而不是盲目消费,甚至是浪费!
★福利:为何公务员工资低依然抢手?
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或退休金等。这些奖励作为企业成员福利的一部分,奖给职工个人或者员工小组。
福利必须被视为全部报酬的一部分,而总报酬是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的重要方面之一。从管理层的角度看,福利可对以下若干战略目标做出贡献:协助吸引员工;协助保持员工;提高企业在员工和其他企业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员工对职务的满意度。与员工的收入不同,福利一般不需纳税。由于这一原因,相对于等量的现金支付,福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员工就具有更大的价值。福利适用于所有的员工,而奖金则只适用于高绩效员工。福利的内容很多,各个企业也为员工提供不同形式的福利,但可以把各种福利归为以下几类:补充性工资福利、保险福利、退休福利、员工服务福利。
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130多个单位面向社会招考,100万人参加考试,而计划录用不过15万余人。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务员报考与录用比例接近50∶1,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竟达2187∶1。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相当热,几千名考生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也不奇怪了。
照理说,公务员工资并不高,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呢?正在积极备考公务员的小蔚列举出当公务员的十大好处:1公务员工作时间有规律,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可以把劳动者的身体保护得更好些。而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工作强度非常大,职业病现象非常普遍;2公务员不会乱加班,这样就有时间进行自我素质提升;3许多行政机关单位对公务员的在职教育都有“学费补贴”,可以减轻个人经济负担;4公务员的薪水水平目前在我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其劳动强度不算太高,“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5公务员工作更稳定,只要是“敬业”、“爱国”、“不违反国家法律”,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裁员下岗”、“新人抢位”之类的窘境;6公务员不需要缴纳社保,可节省很大一笔支出;7公务员有公费医疗,大病小病都可以报销,而别的职业的医保“小病”是没有报销的;8公务员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更容易获得精神上的满足;9公务员退休后保障充分,除了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外,退休公务员同样享受“加工资”的福利待遇;10公务员在享受住房公积金的同时,还享受住房津贴,在住房方面,享有双重保障。这些只是普通公务员的待遇,还没把“领导”的好处计入在内。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看重福利了,高工资固然重要,但福利也很重要。例如,外企虽然工资高,但是毕竟劳动强度大而且不够稳定,随时有失业的可能。自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外企纷纷裁员。看着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外企白领、金领被裁员后的惨状,再对比公务员工作的优哉舒适,很多求职者更进一步认识到,工资高不是唯一,关键要混得久才行。于是素来稳定的公务员职位便超越外企,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冲动型消费:为何花钱买不需要的东西?
冲动型消费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商品广告、宣传诉诸情绪的强烈冲击,唤起心理活动的敏捷与定向,从而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购买商品的消费。
秋冬换季,小丽想去商场为自己的靴子配一条好看的靴裤。小丽在各品牌区寻觅,忽然模特随身搭配的一件针织连衣裙吸引了她。于是小丽向售货员问道连衣裙的价格。售货员说,这是今年新款,卖得特别好,699元,喜欢就穿上试一下。小丽又问这个现在穿不冷吗?售货员很礼貌地告诉她衣服是羊毛的,保暖性特别好。而且这个颜色也适中,搭配什么颜色的牛仔裤都好看。小丽表示她不配牛仔裤,主要想买条靴裤配靴子穿时,售货员环视了一圈说:“我家这一季还真没有靴裤。其实这件连衣裙搭配靴子也好看,有不少女孩都愿意像模特似的,身穿针织裙,下面穿靴子,再搭配一些颜色柔和的针织物,多洋气啊!很多身材苗条的女生都愿意这么穿,你身上穿的这个码是我家最后一件了。”当小丽表示要先去别家转转再做决定时,售货员赶紧说刚才还有个女孩也试了,她也挺喜欢的。等她要是一会儿走一圈回来,可能她就先买走了。这样,小丽看着镜中的自己,咬咬牙买下了那条连衣裙。买下了连衣裙,小丽心情很好,可走着走着,她忽然想到:原本预算500元左右买条靴裤,结果现在不但多花了将近200元,而且自己的主要购物目标还没实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避免那些无意义的群体依从。某样东西也许你身边所有人都有了,但只要你不是真正需要它,你就完全有理由坚持不买。同时,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学会察觉编造的虚假稀缺信息。总之,在行动之前要先花时间思考和推理,头脑中有了这些预防措施,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012年我国消费价格水平月增幅
★营销:红罐王老吉的“声名鹊起”
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营销学用来辨识未被满足的需要,定义、量度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利润潜力,找到最适合企业进入的市场细分和适合该细分的市场供给品。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即市场营销。从某种意义上讲,谈论市场营销应该为公司做些什么,就是在谈论公司该持有什么样的最终目标和战略目的。从公司角度讲,市场营销的职能就是保证客户和消费者成为企业的中心环节。其另一职能便是指导企业决策。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还算可以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市场认证,红罐王老吉被定位于“预防上火的饮料”。接着,红罐王老吉确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罐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在第一阶段的广告宣传中,红罐王老吉都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红罐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红罐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一举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销量立竿见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业乘胜追击,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正是这种急风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证了红罐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迅速红遍全国大江南北。
红罐王老吉成功的营销,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 倍,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广东;2004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全年销量就已突破10亿元,以后几年持续高速增长;2008年销量就已突破100亿元大关。由此可见,成功的营销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并轨完全等同于待遇拉平吗?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这是因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企业先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差距,即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企业的两三倍。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人员养老保障水平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别很大,备受舆论诟病。 而废除养老金“双轨制”,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并轨后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体制内人员的养老保险将转变为单位和个人缴费、财政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兜底责任的多渠道筹资,形成单位、个人、政府共担的新机制。
根据决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按员工工资总额的20%缴费;而员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这个标准也与城镇职工缴费结构完全一样。
小刘毕业后在某地政府机关任职,工作虽然体面稳妥,但每月收入只有4000元。除去日常开销和房租,小刘的工资基本所剩无几。一听到新出台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小刘的第一反应就是工资更少了。那么,养老金双轨制被废除后, 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待遇到底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其待遇会不会降低呢?
众所周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虽然此次改革虽然力度有点“狠”,但人们不能忽略的是,此次改革确保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不降低。而且,改革制度是严格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处理改革前后退休人员待遇水平的平稳衔接。由此可见,废除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并不意味着待遇水平的降低。也并非像人们普遍想象的,完全等同于“制度融入”以及“各群体待遇拉平”。
此外,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他们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为落实中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在党中央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废除养老金并轨制,在社保结构上实现养老金并轨,并非完全等同于待遇拉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