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国论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若干节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9095260
  • 作      者:
    王佳宁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国论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若干节点》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是极有思考深度和研判力度的好书。在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之时,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学界,都亟需拨开改革迷雾,洞悉改革真谛。《大国论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若干节点》不仅接地气,有思考,有分析,观点,有展望,同时,十个气势恢宏、大而得当的标题来分类、分板块论述(国本:改革再探路;国信:重塑新秩序;国势:规划始发力;国计:政策费思量;国脉:总量须雕琢;国瑞:尚需觅主轴;国道:求索赛智慧;国钧:执政乃大考;国步:举目新福祉;国智:学术大逻辑),让人感受到一个大国岁月的长度,历史的厚度,变迁的锐度,发展的力度和现实的气度,以及未来的宽度,给人以张扬的强度。
展开
作者简介
  王佳宁,全国“十三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首席专家,重庆智库创办人、理事长、研究员,获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跟踪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直接参与了改革政策研究与起草,京渝苏粤湘等多地政府决策顾问;九所大学客座教授,传布政府转型和宏观经济原创性见解;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改革传媒发行人,出品中国百强报刊《改革》;著作《第一:中国经济改革源头探秘》《抚脉历程》被冠以国家重点图书,效应迭起。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国论衡: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若干节点》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为笔力主轴,前瞻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要节点。全书共10个板块130篇,四个“辅助”视角映衬逐篇:“探源头”:例证“节点”因由或背景;“析数字”:立显改革进程绕不开的点滴;“看人物”:百余位知名学者论点淡定匹配;“瞻愿景”:总有一个重要论断与大国愿景契合。通篇凸现现代经济学视野,作者以置身改革进程、洞穿事件本质为行文操守,语言简洁晓畅、事例意涵深远。
展开
精彩书评
  ★《大国论衡》以历史逻辑诠释中国改革意义,以经济逻辑前瞻改革走向,其理论建构和政策作为功不可没!
  ——杨庆育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大国论衡》堪称佳宁力作,看学理,思想深邃,重实践,实操得益。改革悠远,思想绵长!
  ——王广谦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教授

  ★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节点”直抒胸臆,鞭辟入里,《大国论衡》是佳宁潜心研究和独立思考的结晶!
  ——马晓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从中宏观层面洞见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行动和愿景,《大国论衡》不失为一个“里程碑”!
  ——林治波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高级记者

  ★论经济学海无边际,述社会士林足见深,《大国论衡》于此间脱颖,甚慰!
  ——杨大明  《中国改革》总编辑、高级编辑
展开
精彩书摘
  众声喧腾中的中国经济新模式
  一般意义上的竞争,在西方主要指企业行为,而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一样也在全方位竞争
  在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十五”之后的各个5年规划对区域新格局均作了宏观层面的界定,其排序是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在中国经济增长极中,比较公认的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以及有可能经年累月后诞生的西三角经济圈。如是,谓之中国经济转型进程的区域经济新模式。在区域新格局的框架下,催生了浦东、滨海、两江等多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三大经济增长极中,若干都市型经济圈已呈亮点或呼之欲出。这样,亦可称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条件下,寻求与国际惯例对接的个性化经济发展新模式。
  事实上,众声喧腾中的中国经济新模式缘于中国经济竞争主体的多元化,这一点于世界各大经济体无出其右。一般意义上的竞争,在西方主要指企业行为,而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一样也在全方位竞争。企业的竞争不外乎寻找边际投入产出的最佳均衡点,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尽管地方政府的介入将严重影响企业边际收益最大化的努力,但地方政府自己也在寻找边际最佳点。东部沿海省份的发展轨迹似可佐证。
  中国社科院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这样解释: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大约在战国秦汉时期,以农业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并稳定地延续了2000多年。在这种传统农业经济高度繁荣和发达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秦汉文明、隋唐盛世和明清帝国。这种以传统农业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而没有衰亡,确实是令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国家罕见的特殊“模式”。这些“模式”,外国人不服不行,想发展,就得研究、借鉴中国的“模式”。
  近代中国,表面上能赶上工业革命的浪潮,却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轰隆的机器声中落伍了。很早就星星点点地产生于传统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冲破传统社会经济这层坚硬的外壳而欣欣向荣。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并且承认过这种反差强烈的“模式”——我们也要向外国人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对“模式”的关心不仅仅为了追忆。
  张闻天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主要分析了当时东北地区已经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阐述了五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政府对这五种经济成分所应采取的政策。《提纲》指出了“东北经济在彻底消灭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取消帝国主义在东北的经济特权以后”的经济成分,“这就是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尚存小部分自然经济,因意义不大,故略)”。
  由上推之, “模式”既有可能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沉重的负担,也有可能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巨大的动力:深圳特区的崛起是“模式”;苏南、温州的民营经济路径是“模式”;联产承包是“模式”;山东,盯住韩国是“模式”;重庆,东北和西部现象的叠加是现状“模式”;四川,一台电视两包烟六瓶酒是经济“模式”……
  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便把十几亿中国人向小康以至更高水平奋力推进的时期。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在这个时期所要进行的,实际上是要在整个国民经济领域内继续进行一场建国以来最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需要借鉴先进的“模式”,不妨中外结合或洋为中用,但不可盲目照搬。在借鉴“模式”时,我们更需要提高和创造性探索。
  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认识到,天赋自然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无论一国的土壤、气候或领土面积如何,其国民每年的供给(产出)究竟是丰富还是匮乏,这从根本上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劳动力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我们只想把这里的“模式”界定在经济层面。从小处看,给“模式”服个软,需要虚怀若谷。从大处看,在“模式”面前不服软,可能会有教训。
  探源头:经济模式
  经济模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的规范和准则,是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依据和理论概括。它表示的是经济主体运行中带有总体性的本质性的特征,具有概括性、整体性、联系性。
  析数字:从2%到3.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201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2%、4.01%、2.01%、3.6%、3.7%。
  看人物: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师,提出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在资讯经济学上有重大贡献,是新凯恩斯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79年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中国经济模式有过评价,认为中国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取得的成功,是建立在可应变的战略和政策基础上的,而一系列就问题得以解决,新问题又会产生,中国的政策和战略也必须进行转变。
  瞻愿景:
  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摘自《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展开
目录
序:解构中国逻辑
【国本】改革再探路:中国梦,大愿景
内外安全兼修开启圆梦之旅
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
预期的7年值得期许
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维度
改革示范与突破的落脚点
改革的当下和未来成本
改革再探路需闯将执旗
整体推进不是平行站位
“改革红利”提升中国自信
2018,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
重塑公众对改革好处的预期
改革的步伐要多大
国家治理能力在于释放活力
“依法治国”思维系于精神境界提升
【国信】重塑新秩序:景气凝聚的年代
新丝绸之路将重塑世界新秩序
长江经济带再续“前缘”
京津冀一体化将示范国家治理能力
中国转型的紧要问题
转型新路径待回归理性
众声喧腾中的中国经济新模式
从区域新格局看中国经济转型
大国崛起视野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演进因应中国道路
观照建党95年,眺望建党100年
构建“和谐”须理性思维
探寻节约型社会的原动力
让定力和担当贯穿实践哲学
重提再塑家风正逢其时
【国势】顶层设计:规划落定始发力
顶层设计:雷必须化成雨
顶层设计该发力时要发力
政治勇气确需上下互动
“大部制”的现实动机
财税改革何以信号频出
“十三五”愿景考验执行力
“十三五”规划的思维主轴
“十三五”经济预期指标的可能变数
在预期与约束间看待“十三五”
发展主轴如何轮动平稳较快
决策层何以高调提振内需
刺激政策进退牵扯“改革议程”
“包容性增长”凸显均衡发展意涵
国资监管体系亟待重构
【国计】寻互动:政策变量费思量
蓄势中国道路
发展动力和市场活力再掀波澜
政策与市场诉求间的宏观大计
政策调节何以因应舆论
区域战略博弈传递强烈讯息
产业振兴规划重在策动市场力量
自主创新的思辨空间
垄断行业改革的行动纲领
机票文字缘何叫板国际惯例
融入WTO的中国:资讯和机会暂不稀缺
提速文化产业重在策动市场力量
还有多少企业牵挂社会责任
【国脉】总量须雕琢:让人几多牵挂
稳中求进是中国经济取向试金石
经济变动中端详政府角色
GDP承载的期待
数字舞剑,意在增速
GDP转型:控速还是避险
从宏观调控看“房地产新政”
宏观大计的限度与后续
焦虑与克制交织的宏观大计
从防止经济下行看“软着陆”
基调既定但看如何发力
“稳增长”与“防风险”短兵相接
从刺激政策波动看政府公信力
【国瑞】政府治理:确需刷新施政作风
政府转型乃改革主轴
全球化催生深谋远虑的政府
换届大局落定之后的期冀
新一届政府的开局评估
行政效率的底气从何而来
精简议事协调机构的新期许
看省际政要如何张扬施政个性
信息公开应成政府反思知情权契机
党务公开应成政治体制改革契机
限建办公楼意味调控发端
正视构建“和谐”背后的科学决策
行政道德重塑释出重要信号
行业协会“破题”的深意
新闻发言人的“潜规则”
【国道】试点谋篇:上下求索赛智慧
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期许
牵政策一发 动自贸区全身
大邱庄与华西的颠沛浮沉
西部大开发重在省际联动
“综改试验区”谨慎转型
滨海新区催生新一轮改革“模式”
竞逐试验区:鲶鱼效应?骨牌效应?
两江新区将催生新一轮改革动力
“西三角经济圈”意欲何指
顺德政改的若干走向评估
县域行政体制改革再探风向标
重庆户改的可能悬念
“20个第一”是历史的草稿
文化派别能否切换
【国钧】衮衮官员:舆情、任用与监督
舆论交集确需动真格
从“量化”考核看执政能力
救灾中甄别官员是一次大考
高官“问责”应成整饬纪律契机
新任官员宣誓的迹象与走向评估
“本领恐慌”析出的政治生态
“票决制”:民主越透明,暗箱越无影
“审计风暴”的悬念
纾解官员心结须找准坐标
官员公德与私德在哪里安放
政治生活确定性催生民众福祉
【国步】民众福祉:执政之基,凝心之源
“修补短板”实乃“收拾人心”之举
增进全民福祉考问行政权能
民生本位凸显当代政治家智慧
“共同富裕”没有完成时
公众诉求与政府意志间的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取向评估
“分好蛋糕”关乎心理抚慰和全民福祉
良知和善举点亮“最美风景”
善款监管:良知下考验执行力
善款监管的品行与忧思
失业率背后的行为考量
“三农”问题的底线在哪里
水利投入攸关农业命脉
【国智】学术前沿:学者看逻辑,官员看方法
经济学家有利益瓜葛吗
转型中国如何创新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接轨意识形态的判断
经济学和管理学主流问题因何而生
经济学和管理学主流问题的后续效应
学科建设的战略趋向
社会科学研究根植问题导向
人物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