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夏金经济史研究(增订版)》:
地方行政机构设路(府)、州、县三级行政体制,归中央统一领导。分散在中原各地的猛安谋克户则另设系统,猛安相当于州,谋克相当于县,专管女真人事务。这种做法说明“以汉制待国人”的转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就是女真族仍然拥有某些特权。
熙宗从上到下的官制改革,建立了一元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划时代意义,实现了女真金朝从“以汉制待汉人”、“藩汉分治”到“以汉制待国人”蕃汉一统的转变。而政权性质的转变则是女真从民族压迫到民族融合、进一步实现汉化的根本性转变。
与汉族融合的另一个带根本性的措施是迁都。天德三年(1151),女真又一位汉化极深的皇帝完颜亮,力排众议,迁都燕京,将金朝的政治中心从落后的金源肇兴之地上京迁到经济文化先进的燕京。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如果女真权力中心继续滞留上京,又在落后的女真文化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包围中,很难与先进的汉族文化进行直接交流,更遑论融合了。而女真统治者也就很难在中原汉地站稳脚跟。所以历史上入主中原的有远见的统治者,无一不是把统治中心放在中原地区。可以说,海陵王迁都,是与汉族融合的标志性转变。
2.文化层面的转变
首先是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科举考试。
创建于隋唐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比较先进而重要的选官制度。金初十几年征战过程中选官没有什么制度,主要根据军功和裙带关系。然而,在灭辽以后迫切需要大量官员管理新占领区,金太宗本着“以汉制待汉人”的思想,于天会元年(1123)开始科举考试,天会二年甚至一年两举。天会五年(1127)占领宋地之后,地方官员更缺,由于原辽地区科考内容与宋地不同而设南北两科称“南北选”,分别招揽辽地和宋地的汉族知识分子。在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之后,海陵王对科举考试又进行重大改革,一是取消对宋地汉人带有歧视性的“南北选”,统一科举考试,三年一考;二是在科考的程序上由原来的乡试、府试、会试(礼部)三级增加殿试为四级,把最后的选士权收到皇帝手中,并制定《贡举程试条理格法》将科举法规化,全国一体遵守。但是此时的科举选士仅适用于汉族及其他族知识分子,女真人则不入此限,而是以军功、荫庇原则选官。直到大定十一年(1171)才在选官制方面实现了“以汉制待国人”的转变。这一年金世宗创设女真进士科,即所谓“策论进士”,尽管女真人科考时赋予了许多特权,但女直进士科之设毕竟将科考选士一途纳入了对女真人的选官制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女真人的文化素质。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鼓励女真皇室青年和贵族官宦子弟努力学习儒家经典,主动接受儒学教育,客观上正是加强了女真与汉族在文化和心理层面上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是兴办各类学校,培养科举生源,普及儒学教育。
从天德三年至大定六年、十六年(1151-1176)先后兴办了国子监、太学、府学和州学。“以宗室及外戚皇后大功以上亲、诸功臣及三品以上官兄弟子孙十五以上者入学”,十五岁以下入小学。五品以上官兄弟子孙入太学,宗室皇家袒免以上亲的兄弟子孙和解元、举人人府学,曾任随朝六品官、经府荐之六品以下官之兄弟子孙,部分举人、阙里庙宅子孙入州学。很明显,各级学校纯系皇亲宗室和各级官僚子弟才有资格入学的贵族学校,享有免试、不交学费的特权。但所学经史、词赋读本都是参考中原王朝规定的传统版本由国子监印制后发给各类学校学生,所学课程也有统一规定,并有严格的纪律。这些由儒学经典培养出来的女真、汉等各族青年不啻是社会精英,再通过科考、荫补等路径不断进入仕途,从而保证了女真金朝各项汉化政策的持续执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