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30014
  • 作      者:
    朱桂龙,樊霞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大视角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透视分析:首先,从理论视角总结凝练现有研究的逻辑,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原理问题;其次,高度嵌入广州现实实践情境,层层剖析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解决理论的落地问题。与以往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不同,《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采用理论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双元嵌合结构视角,以智慧城市建设经典理论和卓越实践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运行模式问题和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法机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智慧城市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黑箱”,为智慧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1章 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论内涵与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也在迅速扩张,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主导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扩张面临着诸多挑战:低效的城市管理方式、难以发挥实效的城市应急系统、拥堵的交通系统、过度的资源消耗、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碳排放不断增加导致的全球气温变化等。而面临这些实际的挑战,城市必须应用新的措施和技术,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20世纪末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关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的理念。作为一种崭新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具有透彻感知、泛在互联、高效协同、精准管控、创新应用、和谐发展等特征(杨冰之和郑爱军,2012)。智慧城市对于应对全球城市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尽管国内外众多学者及机构从多种视角、多种维度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建设要素进行了阐述与演绎,但目前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统一。而在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兴起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不足的背景下,科学认识和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机理,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
  1.1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990年,以“智慧城市(smart cities),快速系统(fast systems),全球网络(global networks)”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召开,会议探讨总结了城市通过信息技术聚合“智慧”,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的成功经验。会议的论文集是早期关于智慧城市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将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I)应用于城市的各个运行领域,以知识为核心要素推动城市全面发展转型。通过与国际商业机械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合作,斯德哥尔摩开始试用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状况和污染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进入21世纪以来,借助信息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新加坡、美国、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以及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陆续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单个智慧项目的成功运营,各国进一步整合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进而运用多项智慧技术从整体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06年,新加坡实行了“智慧国2015”计划,目标是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进的国际化大都市。2006年,欧盟委员会成立了欧洲Living Lab,该组织使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调动各方“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此外,其还搭建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2009年,欧盟和日本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
  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第1章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论内涵与特征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关注热点的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11月IBM公司总裁兼执行总裁(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彭明盛第一次提出“Smart Earth”(智慧地球)的概念。次年1月,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战略,提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给予了积极回应,将其作为美国危机后重整经济的国家战略。目前,全球(不含中国)约有2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ICF)等相关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并开展“全球智慧城市奖”评选活动。
  国内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源于2006年南京“发展智慧产业,构建智慧城市”的初步设想。国内智慧城市以软件产业为龙头,并提出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目标。2007年成功举办了“智慧产业发展与创新论坛”。2008年年底,IBM公司出于自身产业转型和推销软件与服务的商业目的,提出“智慧城市在中国”的战略。2009年8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无锡研发分中心,明确要求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并在11月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演讲,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尽早部署后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al,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发展信息网络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产业创新。可见,建设智慧城市已经上升到我国科技发展的国家战略层面。从2009年年初开始,北京、上海、广东、南京、宁波等十几个省市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多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列入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课题,一些城市开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表1-1是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事件的概括,如2010年,科技部等部门在武汉举办了“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全球科技革命的又一次新突破,全球很多国家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振兴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智慧城市的概念、理论内涵与特征
1.1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2 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
1.3 智慧城市的基本要素
1.4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第2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内外模式与发展趋势
2.1 国外典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及主要措施
2.2 国内典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及主要措施
2.3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与模式分析
2.4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与借鉴

第3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3.1 现有指标体系的内容概述
3.2 五星结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4章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
4.1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概述
4.2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发展现状
4.3 广州市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建设情况
4.4 现阶段建设智慧城市中遇到的制约因素与原因探讨

第5章 广州市智慧城市运行机制研究
5.1 智慧城市投入机制
5.2 智慧城市技术供给机制
5.3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机制
5.4 智慧城市管理协调机制

第6章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策环境分析及优化路径设计
6.1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系
6.2 广州市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系统性和主体利益分析
6.3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