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的第三次创业:从产业园区到城市新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对开发区中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开始尝试引入定量化的方法,首先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集中度、区位熵、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等方法来分析判断产业集群的程度(张向先等,1997;郭曦,郝蕾,2005;马进,邹大雁,2007;李振瑶,李豫新,2009)。尽管这方面的文章不多,但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3.1.5关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研究
有关开发区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开发区热”出现以前并不是研究重点,土地供给与开发区发展之间矛盾也不突出。然而,1992年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和地方政府设立的省、市级的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土地问题开始显现。“开发区热”所引起的土地利用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李植斌,1993;牧野,1993),蔡运龙(1997)指出此类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已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针对诸多土地利用问题,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模式。其中,有成片开发的模式(李植斌,1994;石建平,1994;曾万涛,1996)、税收开发模式(王新奎,1996)和两级循环、两级管理的滚动开发模式(陶建强,1998)。高中岗(2003)则总结出外商独资、政府投资、中外合资合作、中方企业独资4种开发模式,并提出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区在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走多元化投资、多渠道融资的道路。
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成为近几年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之前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多以描述现象和定性阐述为主,包括概念、类型(何书金等,1999;刘彩霞等,2001;吴旭芬,孙军,2001)、意义和影响(龙花楼,2001;张晓平,陆大道,2002)等方面的探讨。而近年来定量研究却日趋成为主流,具体涉及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此外,实现措施与途径等内容也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配置土地是达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最基本途径,可以通过存量挖掘、“二次”开发、空间置换等手段来实现(秦晓燕,2005;刘文俭,张传翔,2006;班茂盛等,2007;宗跃光等,2007,黄贤金,2008)。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