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类战略系统推进〖1〗
第一阶段:品类塑造(2005年)
在这个时期,香飘飘确定了营销战略基本要素:命名、产品、定价、销售渠道。
完美的品牌命名:香飘飘。品牌命名的最佳方向是,能启动战略定位,让消费者听到、看到品牌命名,就能认知到产品的定位。香飘飘命名的好就在于它很直截了当地占据奶茶第一感知特性:香。并完全符合命名的基本原则:简洁、清晰、好听、易记。
产品:香飘飘之前的街边“奶茶铺”采用的是淀粉粒作为珍珠,而香飘飘考虑到淀粉粒不易泡开,就开创性采用“椰果包”。“奶茶铺”采用的是长吸管,香飘飘考虑到包装的要求,率先采用“折叠吸管”。香飘飘还采用了凸显价值的“高盖”设计。这三大产品层面的创新,使杯装奶茶既有与街边奶茶铺的奶茶的相同之处,又有异于它们;这样一来香飘飘既是街边奶茶铺的替代者,又是工业化杯装奶茶标准的制定者。
品牌识别:香飘飘采用了突出“热饮”的视觉符号:袅袅“热气”组成的蝴蝶翅膀。在所有香飘飘的影视广告中,这个从奶茶表面腾起的热气演变成翅膀的过程都要重复出现,以加深消费者的符号印象。
定价策略:香飘飘奶茶上市之前没有直接竞争的产品做定价参考,只能从间接、可替代的竞争对手的定价出发,做出比较合理的定价。这个参考对手就是街边奶茶铺的冲调奶茶。经过研究论证,最终确定35元价格切割奶茶铺5~8元价格空当,突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优势。
销售渠道:产品在什么地方卖,消费者在什么地方买,同样是营销战略的核心。根据奶茶的特性,香飘飘上市初期选定杭州、南京、郑州、北京等几个具有辐射能力的大中城市,做深做透后,再向周边城市辐射。在第一波的渠道攻势中,集中优势资源,主攻校园周边的便利店,抢先影响学生人群。这样的渠道模式为香飘飘后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探索示范作用。
第二阶段:品类占位(2006年)
在这个阶段,香飘飘通过战术配称,牢牢占据奶茶品类第一认知。2005年年底,网络歌曲开始风行,最著名的就是《老鼠爱大米》网上网下全面流行,还上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香飘飘通过网络歌曲的方式,将品牌名植入到歌曲中,通过歌曲,将品牌名植入到消费者心智中。通过网上歌曲下载,《香飘飘》迅速在网络传播开来,唱响整个中国。
第三阶段:拓宽品类(2007年~2008年)
针对杯装奶茶的特性,通过热销感的塑造,进一步分化其他饮料市场。并通过地面渠道的深入推进,步步为营,拓宽渠道面,建立更广阔、更全面的渠道系统。香飘飘起步阶段以中心城市、学校周边为渠道核心,之后就是全面渠道的铺开:商超KA系统的建立、大流通的推进、终端小超等。在这个阶段,香飘飘借用了渠道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的经验,直接引进人才,缩短了自己摸索的时间。
2008年年底大场景表现的新广告片《嘉年华篇》,传达出香飘飘的热销感,将杯装奶茶打造成为饮料中的热门品类,建立起“最畅销的热饮”的认知。这个认知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杯装奶茶的认知程度,青少年普遍被这个冬天里的明星产品所吸引,对“冬天热饮”的认知更加深刻,并形成了习惯性消费。
第四阶段:品类防御(2009年至今)
时间进入到2009年,竞争变得激烈起来。广东喜之郎的优乐美、浙江大好大的香约,纷纷加大了媒介的投放。香飘飘面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必须稳住品类老大的位置。于是,香飘飘突出“品类老大”诉求,以领导者姿态防御竞争者。2009年香飘飘推出新的广告片《势能篇》,突出在杯装奶茶中的品类领导位置。“香飘飘,杯装奶茶开创者。一年卖出三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好味道,当然更受欢迎,香飘飘,连续五年全国销量领先”,进一步确定奶茶开创者的地位,封杀了竞争对手图谋的消费者心智篡位。并通过高媒介预算,压制跟进者的气势。广告一经推出,得到了顾客一片赞扬之声,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同样热烈。
(案例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
展开
——读者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