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达尔文经济学:为什么会失败,怎样做能成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5383235
  • 作      者:
    (英)保罗·奥默罗德(Paul Ormerod)著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FT(《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媒体重磅推荐的犀利经济学力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大公司正在变得更加脆弱吗?
用经济学的工具,揭开企业经营与公共政策失败的真相;
从他人的教训中,找到持续成长的方向。
非正统经济学家、忧郁科学的代表人物、畅销书《经济学之死》和《蝴蝶效应经济学》的作者保罗·奥默罗德在新力作《达尔文经济学——为什么会失败,怎样做能成功》一书中,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失败事例的资料,讲解了物种的衰落和灭绝,分析了商标消失、公司灭亡与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对人类社会以及经济领域所存在的失败这一普遍现象进行了详细阐述。
《达尔文经济学——为什会失败,怎样做能成功》以现实为基础,不涉及过多社会科学中的复杂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复杂模型,读者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互联网与新技术改变世界的浪潮中,苹果、谷歌、Facebook等新巨头纷纷崛起,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却在书写着一个个大败局。在新机遇不断涌现的时代,为什么还是有众多的企业倒闭?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在这个全新的商业时代,避免失败,获得成功?
  在《达尔文经济学:为什么会失败,怎样做能成功》中,作者从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学问题,通过大量的事例,犀利讲解了为什么大多数公司和政府经济政策都以失败告终,是什么深层次的因素直接造成了这些失败,以及企业如何通过“破坏性创新”来让自己得以基业长青。
  《达尔文经济学:为什么会失败,怎样做能成功》为企业经营者、政府决策人以及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者、学生观察和解读新技术时代的商业变革,提供多元的视角、生动的案例和创造性的方法。

展开
精彩书评
  ★这真是本妙趣横生的著作……奥默罗德在书中对“失败”这个课题分析的精度和广度十分令人钦佩。
  ——《自然》杂志
  
  ★奥默罗德的写作妙笔生花,鞭辟入里,让读者免受枯燥公式和统计数据之累。 
  ——《金融时报》杂志
  
  ★本书分析方法引人入胜,很少有经济学家也能对社会学和生物学有如此洞见。
  ——《泰晤士报》
  
  ★保罗·奥默罗德构建了一个观察人类行为的新体系……他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
  ——《新政治家》
展开
精彩书摘
  当我在2003年写作本书初稿的时候,正值墨西哥惬意的冬季气候,我看到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两条消息。当然,这些消息与《美国新闻》上刊登的其他更重要的新闻相比是非常普通的。第一条消息是美国媒体对日本汽车制造商进军美国轻型货车市场的一则报道。轻型货车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美国一年的轻型货车销售量只有200万辆,却带来了200亿美元的利润。到目前为止,美国最大的几个轻型货车经销商都没有遭遇来自日本经销商的威胁。但是现在,一个新的危险的竞争对手正慢慢潜入美国市场。
  2003年年初,福特汽车公司首先向市场推出了一批由他们重新设计的F—150型号轻型货车,这是近20年来美国轻型货车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货车型号。紧接着,日本尼桑汽车制造公司推出了一款全尺寸的轻型货车,命名为“巨人”。尼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我们做过市场调研,很清楚地知道这些轻型货车买家们到底想要什么。”但是通用汽车公司负责轻型货车市场销售的副总裁盖瑞·怀特(Gary White)则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之所以能够进入美国市场是因为“我们推出了错误的产品并且质量低下”,但这一次不同了。克莱斯勒集团市场研究总监戴夫·布斯特维克(Dave Bostwick)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过去我们对于自己的市场过于大意以至于让他们乘虚而人,但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严阵以待准备好跟他们竞争了。”而通用汽车公司的整体产品开发总监鲍勃·鲁兹(Bob Lutz)则认为威胁已经存在而不是尚未开始,“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顾客可能会喜欢尼桑车型的外观和它的强大动力。”
  世界上知名的大型工业公司,每一家都有极其丰富的市场经验,都会耗巨资研究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举例来说,也就是研究它们能在2003年卖出多少辆轻型货车。尼桑汽车公司及日本其他汽车公司都认为,它们会做得很好并且能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及美国其他公司则不以为然。事实上,双方的观点都不正确。
  ……
展开
目录
引 言 / 1

第1章 为什么有那么多公司会失败 / 5
我们目前只看到了大型公司辉煌的一面,但它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甚至失败的一面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在汉娜统计的1912年期间世界最大的工业公司中,其中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如宝洁、西门子、通用电气以及皇家壳牌,这些公司都是经历了重重磨难才最终屹立于世界工业巨头之列的。除此之外,像德国的霍恩洛厄钢铁公司、美国的中央皮革公司和库迪汉包装公司,这些当年的大公司则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爱德华大爆发时期 / 6
企业的生存之道 / 8
大公司到底可以经营多久 / 14

第2章 为什么所谓的“成功秘诀”在现实中会失效 / 23
在教科书中,经营企业似乎非常简单,几乎实践管理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不会出现,事实上,这些问题也没有真正在书中涉及过。除此之外,经济学家们也总是不断地强调经济理论的重要性,认为这是阐述经济活动如何运作的所有理论的基础。

经济学教科书告诉了我们什么 / 24
经济社会中的平衡是否存在 / 26
商品的价格如何确定 / 28
经济学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31
消费者需求曲线和产品需求曲线 / 32
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化过程 / 36

第3章 为什么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往往会失败 / 43
我并不是想强调国家的公共支出在一个经济兴衰周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很多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都很难维持长久,它比人们想象得要短得多。我只是想说,在寻找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中某些事物对经济周期影响的证据时,我们要把每个独立的经济兴衰周期平均起来审视,因为它们的特性非常互补。

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 / 44
基尼系数的变化及对社会的意义 / 49
收入分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发展 / 53
一般均衡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悖论 / 57
我们为什么不能准确预测未来 / 60

第4章 为什么社会隔阂总是难以消除 / 65
经济学家们对社会问题确实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尤其是在种族隔离、犯罪和家庭方面。但由于他们坚持认为代理人—人、企业和政府—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得出的某个合理的预测去做事,以致他们所举案例的说服力度被大大削弱甚至损害了。在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学家们作为个体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进行复杂的数学分析,最大效用地满足个人利益。

恩格斯时期的曼彻斯特与现今的曼彻斯特 / 66
世界范围内的曼彻斯特现象及其表现 / 68
经济学家对社会问题的研究 / 70
谢林模型的应用与不足 / 77

第5章 博弈论及行为经济学:所有行为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 85
教科书鼓励我们去相信,我们可以把“小麦”换成“卡车”或“半截列车”。换句话说,我们被劝说去相信供给和需求曲线可以解释我们所在的整个经济大环境中的所有价格问题。然而,即使是教科书中所举的农业方面的例子,问题也远没有书中提到的那么简单和直接。

麦当娜所购庄园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 86
供需曲线是否能解释所有价格问题 / 89
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与局限 / 92
博弈论的应用与局限 / 94

第6章 为什么预测结果不能像游戏规则那样确定 / 109
在国际象棋中,由于游戏规则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客观环境是固定不变的。象棋中对决双方的信息也非常明了,因为对方每走一步棋子,我们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作为决策者,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私营企业,它们所面对的结果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

愿望为何常以失败告终 / 110
企业和个体对限制的预测程度 / 116
“有限理性”概念的应用 / 118
国际象棋带来的启示:决策只有是否最合理,没有最佳 / 120

第7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告诉了我们什么 / 127
“不管是人是鼠,即使最如意的安排设计,结局也往往会出其不意。”这是苏格兰著名作家和民族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句。《文化新词典》把这富有深意的诗句解释为两种意思:第一种即字面的意思;第二种引申为“无论一个事情计划得多周详,也仍然会出错”。现在,我们通常会用采用后者的解释。

下国际象棋与现实决策的区别 / 128
微软:意外成就的帝国 / 131
冰激凌小贩设置摊位的最佳策略 / 135

第8章 鸽子或鹰:特定群体中同类的生存策略博弈 / 149
鹰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它们总是战斗到伤亡或最终杀死它们的对手,但鹰的这种攻击策略并非没有风险。侵略行为本身可能会导致侵略者在侵略的过程中受伤。相比之下,鸽子总是小心翼翼地挥舞它们的尾巴或羽毛以避免冲突,除非它们真的被攻击。当然,我们不讨论从字面上理解的鸽子或鹰的任何实际数量,仅仅使用这些标签来描述某些特定群体中的特定行为。

经济界VS生物界 / 150
生物学的经济思考 / 153
博弈论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 159

第9章 黑暗中的规律:失败或灭绝 / 165
自从亿万年前地球上有生命开始,成千上万的物种试图适应环境,为自己寻找庇护,希望得以生存,但是几乎都失败了,而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灭绝,不复存在—从可怕的、占据主导地位的雷克斯霸王龙到其他食肉恐龙再到最低等的一些软体动物,几乎所有物种都难逃此劫。灭绝是迄今为止生物物种普遍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特征。

生物的进化与灭绝 / 166
生物灭绝是随机的还是周期性事件 / 172

第10章 幂律:挑战我们对众多领域中因果关系的认知 / 179
始于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其他领域中的一场知识革命,如今正延伸到社会和经济分析领域。在20世纪上半叶,量子物理学在亚原子运动的高微层面上推翻了传统因果关系的观点。现在,我们发现的所谓“幂律”正在全方位地挑战我们对众多领域中因果关系的认知。

呈幂律分布的系统和组织 / 180
幂律分布在金融系统的应用 / 184
幂律在企业倒闭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 190

第11章 系统的特性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 / 199
关于系统的关键特性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争论,西方思想的语料库比经济学理论延伸得更远。公元2世纪,伟大的神学家奥利金建立了一套关于救赎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死者的灵魂在天堂和地狱之间不规则地穿梭。作为6 000本书的作者,他是一个十分高产的作家。他最著名的著作《论首要原理》拥有可能在他写的所有书中最不可思议的自负标题。然而,他的内生波动救赎理论则被严苛的圣·奥古斯汀谴责为异端邪说,被排斥在正统的教义之外。

物种灭绝与经济周期:哪种力量在驱动它们 / 200
内源性VS外源性:系统的关键特性到底是哪个 / 202

第12章 我们如何走出困境 / 213
与物种的灭绝一样,公司倒闭的情况似乎也是由内外部因素(用经济学术语说这叫内源性和外源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说法貌似非常有道理。由于公司的商业性质,它们彼此之间是以内生的方式进行联系的。同时,显然还有些外部因素引起的强烈冲击导致了公司的倒闭。

物种灭绝与企业失败: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吗 / 214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 218

第13章 为什么大多数事情总会失败 / 223
生物、人类、企业、政府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复杂组织,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而它们了解环境的能力本质上却是有限的。不论生物结构还是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和经济组织,其中的个体都是通过网络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即使我们能够打破必须遵守的物理局限,但还是存在无法超越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事情总会遭遇失败的原因。

菲利普斯曲线是否能正确解释经济现象 / 225
关于外来冲击与企业倒闭规模的研究 / 227

第14章 什么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 235
“创新,创新!”—这才是公司尝试着去克服围绕在它们周围那些固有的、普遍存在的、影响计划行为的不确定因素的指导原则。这也是个体生存的最优策略与最佳战略,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公民来说,都会从中受益。

熊彼特与哈耶克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 / 236
系统适应度、外部环境与个体灭绝 / 242
系统适应度与系统内部的竞争 / 24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