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言说的跬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141200
  • 作      者:
    孟建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省部级新闻发布评估组负责人、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在新闻传播、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出版《网络文化论纲》、《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城市形象与软实力》、《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等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言说的跬步》精选其三十多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40篇,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影视传播”、“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公共传播”五个学术领域,涉及不同时期的重大传播事件。这些论文的以其独到见解和详实数据分析,深入分析了传播学在国内的发展、走向,并对政府传播、公共传播等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
  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一、中国大众传播事业发展与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历时态考察
  纵观“新时期,’(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大众传播事业2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中国的大众传播事业发展已经历了六个不同的历史时期。①这六个历史时期,一方面显示了中国大众传播事业自身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也勾勒出了中国大众传播事业发展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艰难而复杂的关系。本论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学术的考察与分析。
  中国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拔乱反正期(1978年--1982年):显现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意蕴。‘‘新时期’’第一历史时期的发轫,是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其显著标志的。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极其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在当时对新闻界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以中国的新闻界开始摒弃“新闻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对“新闻的假大空”、要求“新闻注重读者需求”为鲜明特征的。尽管这些问题在新闻的学术研究上并无更多的创建和突破(中国早在1956年就曾对这些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但是颇有回归50年代新闻改革意味的深刻反思,高举中国新闻界的拨乱反正大旗,拉开了“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序幕。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后半段展开争论的“新闻事业党性与人民性的问题”(具体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新闻工作要不要坚持人民性”、“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与位置如何厘定,,等),已不仅仅是中国新闻媒介一般的“拨乱反正”问题,它已给发展中的中国大众传播事业注入了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意蕴。
  中国大众传播事业发展的新概念新学科引进期(198B-~--1986年):为社会民主化进程提供知识与理论。信息概念与传播学在中国的引进,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信息概念的引进,广义上讲,是受我国自然科学中的“三论,,(既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影响。但是,具体分析,中国新闻界在新闻媒介中引进并运用信息的概念,却是伴随着80年代初传播学进入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课堂为历史起点的(198B年5月,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北京给中国人民大学作了介绍美国传播学状况的学术报告)。1984年9月,通过新华通讯社李启等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正式翻译出版了威尔伯.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这是中国第一本全面系统论述传播学的著作。在中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新闻界引进信息概念与传播学,不但引发了中国新闻界的一场大讨论,而且也促使中国的新闻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引发的中国新闻界的一场大讨论,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新闻媒介究竟是以传递信息为主还是以宣传为主”、“信息传播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这无疑是对我国历来把新闻媒介当成宣传工具的尖锐挑战。因此,“信息是抽象的概念”、“信息传播无视新闻的阶级性”等反面意见接踵而来,一场交锋在所难免。但是,这场交锋在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国际新闻媒介参与信息革命的大趋势下,以主张改革开放者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时期的新闻媒介改革促使并带来了中国新闻传播界的巨大变化,其突出点在于:中国的媒介结构中出现了大批以提供信息,特别是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广播、电视;反映在媒介内容中,纯信息性的新闻占有了相当的比重;即便在以宣传为主的新闻中,也开始注重大信息量的问题。从此,“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事业”等提法开始趋于流行。在学界这样的提法渐成共识,成为普遍的学术用语。中国的新闻传播界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确立了信息传播的新观念。1988年3月25日,当时的中国总理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开始使用“新闻媒介”的提法。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新闻传播
中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
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审视我国传媒业的新发展
倾力构建我国国际传播力的全新体系
新闻警示录:重建媒体公信力与世界媒体新秩序
中国新闻管理制度的历史性进步
透视大整合中的中国电视业
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
试论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传播价值观的变革
政府、媒体、公众:在特大灾难中实现历史性跨越

第二篇 影视传播
新的电影观念和我国当代电影
对新时期电影的描述
加入WTO后中国影视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试论民营电影在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
论电视散文
电视文化的品格与电视小说
另类身份的言说:探究“新张艺谋现象”

第三篇 视觉传播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批判的眼睛”
2010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
申奥片:作为“视觉游说”的美学读本
中国电影“主流大片”的视觉文化传播
电影《警察局长的自白》与蓬纳维亚
论郭嗝子的银幕形象塑造

第四篇 政治传播
中国梦的话语阐释与民间想象
国家形象建构与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
西方主要政党新闻发布经验与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制度建设
关于我军建立新闻发布制度的若干思考
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的现实困境与适时转向
中国形象不能被“他塑”为“沉默对话者”
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三种言说策略

第五篇 公共传播
走向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
以“软实力”为核心构筑“大公关”理论
中国城市软实力评估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创新社会管理,急切呼唤公共关系学科大发展
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
中国广告观念变革与运作形态
吐鲁番:人类永远不复返的具有永久魅力的童年

访谈录
寻求超学科临界点的突破
孟建:亦苦亦乐说人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