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宗商品市场定价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54535
  • 作      者:
    孙泽生[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孙泽生,男,1975年生,山西稷山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复旦大学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宗商品市场、资源与能源经济学、国际贸易。在《Resources PoIicy》、《世界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学术奖励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宗商品市场定价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框架及文献回顾、贸易媒介理论的源起、建构及框架、理论建构、分析框架、大宗商品市场的现实观察与文献回顾、大宗商品定价文献回顾和研究拓展及贸易媒介理论的可能应用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宗商品市场定价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除评估政策目标及其实际效果之间的可能差异之外,考虑到高度分散的中国焦炭产业结构,讨论中国焦炭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虽然晚近10年来,中国的煤炭和焦炭工业经历了大规模的调整,但产业结构高度分散的特征并未完全改变。至2007年,包括国有煤矿、集体及个体所有制煤矿在内,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仍达7066家,此外还包括数量达1万家的小煤矿,后者占全国煤炭产量的份额达到38%②。相对应,炼焦煤的生产结构也呈现高度分散的状况。中国的焦炭工业分布于28个省、市和自治区,2007年共有焦炭生产企业1400家左右,其中,中小独立焦化企业占80%以上③。如此高度竞争的焦炭产业结构与中国不断强化的焦炭产业和贸易政策相结合,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在理论上,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应于边际成本定价结果。只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或者寡占市场上,厂商方能成为价格制定者,或者说拥有市场势力。中国实施的焦炭产业和贸易政策在内的不同政策的目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政策组合的复合作用将决定焦炭政策包整体的作用效果或单一政策的有效性。虽然微观市场高度竞争,但由于中国在国际焦炭市场上具有“寡头”地位,中国采取的包括出口限制在内的政策包显然会影响国际焦炭市场均衡和焦炭价格。那么,中国的焦炭政策会对国际焦炭市场产生何等影响?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焦炭政策的有效性是极为有益的,它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含义。
  虽然中国焦炭政策具有如此的重要性,但已有文献却很少关注这一问题。文献检索发现,仅有极少量的中文文献描述性地分析了中国焦炭生产、出口及相应政策,但仍缺乏对中国焦炭政策演进及其有效性的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缺乏对焦炭政策的细致讨论和政策效应评估。Sun和xu(2009)估计了中国焦炭出口的市场势力,并利用生存能力法研究了中国焦炭出口厂商的最优规模经济问题。我们的研究遵循Sun和xu(2009)的分析思路,但将提供一个扩展的对中国焦炭政策演进的系统回顾和讨论,同时借助扩展的数据和资料探讨中国焦炭政策包的国内效应和国际效应。
  3.2.1中国的煤炭和焦炭产业政策
  20世纪80~90年代,出于利用私人资本、满足国内需求及创汇等目标,中国采取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一齐上的产业鼓励政策,以激励煤炭和焦炭生产。受此激励,中小型煤矿和焦炭企业不断涌现,并成为煤炭和焦炭市场中的主要角色。伴之而来的是,中国从1990年左右仅占全球焦炭市场份额的不到5%,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产业规制政策的滞后,安全和环境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关注,已有的安全规制和环境政策等也未得到认真执行。到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对中国煤炭和焦炭的需求下降,同时,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国内资本日渐充裕,公众的环境和人权意识日益增长,以上问题开始不断凸显。2000年前后成为中国煤炭和焦炭产业政策转变的分水岭。
  从2000年开始,中国开始关停整顿小煤矿,到2001年12月就已关停了1/3的小煤矿①。同时,1999~2000年,国家经贸委先后发布了《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明令淘汰和禁止土焦和改良焦生产。受此影响,包括山西在内的中国主要的焦炭产地全面取缔土焦和改良焦生产企业。但2004年之前主要是加强了已有安全规制和环境政策的执行。2004年之后的煤炭和焦炭产业及相关规制政策逐步趋于系统化和法规化。
……
展开
目录
上篇 大宗商品市场定价格局及其演化
第1章 理论框架及文献回顾
1.1 贸易媒介理论的源起、建构及框架
1.1.1 理论建构
1.1.2 分析框架
1.2 大宗商品市场的现实观察与文献回顾
1.2.1 大宗商品定价文献回顾
1.2.2 研究拓展及贸易媒介理论的可能应用

第2章 大宗商品定价格局演化案例分析Ⅰ
2.1 贸易媒介、定价格局与国际石油市场演变
2.1.1 石油定价分析Ⅰ:从竞争性市场到纵向一体化垄断标价
2.1.2 石油定价分析Ⅱ:从纵向非一体化到()PEC标价
2.1.3 石油定价分析Ⅲ:从0PEC标价到期货市场定价
2.2 英美棉花贸易定价博弈及其影响
2.2.1 19世纪的英美棉花贸易
2.2.2 英美棉花贸易定价的计量及其解释
2.2.3 棉花贸易定价与英国的政治经济政策
2.2.4 棉花贸易定价与美国的政治经济政策

第3章 大宗商品定价格局演化案例分析Ⅱ
3.1 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中国铁矿石定价策略
3.1.1 国际铁矿石市场结构:国家和企业双层面的测度
3.1.2 国际铁矿石定价模式演变
3.1.3 中国铁矿石贸易和消费的规模经济测度
3.1.4 中国可资利用的铁矿石定价策略
3.2 晚近10年的中国焦炭产业和贸易政策演进及影响
3.2.1 中国的煤炭和焦炭产业政策
3.2.2 中国的焦炭贸易政策
3.2.3 中国焦炭政策的国内效应
3.2.4 中国焦炭政策的国际效应
3.2.5 结论性评述

下篇大宗商品价格运动的影响因素
第4章 金属商品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关系初探
4.1 文献评述、数据选择与实证方法
4.1.1 数据选择和实证方法
4.2 大宗商品价格与经济周期的特性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模型假设及参数选择
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 金属商品价格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性实证
4.3.1 指标选取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3 小结

第5章 货币流动性与金属商品价格
5.1 文献回顾
5.1.1 理论研究文献
5.1.2 实证研究文献
10.1.2 分析框架
10.1.3 一个应用:矿产业的国际投资决策
10.2 石油企业跨国化:路径、战略基点和中国借鉴
10.2.1 石油企业跨国化的国际经验
10.2.2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化发展的战略基点
10.2.3 简要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译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