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507155
  • 作      者:
    (英)M.K. 巴比尔(M.K. Barbier)著
  • 出 版 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纳粹德军的最后疯狂一搏,是战争狂徒阿道夫·希特勒走向溃败的“滑铁卢”。参战兵力及战斗规模创下了苏德战争历次战役之最。《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展示的就是这场战役。书中历史照片来自德国和前苏联从未公诸于世的珍贵战地照片。详尽形势图展示了进攻期间关键时段双方兵力配置。
展开
内容介绍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被誉为战争狂徒阿道夫·希特勒走向溃败的“滑铁卢”,其参战兵力及战斗规模都创下了苏德战争历次战役之最。《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用详尽的形势图展示出双方进攻期间及关键时段的兵力配置,并配有大量从未公诸于世的珍贵战地照片。
展开
精彩书摘
  《巅峰对决: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之后,希特勒虽然对下一步行动心存诸多顾虑,但从来没有打算放弃进攻苏联,毕竟击败共产主义和俄罗斯这样的“劣等斯拉夫民族”一直是纳粹党意识形态的中心。在过去的岁月里,希特勒曾经面对种种逆境的考验,但最后总是能够走出困境赢得胜利。他青年时代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负伤。在希特勒的政治生涯里,他第一次崭露头角是1923年在慕尼黑发动所谓的“啤酒馆暴动”,最终以锒铛入狱而草草收场。如今,20年过去了,希特勒再一次面临困境,前景黯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灾难性失败及其严重后果,比他早年在慕尼黑试图夺取政权时的挫折大出许多。在斯大林格勒,德国第6集团军被苏联红军团团包围,于1943年2月2日被迫投降。
  即便如此,希特勒仍然拒绝相信大势已去。虽然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缴械投降,但此后在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指挥下,德军重新夺回了失去的大片阵地,希特勒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到了1943年6月,他忽然发现了一个摆在面前的非常诱人的战略进攻机会:敌军阵线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而库尔斯克这个曾因为1240年毁于蒙古人之手、又因为铁矿石资源丰富而使指南针失灵的闻名遐迩的小城市,就位于该突出部的中心。
  在该突出部内部的正面120公里、纵深190公里的弧形地带内,驻扎着苏联红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相当于德国的集团军群)。如果德军从突击部北面和南面发起大规模的钳形攻势,很有可能包围苏军,而后通过血腥的包围战可将其一举歼灭。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人运用这一战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史无前例的胜利,战术效果非常明显。如果这一次能够再度成功,不但可以重新占领大片苏联领土,大量歼灭苏军有生力量,还将极大地提高德国的国际地位。
  希特勒曾经设想,库尔斯克战役一旦取胜,将成为一把“照耀全世界的火炬”。这样一种震撼效果对于德国的外交活动尤其重要。德国在斯大林格勒遭受了可怕的失败,这一失败被盟国大力宣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德国盟友的担忧。此外,1942一1943年,德国在争夺北非的战争中失利,北非被盟国夺回。在此形势下,意大利和罗马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尝试与盟国媾和,土耳其政府已经决定不再在高加索地区与苏联对抗。此外,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发现芬兰这时也开始出现动摇,很有可能与苏联达成某种和平协议。
  除了这些外交利益的驱动之外,战略利益是更为重要的因素:随着曼施泰因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取得胜利,德国需要巩固和保持其夺回的东线战场主动权。虽然希特勒和他的军事指挥官都意识到,如今的德军已经与1941年苏德战争初期势如破竹、横扫千军的德军无法相比了,但他们仍然相信在库尔斯克进行一次成功的进攻战不无裨益。这样一个代号“堡垒行动”的进攻,将沉重地打击苏联红军,使其丧失发起大规模进攻作战的能力,同时也将给德军创造机会巩固防御阵地。
  毋庸置疑,库尔斯克巨大的突出部同样引起了苏联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高度关注。他敏锐地认识到这个突出部很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但如果运用得当,该突击部将成为未来苏军发起大规模反攻的出发点。与希特勒一样,斯大林对于军事战略也有着强烈的兴趣,但这时他正在尝试如何给予自己的将领们更多的战役指挥权甚至战略决定权,让他们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他在这一点上比较开明,与希特勒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双方最高领袖——希特勒和斯大林——汲取以往教训的能力将对库尔斯克会战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且,除了双方高层领导人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差别外,双方军队此前在东线战场上的战斗经历——从将军到普通的士兵——为“堡垒行动”的最终结果也埋下了伏笔。
  ……
展开
目录
东线战场 1941年6月一1943年1月
计划与准备 德军方面
苏军的回应 钢铁防线
攻击开始 1943年7月5日
莫德尔的进攻 北部突击
南部突进 一场惨烈的激战
北部最后努力 形势逆转
坦克大战 争夺普罗霍罗夫卡
苏军反击 “堡垒行动”失败
最终结局 东线德军全面溃败
附录 苏德双方战斗序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