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半生出版岁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714669
  • 作      者:
    江曾培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出版业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自古至今,人类创造的一切思想、知识、信息、技术和自身生存、繁衍、发展的故事,都是通过出版产品记录、保存、传播、阅读和继承下来的。没有出版业,就没有人类永恒的记忆;没有出版业,就没有几千年的历史;没有出版业,就没有前人智慧的积累;每一代人只能从头开始面对生活和生产实践。可以想见,如果那样,人类能有今天的文明进步吗?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对出版业、印刷术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说,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出版自由”是工人阶级革命的出发点,没有它一切都成泡影。

正因为如此,我每每读到好书,都非常崇敬那些出版家,佩服他们的眼光、智慧和勇气。进入新闻出版界工作十几年,我更加了解当代出版家的勤奋、努力和胆识、才气。他们正在承担着建设出版强国的重任,把文明汇入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中国今日之出版辉煌。

江山代有才人出,伟业自有创业人。在我国出版事业改革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出版社,这些优秀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作为领军人物,在推动出版事业改革发展中呕心沥血、开拓前进、敢于担当、辛勤耕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总结传播他们的出版实践、发展理念和工作经验,也是从一个个侧面,鲜活地反映中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进程,为后来者留下一份精神遗产。为此,中国出版协会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联合组织策划了《中国出版:社长总编辑回忆录》(丛书),以展现改革开放中社长总编辑的风采,同时也是对优秀社长总编辑工作业绩的褒奖和表彰。

展开
作者简介

江曾培,历任华东团校干事,新民晚报主任,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社长,上海出版协会主席,中国微型小说学会首任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中国韬奋出版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终身奖,入选“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著作有7卷《江曾培文集》。

展开
内容介绍

《半生出版岁月》作者生动具体地回忆了一些重要书刊的编辑出版情况,其中有他创办的《艺术世界》《小说界》,参与编辑或主编的《小说界文库》《中国新文学大系》《世界文学金库》《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文艺鉴赏大成》,以及他参与策划管理的《五角丛书》《重放的鲜花》《当代文坛大家文库》《故事会》等。书稿对出版经验多有总结升华,其中“编辑工作三十字诀”,曾引起广泛关注。用“裂变”方法“造大船”,则在体制改革中走出了新路。与巴金、季羡林、王元化等名人大家以及众多作者的交往,展现了出版业的广阔的文化联系。书稿充溢着对出版工作的热爱,“自序”的标题就是“出版人生未蹉跎”。这是一位资深的优秀出版人的优秀回忆录,折射着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的发展与成就,和出版人的敬业创业精神,内涵深邃可思,文字清新可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半生出版岁月》:
  向四川省文联了解《草木篇》作者流沙河,省文联转向流沙河的家乡金堂县了解,方知他只摘掉右派帽子,其时并未平反。方之则因为受不了折磨病逝了,不过,只要接到左泥电话或信件的作者都很振奋,要知道自从1957年被打成右派以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用笔的权利,更不要说能将写的文章印成铅字公开发表了。所以,后来这些作家们都和左泥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像李国文、陆文夫等人在新时期创作的作品,很多都交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选择入选哪些作品时,是颇经斟酌甚至犹豫的,特别是流沙河的《草木篇》,按体裁论,是散文诗,本属于可选可不选之列。但这篇东西,在反右运动中,轰动全国,家喻户晓。当时被他株连的人很多,发表它的诗刊《星星》编辑部的4名成员全都成了右派,刊物也被停了,川大有个教授写了篇文章给它辩护,说“诗无达诂”,结果也成了右派。主要因为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间一次谈话,点了《草木篇》的名,这可是钦定的“毒草”,能碰吗?经过反反复复研究,认为《草木篇》并没有寄寓着什么“反骨”,而是歌颂高尚品德和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立意是健康积极的。如果《重放的鲜花》不收《草木篇》,那就是认为它还是“毒草”,不能给予平反,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这本书的拨乱反正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权衡再三,最后还是把《草木篇》选进了。当然,也有该选而没有选入的。发表于《解放军文艺》上的李岸小说《戒指》,因为情节与“苏修”电影《第四十一》近似,由于当时还未能从“人性论”“修正主义”的紧箍咒中完全解放出来,从选目中拉掉了。后来此书再版时,才补选进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十七岁弃学入伍 / 1

第二章 从华东团校到《新民晚报》 / 9

第三章 从“五七”干校转入出版门 / 16

第四章 “文革”中的上海文艺出版 / 29

第五章 两个“十大古典戏曲”与《重放的鲜花》 / 42

第六章 创办《艺术世界》与《小说界》 / 52

第七章 “五角丛书”与“文艺探索书系” / 63

第八章 “小说界文库”与“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 / 71

第九章 促进微型小说的“独立” / 85

第十章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与《世界文学金库》 / 99

第十一章 《文艺鉴赏大成》和《文化鉴赏大成》 / 109

第十二章 “中国民族故事大系”和《故事会》 / 120

第十三章 80 年代日记摘抄 / 127

第十四章 着力于优化选题 / 164

第十五章 编辑工作的“三十字诀”与我社企业风范 / 180

第十六章 “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与“上海国际音乐比赛” / 191

第十七章 《巴金六十年文选》与《巴金传》 / 200

第十八章 文化“五经”与“实用文化全书” / 209

第十九章 “当代文坛大家文库”与上海文艺石关希望小学 / 217

第二十章 “世纪工程”——百卷《中国新文学大系》 / 224

第二十一章 对外合作出版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 237

第二十二章 《一个总编辑的手记》:编书又评书 / 255

第二十三章 建国西路创作室与千岛湖作家楼 / 272

第二十四章 “读者俱乐部”与“读者活动日” / 281

第二十五章 在沪港出版年会上的两次报告 / 290

第二十六章 通过“裂变”建立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 316

第二十七章 在上海出版协会的六年 / 322

第二十八章 《江曾培文集》的出版 / 328

第二十九章 我对“出版是什么”的回答 / 341

附录 / 348

后记 出版人生未蹉跎 / 3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