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持人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节目调整自己的言语策略
“大众参与文化仪式的目的,仍然是寻求幸福感和智慧感。所以,从仪式的角度看,电视专题节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产生幸福感的仪式和产生智慧感的仪式。综艺类节目应该属于前者,这类节目力图在狂欢中使大众沉浸于幸福的氛围之中,要求主持人具有极强的感性魅力;文化类节目属于后者,这类节目通过展现、分析和揭示文化现象,使大众产生深度震惊,这当然要求主持人具有一定的理性魅力,主要表现为主持人切入问题的角度和语言。语言是文化类节目中最重要的因素,语言是存在之家。唯有透过语言,人们才能触摸到事物的内在秘密。当倪萍在主持《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时,继续使用她在主持《综艺大观》所常用的平面化情感性的语言,受众就会感觉缺乏新鲜感和力度。”
(陈刚:《如何走进电视文化仪式》)
2.栏目与主持人风格的融合问题
“《文化视点》不同于《综艺大观》,前者讲求贴近,追求亲和,后者强调冷静,注重审视。从《综艺大观》到《文化视点》,两种截然不同的节目风格将难题带给了倪萍。”是“继续保持旧有形象”,“还是改变原有的已为自己所轻车熟路并被观众所认可的主持风格,以一种全新的,与《文化视点》栏目风格相一致的形象出现。主持人个人的媒介化不仅仅意味着一次性的塑造,还必须学会变化,学会调整”。“倪萍的失误也许主要就在于将《综艺大观》中的‘倪萍’原封不动地带进了《文化视点》”。“要么给主持人配以风格相当的节目,要么节目选择风格相近的主持人,二者均有利于主持人个人优势与特色的发挥,有利于主持人个人魅力的展现。”
(刘敬东:《究竞是谁的错?》)
3.理论研究滞后的问题
“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知识的积累。我们的大众传播业近十几年是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的。于是,实践超前,而理论严重滞后。无论是主持人、媒介还是评论界,每一个个体都在不同程度上普遍缺乏与媒介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储备。仅拿在西方几十年方兴未艾的传播理论来说,自80年代传人我国以来,至今已逾十几载,而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仍仅仅局限于高校与一些科研机构等狭窄空间之下,在媒介以及相关机构中,除了少数几个新名词脍炙人口以外,真正清楚传播特性、社会功能和发展前景,清楚媒介间相互关系、传播对象组成,清楚如何产生效果和产生怎样效果等等问题的又有几人呢?如此情景下更谈不上与媒介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水平和行为能力了。”
(刘敬东:《究竞是谁的错?》)
4.主持人职业智慧问题
“倪萍敢于担纲《文化视点》这样的重头栏目,显然,是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事业标尺,是一种大胆的人生挑战。这种勇气值得钦佩。但是,倪萍此举,必然面对另一种解释:人的名气一大,容易狂傲不可一世,忘掉了自己看家的本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所谓‘万金油’型的人才未必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扬长避短,善于‘藏拙’,是十分必要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