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雄兵 第四野战军的16个军》:
为了吸取宜沙围歼战被敌逃脱的教训,第38军轻装简从,昼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向芷江、衡宝地区疾进。
9月13日,第38军自常德出发。为保障全军疾行,军工兵营率先而动,以两日急行军,冒雨赶至杨溪,用4小时修复了被敌焚毁的长达30余米的杨溪大桥,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通行。
9月15日,112师进至官庄地区,守敌闻风而逃。前卫336团披荆斩棘,冒雨翻越高山,16小时强行军120里,抢占大小桥梁20座。18日,我军占领沅陵,守敌大部向泸溪、辰溪撤退。翌日,112师前卫团占领沅江西岸,师主力沿麻溪铺、三角坪向南进逼辰溪。在泸溪战斗中,因穿插部队遇敌阻击,未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守敌溃逃,仅俘敌芷江中将警备副司令吴抗良以下282人。
21日,112师进占辰溪。
当第38军向沅陵急进之时,白崇禧为保护西南公路运输,将其103军自永丰调至邵阳东南朱家亭一带,所部234师主力700团乘车驰援辰溪。至怀化时,敌700团惊闻辰溪已失,即改徒步,于27日进至花桥,构筑工事,与我113师驻中和铺部队形成对峙,企图阻我前进,以掩护其主力撤退。敌234师率702团也随即进占怀化,103军率1个师继续西进。
据此,第38军决定112师、114师、151师分三路包围芷江之敌,113师则先围歼花桥之敌,然后向榆树湾攻击前进,并向黔阳、会同方向追击,以期于会同一带围歼芷江逃敌。
10月1日,伴随着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花桥战斗打响了。
113师337团向守敌700团发起冲击。位于龙岩山顶的我军炮火劈头盖脸向敌轰击,敌阵顿时大乱,并遭严重杀伤。敌人数次夺路突围,均被我338团、339团迎头击退。战至10时20分,守敌纷纷放弃抵抗,敌700团除1个警戒连逃跑外,全部被歼,俘敌上校团长王光亭以下官兵1210人,毙敌120人,我仅伤亡30余人,创造了我军战史上首例以代价小、时间短、彻底消灭敌人1个整团的山地战斗范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