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抗日寇:太原大会战影像全纪录》:
阎锡山,字伯川、百川,幼名万喜,山西五台人,1883年(清光绪九年)10月8日生于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永和堡。阎锡山出身富裕家庭,5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次年阎父续弦后,为避免家庭不和,遂将他寄养在其舅父家。阎锡山9岁入私塾,16岁随其父到五台县城经商。然而好景不长,阎锡山学商未足一年,阎家经营的钱铺就倒闭了。为逃避巨额债务,阎锡山随父流落太原。1902年,他到山西武备学堂应试,被录取后,在那里接受初级军事教育。
阎锡山考入武备学堂的当天深夜,他的爸爸阎书堂就失眠了。儿子从今天起,便是军旅之人,今后光宗耀祖也不再是梦想。越想越高兴,阎书堂几度笑出了声音。
突然,阎书堂从床上坐了起来:还有一件大事!他草草地穿上衣服,抓了几个大钱放进怀里,摸着黑走出了家门。
没多久,阎书堂来到一所屋前。夜晚的宁静,被他拍门的声音冲破了,“先生,先生,开一下门呀!”门“吱呀”的一声打开,一位带着墨镜的瞽目先生走了出来,他听了听,说:“是阎先生么?这么晚有什么事情?先进来坐吧。”阎书堂刚刚坐下,就说道:“我们家的万喜,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我寻思着他今后飞黄腾达了,总不能还是叫现在的乳名呀,所以想请先生您给这孩子取个学名。”说着把怀里的几个大钱放在了桌子上。
钱与桌子接触的声音,让瞽目先生头微微侧了一下。他伸出皙长的手指,说:“你家少爷的生辰八字是……”“癸未年,辛酉月,乙酉日,丁亥时。”阎书堂赶紧回答。
瞽目先生不再说话,右手拇指在几个指关节上飞速地点触着,嘴唇上下翕动,念念有词。半响,先生说道:“这孩子命中五行缺金,倒是要给他取个能配足五行的名字才好。”“请先生多费心吧。”阎书堂说道。
瞽目先生用手轻敲额头,想了想说:“就叫‘锡山’吧。”阎书堂轻轻念道:“锡山……阎锡山……好多谢先生!我的万喜从今天起就叫阁锡山了!”从这一天,小万喜有了正式的学名——阎锡山。
从此这个名字伴随着这位风云人物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
1904年,恰逢清政府选派大批青年到国外留学,阎锡山前往应试,顺利过关。之后,东渡日本,从此开始了他和日本的不解之缘。
阎锡山在东京共生活了5年,先是就学于振武学校,预修日语和近代科学基础知识,后到弘前步兵第31联队实习,1907年,正式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阎锡山通过同学和师生关系,结识了土肥原贤二、樱井隆治、板垣征四郎等日本军官。直至毕业后,他与这些日本故交仍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多次接待他们到太原访问。数年之后,也正是阎锡山的这些“密友”们,把他苦心经营的晋中大地,糟蹋得满目疮痍。
阎锡山在日本留学期间,正值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他看到中国封建王朝行将结束,遂加入中国同盟会。不久,阎锡山又遵照孙中山的指示,联合李烈钧、程潜等28名同盟会中学习军事的成员,成立铁血丈夫团,誓言参加推翻中国满清封建帝制的革命工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