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2603
  • 作      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李克强总理说:“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内需所在。”本书深入分析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城镇化,直击城镇化融资机制本质,把握新型城镇化融资挑战,并聚焦一个问题:旧有的城镇化融资模式难以为继,中国应如何规划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融资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作序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独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论坛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旨在推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支持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
  作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学术研究组织,中国农村金融论坛致力于农村金融领域的调查研究,为农村金融界官、学、商提供一个专注于农村经济和金融的研究与交流平台,以独立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闭门研讨会为农村金融改革献计献策。
  中国农村金融论坛的活动包括季度闭门研讨会、中国农村金融年会、农村经济金融课题研究与调研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推进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如何进行投融资创新与改革,既能有效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值得深入探讨。《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从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差异,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与挑战出发,对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现状做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勾勒了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并详解了这一框架所需要的财税、土地和金融改革。
  《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作者大都来自一线政策制定和研究部门,参与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重要文件起草。作者力图以直观准确的语言和翔实的图表数据资料,阐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将来如何还等融资基本问题。本书结合国家新城镇化规划、政策以及预算法等解读,介绍相应的投融资案例与法律法规,既不失理论的严谨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展开
精彩书评
  ★《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着重从融资视角对新型城镇化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梳理,书中既有对城镇化融资基本原理的探讨,也不乏相关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的分析和建议。相信本书的出版,能够为相关部门、机构和广大读者探讨新型城镇化及融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潘功胜

  ★《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这本书的亮点很多,比如衡量城镇化融资机制有效性的三个标准、代际约束问题,以及对目前体制的分析,都写得特别好。当前城镇化融资机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总量控制,二是估值模型。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谢平

  ★关于城镇化融资问题,目前有共识,但也面临不少难点。《城镇化转型:融资创新与改革》一书提出了城镇化融资模式的宏观分析框架,非常有价值,提出的很多政策导向也很有启发意义。
  ——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李振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成为“新四化”中提及最多的词。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具体而言,新型城镇化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强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强调四化同步、统筹城乡,致力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型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需求与挑战
  毫无疑问,新型城镇化发展会带来基础设施、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巨大资金需求,也会重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服务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促进形成一个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前提是正确认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未来潜力,进而对融资需求规模进行估算,并根据支出的不同性质分类融资,在此基础上不断健全相应的融资机制。
  第三章 城镇化融资问题的基本原理
  正确认识城镇化融资的基本原理,是解决我国城镇化融资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可持续地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有力保证。一个规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即“为谁融资、谁来融资、如何融资”。其中,为谁融资,就是依据融资对象的特点,保持融资对象与偿债资金来源一致性,做到融资成本负担上的代际公平。谁来融资,就是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保持融资主体与事权主体一致性,做到融资效率上的激励相容。如何融资,就是通过必要的机制设计,实现城镇化红利释放和融资可得性之间的有效衔接,并同时有效隔离融资风险。
  第四章 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融资方式和偿债收入
  发达国家城镇化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从中借鉴成功经验、吸取教训无疑有利于我国加快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纵观国际上城镇化融资历史和现状,除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等传统方式外,市政债券、公私合营、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融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相应地,房产税、使用者付费、土地价值捕获等收入,也是除一般性税收之外重要的偿债来源。
  第五章 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理
  市政债等城镇化融资方式的创新,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债务风险甚至债务危机。20 世纪90 年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曾在阿根廷、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相继爆发。这些危机一方面引发了严重社会经济后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框架的改革与完善。
  第六章 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和现状
  任何一个具体领域融资模式的形成,都与当时特定的经济金融体制密不可分。我国是一个转轨国家,现有城镇化建设领域融资模式的一些典型特点—无论是政府融资平台的兴起,还是偿债资金对土地出让金的高度依赖,都是市场化改革总趋势下特定领域经济金融体制背景的反映。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构建
  尽管与城镇化有关的现有融资渠道已较为丰富,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融资需求的上升和现有融资机制的不足,都需要一个规范、透明、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财税制度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财税体制改革既要解一时之弊,更要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随着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现行财税制度已难以适应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要求,当前城镇化融资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土地财政问题突出、债务膨胀过快、财政金融风险增大等,与财税制度不健全有密切关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不仅是弥补市政建设融资缺口,优化融资结构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城镇化建设内涵和质量的必然要求。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既是城镇化的载体和要素,也是城镇化过程中最大红利所在。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不断增长的土地需求与有限的城镇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的不可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区域性“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高效合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构建市场化、多层次、可持续的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关键改革事项。
  第十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制度改革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一国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和金融体系风险评估、价格发现及信息披露等功能的改进,金融市场将逐渐在城镇化建设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由于体制机制等障碍,金融市场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为何过去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性融资形式上市场化,但实质上债务风险却得不到有效揭示、不断膨胀的根源。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定价和筛选机制,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必然有利于市场化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形成。
  ……
展开
目录
序 言 加快健全规范透明可持续的城镇化融资机制
第一章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回顾与挑战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回顾
以往的城镇化模式难以持续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城镇化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互动
城镇化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需求与挑战
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未来潜力
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水平
我国城镇化发展潜力分析
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
公共设施融资需求
公共服务融资需求
城镇化融资需求规模估算
新型城镇化融资面临的挑战
现有城镇化融资问题日益凸显
新型城镇化迫切需要深化融资机制改革
第三章 城镇化融资问题的基本原理
城镇化融资问题的理论基础
公共物品理论
项目分区理论
城镇化融资的基础要素
为谁融资(融资对象)
谁来融资(融资主体)
如何融资(融资方式)
城镇化融资机制有效性的标准
融资效率上的激励相容
融资成本负担上的代际公平
融资风险外部性的有效隔离
城镇化融资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多元化
市场化
可持续
第四章 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 —融资方式和偿债收入
财政投入
银行信贷
市政债券
市政债的类型与特点
市政债发展历史和优势
不同国家市政债融资的主要做法
资产证券化
公私合作
公私合作的类型与特点
公私合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公私合作成功运作的保障机制
偿债收入来源
一般性税收收入和转移支付
房地产税收收入
使用者付费
土地价值捕获
第五章 城镇化融资的国际经验 —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理
财政纪律约束
市场约束
违约处理
协商解决
上级政府介入及接管人制度
破产处置
地方政府破产的概念及内涵
地方政府破产后的债务偿付
地方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比较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的条件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的国际比较
第六章 我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和现状
城镇化融资方式的历史变迁和现状
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方式
国债转贷
地方政府债券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主体的融资方式
银行贷款是地方融资平台的主要融资来源
融资平台债券—城投债
信托融资
资产证券化
对现有城镇化融资方式的评价
现有城镇化融资模式取得的成效
现有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融资模式存在问题的体制根源
新时期我国城镇化融资面临的新问题
债务存量水平较高
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
储蓄率逐渐下降
融资成本上升压力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
总体思路:城镇化融资机制和质量提升的良性互动
基本原则: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
基本框架
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落实新《预算法》,构建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风险的化解
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
逐步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
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
有序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
推进多种形式的公私合作
加强和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强化契约精神和市场意识
积极稳妥推广PPP 模式
完善机制建设和监管框架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财税制度改革
理顺不同层级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理顺省以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
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硬化地方财政预算约束
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新老预算法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的对比
新《预算法》下如何控制债务风险—怎么借?
新《预算法》下如何健全偿债机制—怎么还?
新《预算法》下如何处置债务风险—怎么管?
完善财政管理和治理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土地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呼唤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税制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高
宅基地相关制度不完善,影响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不甚合理
现行土地征收与转让制度不完善的影响
耕地数量与质量下降威胁粮食安全
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导致地价居高不下
“土地财政”问题突出
城镇土地供应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是基础
缩小征地规模,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改革土地财政与创新土地金融
改革土地财政
创新土地金融
第十章 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融资需要金融体系功能的深化
完善金融市场定价和筛选机制
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提高金融机构的定价和风险识别能力
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
扩大政策性金融供给
创新直接融资工具
优化金融服务体系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美国法典》 第九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重整
附录二 巴西财政责任法
附录三 美国肯塔基州高速公路债券发行公告
附录四 2014 年《预算法》修改前后对照表
附录五 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附录六 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