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活动案例研究》:
(二)多元化的演出队伍
迷笛音乐节的演出队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热爱音乐、坚持原创的草根乐队,他们能给音乐节带来最质朴的表演。二是明星乐队,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在音乐节的前期宣传中有很大的作用,大打明星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音乐节能够成功举办。三是外国明星乐队,外国明星乐队对于很多真正热爱摇滚乐的乐迷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为了满足喜爱不同音乐风格的观众,迷笛音乐节上除了设置主舞台外,还搭建了各种小舞场,根据乐队的风格来做出合理的安排,比如重金属乐舞台、民谣舞台等。
(三)合理的票价及配套服务设施
迷笛音乐节将消费者定位为18~30岁的年轻人,其中主力军大多数是学生群体。他们热衷于参加这类音乐节,但是收入却十分有限。迷笛一直坚持低票价原则,并且还特别开设了学生票和团购票两种。这不仅为迷笛培养了大批忠实的观众,还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同时,迷笛音乐节在现场提供了价格合理的各种饮食,以及移动厕所、开阔的露营场地等服务设施。这些周到的考虑能够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节中,感受音乐带来的轻松与快乐。
(四)表面混乱的精细化管理
迷笛音乐节的精细化管理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但从表面来看迷笛的管理似乎很混乱。一方面是迷笛音乐节的管理团队平时没有固定的职位分工,他们都是学校里的教职人员,平时都做着自己的工作,但经过多年的历练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演出制作经验,培养了团队协作的默契,一旦需要为音乐节做准备,所有的成员都能迅速集合。对于迷笛来说,这既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又达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是迷笛音乐节的现场管理很大一部分是靠现场观众的自律,当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在音乐节期间提供的治安管理。虽然国内很多业内专家并不看好迷笛音乐节依赖现场观众自我管理的做法,但是多年来迷笛音乐节在举办期间几乎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及暴力事件,这也让当地的相关管理部门对迷笛音乐节产生了信任。迷笛的这种放手,是对观众的信任和尊重,这种现场管理方式使得整个音乐节的氛围更加轻松活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的音乐体验效果,也为迷笛音乐节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五)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契合时代潮流的主题
明确的定位是促进迷笛发展的重要基础。迷笛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一个品牌,音乐节和音乐学校是这个品牌的两大产品。无论是迷笛音乐节还是迷笛音乐学校,其目标客户都是对音乐,特别是摇滚乐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针对这样的目标客户,迷笛能够抓住他们的消费心理,提供让他们满意的服务,同时能够根据他们的思想潮流制定音乐节的主题。迷笛音乐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举办具有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的音乐节,很注重公益活动,每年都致力于用主题和口号启迪、鼓舞中国年轻人的思想和行动。迷笛音乐节的主题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关于社会与人性的感悟,比如2002年的主题“向劳动致敬”;一类是对往事的回顾与怀念,比如2006年的主题“中国摇滚20年”;另一类是环保主题,也是迷笛音乐节主题中最重要的一类,比如2003年的主题“摇滚支持动物保护”。尽管音乐节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但是对环保的热衷始终不变,它不只是喊出口号,而且还将环保主题始终贯穿音乐节的始终。比如2010年迷笛音乐节的主题口号为“低碳生活”,在音乐节现场随处可见“低碳生活”的标语。迷笛通过购买碳额度,使音乐节从耗电量、交通运输等方面保证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一个平衡的指标,并且还与环保组织CNature合作进行垃圾分类,这既能保障现场的环境,又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迷笛音乐节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对于摇滚的忠贞和对自由的热爱,还在于它对时代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不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