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自古至今,人类创造的一切思想、知识、信息、技术和自身生存、繁衍、发展的故事,都是通过出版产品记录、保存、传播、阅读和继承下来的。没有出版业,就没有人类永恒的记忆;没有出版业,就没有几千年的历史;没有出版业,就没有前人智慧的积累;每一代人只能从头开始面对生活和生产实践。可以想见,如果那样,人类能有今天的文明进步吗?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对出版业、印刷术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说,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出版自由”是工人阶级革命的出发点,没有它一切都成泡影。
正因为如此,我每每读到好书,都非常崇敬那些出版家,佩服他们的眼光、智慧和勇气。进入新闻出版界工作十几年,我更加了解当代出版家的勤奋、努力和胆识、才气。他们正在承担着建设出版强国的重任,把文明汇入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中国今日之出版辉煌。
江山代有才人出,伟业自有创业人。在我国出版事业改革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出版社,这些优秀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作为领军人物,在推动出版事业改革发展中呕心沥血、开拓前进、敢于担当、辛勤耕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总结传播他们的出版实践、发展理念和工作经验,也是从一个个侧面,鲜活地反映中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进程,为后来者留下一份精神遗产。为此,中国出版协会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联合组织策划了《中国出版:社长总编辑回忆录》(丛书),以展现改革开放中社长总编辑的风采,同时也是对优秀社长总编辑工作业绩的褒奖和表彰。
《半生出版岁月》作者生动具体地回忆了一些重要书刊的编辑出版情况,其中有他创办的《艺术世界》《小说界》,参与编辑或主编的《小说界文库》《中国新文学大系》《世界文学金库》《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文艺鉴赏大成》,以及他参与策划管理的《五角丛书》《重放的鲜花》《当代文坛大家文库》《故事会》等。书稿对出版经验多有总结升华,其中“编辑工作三十字诀”,曾引起广泛关注。用“裂变”方法“造大船”,则在体制改革中走出了新路。与巴金、季羡林、王元化等名人大家以及众多作者的交往,展现了出版业的广阔的文化联系。书稿充溢着对出版工作的热爱,“自序”的标题就是“出版人生未蹉跎”。这是一位资深的优秀出版人的优秀回忆录,折射着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发展与成就,和出版人的敬业创业精神,内涵深邃可思,文字清新可读。
第一章 十七岁弃学入伍 / 1
第二章 从华东团校到《新民晚报》 / 9
第三章 从“五七”干校转入出版门 / 16
第四章 “文革”中的上海文艺出版 / 29
第五章 两个“十大古典戏曲”与《重放的鲜花》 / 42
第六章 创办《艺术世界》与《小说界》 / 52
第七章 “五角丛书”与“文艺探索书系” / 63
第八章 “小说界文库”与“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 / 71
第九章 促进微型小说的“独立” / 85
第十章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与《世界文学金库》 / 99
第十一章 《文艺鉴赏大成》和《文化鉴赏大成》 / 109
第十二章 “中国民族故事大系”和《故事会》 / 120
第十三章 80 年代日记摘抄 / 127
第十四章 着力于优化选题 / 164
第十五章 编辑工作的“三十字诀”与我社企业风范 / 180
第十六章 “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与“上海国际音乐比赛” / 191
第十七章 《巴金六十年文选》与《巴金传》 / 200
第十八章 文化“五经”与“实用文化全书” / 209
第十九章 “当代文坛大家文库”与上海文艺石关希望小学 / 217
第二十章 “世纪工程”——百卷《中国新文学大系》 / 224
第二十一章 对外合作出版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 237
第二十二章 《一个总编辑的手记》:编书又评书 / 255
第二十三章 建国西路创作室与千岛湖作家楼 / 272
第二十四章 “读者俱乐部”与“读者活动日” / 281
第二十五章 在沪港出版年会上的两次报告 / 290
第二十六章 通过“裂变”建立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 316
第二十七章 在上海出版协会的六年 / 322
第二十八章 《江曾培文集》的出版 / 328
第二十九章 我对“出版是什么”的回答 / 341
附录 / 348
后记 出版人生未蹉跎 /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