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微内容网络舆情传播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154926
  • 作      者:
    柳军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柳军,副教授,博士,江西农业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化。
展开
内容介绍
  《微内容网络舆情传播研究》以互联网时代的虚拟社会舆情传播为研究背景,研究并论述了微内容传播网络及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对传播网络的动态演化、扰动与免疫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虚拟社会微内容传播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微内容网络舆情传播研究》:
  3.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社会化特性 
  互联网发展正在经历网络的社会化阶段,这表现在可通过网络互动促成新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构建,这种人际关系被数字化和网络化之后,重新实现了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的回归。微内容传播网络是一个基于物化技术的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 2.0技术的产生使各类相关传播平台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微内容传播的技术特性。由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社会具有独特的结构,虚拟社会复杂网络内在的传播和演变机制对微内容传播的广泛性和影响力同样意义重大,这体现了微内容传播网络的社会特性。在线网络媒体上的社会网络是一类特殊的在线社会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不完全基于线下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不依靠现实社会关系,而完全依靠在线社会网络上微内容的传播来扩展个人的社会网络。 
  3.2.1 微内容传播促成虚拟社会 
  互联网最初只是作为信息传递与沟通的工具,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作为工具属性的网络逐渐向具有社会属性的虚拟社会演变。人的社会属性决定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其他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或联系。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最核心的价值就是“用户”,SNS作为一种脱离虚拟网络环境的“人的网络”,对于整个网络传播模式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庞大的用户群体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互活动就形成了网络虚拟社会,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信息交换提供了虚拟空间,是一种数字化的社会结构、关系和资源整合的网络环境。百度百科中将“网络社会”(cyber society)定义为:以数字信息关系为纽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交往与互动形成的人类共同体。因此“网络社会”也可称为“数字化社会网络”(digitized social network)。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热点
1.2.1 微内容内涵与特性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
1.2.3 两种典型社会网络的研究
1.2.4 复杂网络的研究概述
1.2.5 复杂网络传播的相关研究
1.2.6 互联网舆情传播与信息挖掘
1.2.7 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对象界定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网络传播环境分析
2.1 网络传播环境的形成
2.2 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主体
2.2.1 网络传播中的网民类型
2.2.2 网络传播中的个体心理
2.2.3 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2.3 网络传播环境中的媒介
2.3.1 网络传播媒介的空间开放性
2.3.2 网络传播媒介的时间碎片化
2.3.3 网络传播中的异质节点:意见领袖
2.4 网络传播中的用户生成内容
2.4.1 网络传播内容的特点
2.4.2 网络微内容的产生
2.4.3 网络微内容的关注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内容网络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
3.1 微内容的传播形态与信息特征
3.1.1 Web 2.0催生微内容的传播
3.1.2 微内容的典型传播形态
3.1.3 微内容的信息特征
3.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社会化特性
3.2.1 微内容传播促成虚拟社会
3.2.2 虚拟社会中的信息传播
3.2.3 微内容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
3.3 微内容网络传播行为分析
3.3.1 传播行为的时间统计特性
3.3.2 传播过程中的选择行为
3.4 微内容的传播特性与传播机制分析
3.4.1 微内容的传播特性
3.4.2 微内容在网络传播中的演化
3.4.3 存在外部扰动的信息传播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演化与传播模型
4.1 微内容复杂传播网络分析
4.1.1 微内容传播形成复杂的传播网络
4.1.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统计参量及参考模型
4.2 微内容传播网络的演化
4.2.1 存在内生性连接的加速增长传播网络演化模型
4.2.2 随机连接和选择连接并存的传播网络演化模型
4.3 多种信息并存时的微内容传播机制
4.3.1 多信息并存传播的病毒传播参考模型
4.3.2 存在观点接受概率的信息传播行为
4.3.3 多种信息交互感染的信息传播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内容网络传播行为的仿真分析
5.1 QQ群的信息传播行为
5.1.1 QQ群用户发言行为的动力学分析
5.1.2 QQ群的微内容传播模型与分析
5.2 微博的信息传播行为
5.2.1 微博的网络传播特性
5.2.2 微博网络传播的信息传播模型
5.2.3 微博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内容网络传播的扰动与免疫策略
6.1 对微内容网络传播的扰动
6.1.1 无标度网络的可扰动性分析
6.1.2 网络传播的扰动效果分析
6.1.3 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扰动时机分析
6.2 微内容网络传播的免疫策略
6.2.1 熟人免疫模型的改进与效果分析
6.2.2 加权网络中的柔性免疫策略
6.2.3 无标度网络的介数最大优先免疫策略
6.2.4 SIR模型中的免疫失灵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拟社会舆情的微内容传播管理
7.1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舆情传播
7.1.1 虚拟社会的形成
7.1.2 虚拟社会的特点
7.1.3 虚拟社会的微内容传播
7.2 虚拟社会的舆情传播管理
7.2.1 从现实的角度认识虚拟社会
7.2.2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传播
7.2.3 辨识异常信息,发现意见领袖
7.2.4 政府正面引导,媒体客观参与,公众理性围观
7.2.5 把握舆情演变规律,制订舆情管理策略
7.2.6 技术与管理并重,实施网络舆情管理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书总结与主要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