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七天玩转趣味化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071974
  • 作      者:
    (俄)尼查耶夫著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nbsp;&nbsp;&nbsp;&nbsp;别莱利曼(1882-1942),诞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享誉世界的科普名家,真正意义上的学者,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从1918年至1973年仅在俄罗斯就出版449次,总印数达1300万之多,还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发行。俄罗斯著名科学家、火箭技术先驱者之一格卢什科称别莱利曼是“数学的歌手、物理学的乐师、天文学的诗人、宇航学的司仪”。 <br />&nbsp;&nbsp;&nbsp;&nbsp;尼查耶夫,俄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和作家之一。&nbsp;他毕生热衷于科学研究,于1941年辞世。曾经担任前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月刊主编。人们评价他的作品“善于使谈科学的书摆脱枯燥的讲义和素材而自成一体”。 <br />&nbsp;&nbsp;&nbsp;&nbsp;伊库纳契夫,俄国著名科普作家。伊库纳契夫所著的数学读物被誉为“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之一,是作者著作中最精彩的一本,也是数学科普书中最畅销的一种。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师经典书系·尼查耶夫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化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有趣的化学现象,给出了科学而又浅显的解释,既能说明问题的本质,又便于读者理解。可以还不夸张地说,《大师经典书系·尼查耶夫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化学》是一本充满着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课外读物,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引导孩子建立化学基础知识的启蒙读物,是开启科学之门的神奇之钥。
  《大师经典书系·尼查耶夫的趣味科学:七天玩转趣味化学》不是简单地堆积化学概念、计算方法,而是通过一个个奇妙的故事、构思、谜团,将化学一一阐述、让一个个化理论丛平淡枯燥变为鲜活有趣、生动自然。最重要的是,让化学“说开口话”,把平时看上去令人枯燥的定理、概念、知识点自自然然地穿插在一个又一个好玩的故事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掌握最精华,最具“含金量”的知识点,同时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自由联想的敏锐科学头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原子核
  各种元素之间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原子核反应来实现的。原子核反应就是原子核中的粒子排列方式的变化,并且伴随着能量变化。原子核反应会改变核内粒子的数目,这样,元素就会变成其同位素或者是另外一种元素。
  科学家利用装置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元素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制造出了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甚至制造出了全新的物质。
  劳伦斯射线研究所造出了很多合成元素,同时也对这些合成元素进行了确认。它也是产生人类与大自然之间这种新型关系的原动力研究所之一。劳伦斯射线研究所装备有各种粒子加速装置,如质子加速器(Bevatron)、184英寸(1英寸=2.54厘米)回旋加速器(Cyclotron)等。它同时还担负着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基础研究的重任。
  回旋加速器实质上就是一种原子破坏装置,它与合成元素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劳伦斯博士是柏克莱加州大学射线研究所的创建者,并在研究所所长位置上22年。他于193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因为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下面我们就邀请劳伦斯博士为我们讲解回旋加速器的诞生过程。
  如何制造回旋加速器
  阿尔法射线是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粒子射线,实际上就是高速的氦原子核。1919年,科学家罗德福特在用阿尔法射线冲击氮时,发现氮元素直接变成了氧元素。自此以后,为了研究原子核,科学家们就开始寻找能使各种粒子射线高速运动的装置。
  第一座粒子加速装置于1920年建成,它是提高电压及真空度的普通放电管,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真空管。在真空管的两端分别是两个电极。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大约在100万电子伏。
  这座粒子加速装置的原理是:在正电极一端制造出阿尔法粒子,然后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飞速地向负电极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能量越来越高,最后阿尔法粒子直接跟负电极的原子相撞,从而发生原子核反应,射线就从负电极发射出来。
  但是,随着所需射线能量的增加,它越来越不能适应要求。因为这种加速器只能将粒子的能量加速到100万电子伏~200万电子伏。如果想要得到数千万电子伏甚至数亿电子伏,仍需要想其他办法。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荡秋千的时候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把秋千荡得够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一鼓作气,将秋千荡起,这就需要足够大的力量;另一种是每摇动一次就用一点力,慢慢升高,这时需要的力量就不必太大。上面提到的高电压加速装置就相当于第一种方法。那能不能通过第二种方法来提高粒子能量呢?
  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就实现了这一愿望。1929年,第一台回旋加速器诞生了,它使粒子在圆圈里飞动,每当回到出发点时就从后面施加推力,使其逐渐加速。让我们通过伦敦科学博物馆的沃德(Ward)博士制作的一个回旋加速器的模型来说明加速器的作用。下面的照片中就是回旋加速器模型的复制品。
  回旋加速器的中空管里有我们称为“D”的两个半圆形电极。这两个电极的电位会在正负极之间来回变换,从而电位会时高时低。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在模型上用两个半圆板的上下变换表示电位的高低(其实电极不会上下移动,只是微观的电位的变化),用铁球代表粒子,重力代替电场力来使铁球加速。加速后的铁球在模型的螺旋形轨道内转动,代替粒子在回旋加速器内受到磁场的作用,在不接触内壁的前提下绕着螺旋形轨道加速。
  加速器中心制造出的粒子,从一个电极运动到另一个电极之后,加速就开始了。这样铁球就顺着轨道运动到另一个半圆板,此时,两个半圆板就会变换上下位置,铁球在回来时又是下坡运动。这样,两个半圆板不断地变换位置,铁球就不断地被加速。
  粒子每运动一周,都会增加自身的运动能量,运动半径也会慢慢增大,从而会慢慢向外侧移动,最后就会与最外面的靶心冲撞。靶心就是我们研究产生原子核反应的地方。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是由高周波电压产生的,它会配合电场中的粒子运动。粒子在冲撞靶心发生原子反应之前,要经过两个电极好几百次的加速,因此,最后得到的能量相当于一次最大加速电压的好几百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原子核
如何制造回旋加速器
锝的意思是人造
超铀元素

突破难关
原子云中的发现

第二章 电子时代的元素
原子内部的奥秘
电子的排布
核时代的燃料
第一个人造元素
世界上最少的元素
镎("海王星")
号元素到号元素
添丁的麻烦
永无止境

第三章 原子
元素是什么
原子到分子
最初的元素
从冶金术到化学
元素周期表
用光谱仪采集元素的"指纹"特征
利用元素
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 宇宙
宇宙的物质交换
宇宙的诞生

第五章 化学界的"圣经"
做梦梦到的"元素周期表"
利用插图,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不再难
各具特色的金属元素
盐与惰性气体
通过元素认识地球宇宙
有机化学的代名词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差异
冶金术变化学为"科学"
钻石的价值永不变

第六章 我们的行星-地球
空气

地壳

附一 居里夫人和镭
附二 诺贝尔与炸药
附三 门捷列夫小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