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71345
  • 作      者:
    郎咸平, 王牧笛, 王今等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郎咸平教授多年来因坚持“用数据说话”、“为百姓代言”而被誉为“平民经济学家”。如果您读过他的《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让人头疼的热点》等畅销书,那么便不得不读作为姊妹篇的《“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如果您关注腐败、雾霾、城镇化、房价、食品安全、余额宝等经济社会热点,建议您阅读这本《新政”能否改变中国》。《新政”能否改变中国》既有郎咸平在《财经郎眼》电视节目中尖锐、犀利的郎氏风格,更有他对经济民生领域诸多乱象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批判。

展开
作者简介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让人头疼的热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公司治理》(增补版)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中,郎咸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贯“看问题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问题一针见血,依靠真实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的特点,围绕“新政”能否改变中国这一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下中国经济社会领域,包括城镇化、反腐、雾霾治理、金融改革、楼市、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领域的诸多乱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疫苗产业链畸形,滋生腐败和医疗事故

  疫苗事件反思一:新生婴儿都需要打乙肝疫苗吗?

  王牧笛:2013年媒体曝光多起疫苗问题,让我们是触目惊心,可以说一个比一个悲愤。在愤怒之余,请您为我们理性地分析一下问题疫苗背后的产业链,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黑幕。

  郎咸平:2013年年底,我们有17个新生儿“因为”注射乙肝疫苗死亡,我本人对这件事感到万分痛心和遗憾,但是感到更遗憾的是我们政府对这件事的处理态度。我为什么要在“因为”上加引号?就因为我们的政府说婴儿的死亡原因和疫苗无关,国家食药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报告称“未发现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疫苗存在质量问题。目前累计报告的17例疑似与接种康泰公司产乙肝疫苗有关的死亡病例,均已明确或初步判断与接种疫苗无关;1例已康复出院的重症病例,不排除接种康泰产乙肝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过敏性休克)”。
  这份调查报告一出来,立刻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2014年1月20日,新浪网针对2万个网友做了一份民意调查,问“您认同康泰生物所称婴儿系‘偶然死亡’的结论吗?”我们有81%的民众表示“不认同”,“认同”的占9%,“说不好”的占10%。我们可以说,91%的民众是不同意官方给出的说法的。为什么我们的老百姓不相信疫苗公司和官方的说法?
  针对这一次的疫苗事件,我本人也是做了一个由浅入深的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新生婴儿都需要打乙肝疫苗吗?”我咨询的专业人士说,如果母体是乙肝带原者,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96%的可能阻绝病毒。而后我们发现,适龄生小孩的妇女只有6.6%是带原者,她们的婴儿注射乙肝疫苗的话,可以有96%的可能阻绝病毒。但是各位请注意93.4%的母亲都不是乙肝带原者。她们的婴儿有什么理由要注射乙肝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是不是可以等这些婴儿再长大一点,抵抗力再强一点之后再注射,是不是更安全?所以我提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给新生婴儿注射乙肝疫苗,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怀。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新生儿的抵抗力很低,如果在这个时候注射疫苗,很难说清楚是婴儿本身有问题,还是疫苗本身有问题。就是因为讲不清楚,所以我们的两个部委做的联合声明让大众很难接受。

  疫苗事件反思二:由政府掌控疫苗市场选择权,合适吗?

  第二点,这个疫苗事件可以说是违反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什么?我们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很多决议都是持支持态度,比如“政府必须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依据市场规则配置资源,通过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以及效益最优化”。我想说的是,包括疫苗在内的大部分问题其根源是政府掌控的资源太多,搞不清楚自己与市场的界限。
  我们就拿疫苗事件为例进行剖析。我们目前有四大乙肝疫苗生产商,分别是深圳康泰、大连汉信、华北制药和天坛生物,另外北京华尔盾、华兰生物、成都所、武汉所、长春所、兰州所,等等也有生产。这里面,深圳康泰是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商。它在自己的官网介绍说,“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上市占有率达到65%以上”。
  各位觉得这些生产商之间会产生竞争吗?不会的,因为在疫苗市场里,政府代替市场做了重要决定。下图就是四大乙肝疫苗生产商——康泰生物、天坛生物、大连汉信、华北制药瓜分全国市场的示意图。
  各位晓得,医院使用哪家疫苗是由谁做决定的吗?由一个人说了算,他是谁?各个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他们认同的疫苗就会下发给底下县市的各大医院,给新生儿注射。也就是说,只要疫苗公司“搞定”一个人,就可以说做到了大势底定。要想抢占一地的疫苗市场,只要“搞定”一个人就行,这太容易滋生腐败了。这导致了什么结果?以乙肝疫苗为例,主要的四家生产商在全国范围内各自割据一方,独家对某一个省的乙肝疫苗市场形成寡头垄断。这种格局一旦形成,它们还有没有必要改善疫苗品质,为新生儿和其他人的健康多花研究经费精益求精?没有必要。
  另外,各位晓得康泰生物公司的背后大老板是谁吗?他叫杜伟民,完全就是一个垄断的代表。杜伟民早期在江西省卫生防疫站做检验员,后来下海和一个叫韩刚君的人合办了盟源投资有限公司。这个韩刚君是做什么的?他同样在政府防疫单位工作过,后来又成立了深圳瑞盟鑫投资公司,然后瑞盟鑫和盟源在2003-2006年期间共同持有江苏延伸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0%左右的股份。江苏延申可不简单,2009年只有8家企业获得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资质,它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各位晓得吗?2009年年底,江苏延申就被国家药监局曝光说,它生产的人用狂犬疫苗存在质量问题。然后到了2010年3月,香港媒体报道,“江苏延申被国家药监局查实在疫苗生产过程中长期故意造假,导致大量问题疫苗流向市场,受害者最少超过100万人”。这件事当年被江苏省列为“十大犯罪”之一,也做出了相应比较重的处罚,但是杜伟民为什么没事?根据我们的媒体报道,杜伟民在这一次问题疫苗被曝光之前,悄悄转让了手中的江苏延伸股份。
  躲过江苏延伸事件之后,杜伟民可没闲着,他手里还控制着一个叫瑞源达的公司,而瑞源达拥有康泰生物76%的股份,杜伟民在2009年的时候成为了康泰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康泰生产出的乙肝疫苗又在2013年和17个新生儿的夭折扯上关系。结果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我们的两个部委联合出声明说,17个婴儿的死亡和乙肝疫苗没有关系。最后,媒体报道康泰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一直没有什么突破,就在2008年9月 全资控股了北京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研发领域非常有潜力,它正在研发和肺炎有关的9个疫苗。一个有疫苗从业不良记录的人,为什么旗下公司还能屡屡涉足新的疫苗领域?就是因为现行制度能够让他轻松搞定关键的几个决策者,然后对疫苗市场形成绝对的垄断。告诉各位,我们的疫苗市场如果被垄断,那么它的危害绝对比中石油、中石化对能源的垄断还可怕。
  ……

展开
目录

序言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一、我多么希望我以前所说的都是错的
二、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政府不甘心退出市场
三、改革停滞,究竟是缺乏共识,还是利益集团阻挠?
四、 “新政”能否改变中国?

第一篇中国改革重装上阵
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将是谁的盛宴?
一、“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不再大搞基建
二、农民工数量不再激增,地方政府搞的建设“大跃进”无人
埋单
三、“逆城镇化”危机:有效劳动人口减少,财政不堪重负
第二章我们能和高官腐败,说永别吗?
一、大学生当公务员“争破头”,说明政府腐败问题严重
二、《旧制度与大革命》启示一:官员靠“中间人”或在国企内
培植个人亲信受贿
三、《旧制度与大革命》启示二:权力可以通过审批制和卖官变现
第三章治霾要靠举国之力
一、雾霾笼罩17国土,危害就在我们四周
二、中国雾霾半个世纪前已出现,50年来愈演愈烈
三、机动车和燃煤是加速雾霾恶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上海自贸区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一、自贸区在短期内不会让老百姓感受到切实福利
二、美国绕过WTO,组建“ABC世贸”阻击中国成长
三、战略价值:靠自身开放以及国际合作,对抗“ABC世贸”

第二篇经济弊病无处遁形
第五章涨价不是改革红利
一、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房价都在跌,只有中国楼市“不正常”
二、根治中国高房价的药方:抑制通货膨胀+改善营商环境
第六章华人首富李嘉诚是在“撤资”吗?
一、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400亿,不过是总资产的九牛一毛
二、李嘉诚全球战略大布局:投资欧洲,主攻英国
三、李嘉诚投资秘诀“三板斧”
第七章 房产税是稻草:拯救楼市?还是压垮“房奴”?
一、推出房产税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二、房产税“杭州模式”或导致地方政府放开“限购令”
三、房产税一旦全面征收,买不起房的人更买不起
第八章“地下世界”考验城市“良心”
一、中国地下管网建设,一言以蔽之“乱到惊心动魄”
二、青岛爆炸案绝不是孤例,中国城市没有能厘清地下管
网路线的 112三、GDP不能只和地面建设挂钩,地方政府必须整饬地下管网

第三篇金融变局迫在眉睫
第九章金融困局·百姓困惑
一、中国股市:先天不足、实体经济萎靡,百姓不敢投资
二、中国保险业:停留在美国100年前水平,还在靠欺诈赚钱
三、国有银行垄断,最终导致老百姓遭遇“负利率”
第十章民营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金融危机时,银行规模越大,风险越大
二、中国银行业“潜规则”:民营银行很难做大
三、“台州模式”是中国民营银行的生存范本
第十一章 马云的勇敢者游戏
一、中国金融、贸易服务水平低成就了马云
二、电商竞争激烈,马云靠顽强的毅力杀出重围
第十二章“余额宝”让金融界“地动山摇”
一、“余额宝”在银行业改革中起到了“鲶鱼效应”
二、“余额宝”制胜绝招:降低成本+吸引“草根”散户
三、如果不受政府管控,“余额宝”们将对商业银行造成
致命打击

第四篇社会危机一触即发
第十三章老有所养,太难了!
一、“以房养老”、“男耕女织”,中国养老体系现状严重畸形
二、养老难原因:独生子女政策、养老金“多轨制”及历史
“隐性债务”
三、取消养老“双轨制”,用央企资产填补社保基金空账
第十四章中国为什么缺一口“安全奶”?
一、“三聚氰胺后遗症”:我们能从哪里为孩子找到安全奶粉?
二、政府必须对有毒食品“零容忍”
第十五章我们给孩子种的是疫苗,还是“祸根”?
一、疫苗事件反思一:新生婴儿都需要打乙肝疫苗吗?
二、疫苗事件反思二:由政府掌控疫苗市场选择权,合适吗?
三、疫苗事件反思三:接种国产疫苗到底有多危险?
第十六章 中国教育病根在“公平”
一、想上清华、北大就不可能“减负”
二、生源分流:美国依据“财富制”,日本依据“公平制”
三、中国生源分流是独特的“特权制”

“三言”堂
“新型城镇化”:不是建新,而是补旧
一、“城镇化”核心问题一:农民是因为什么进城的?
二、“城镇化”核心问题二:建大城还是建小城?
三、“城镇化”核心问题三:政府干预“城镇化”的边界在哪里?
审批制是腐败的“源泉”
一、丁书苗,不简单
二、审批制度滋养贪腐
三、“腐败经济学”是对的吗?
治霾成了考评政府的新标准
一、让PM25和政绩考核挂钩,雾霾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二、建立官员“问责制”,追溯过往乱投资
三、在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治霾体系
上海自贸区的职责应是利惠中国企业
一、解决民企的国有待遇才是第一要务
二、给市场放权,才能培养出世界级企业
衣食住行都在“涨”
一、新加坡版“居者有其屋”
二、美国凭借“页岩气革命”,获得改革红利
三、铁道部被拆分,票价接着涨
没有好的投资,李嘉诚当然“撤”了
一、欧洲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二、李嘉诚带走的只是资金,而中国最不缺的就是钱
三、李嘉诚为人:保守+节俭+谦恭
房产税,不靠谱
一、房产税和打压房价、均财富没有关系
二、开发郊区房:地产商靠大盘成名,地方政府收更多房产税
三、房产税既不能遏制房价增长,也没有还富于民
地下建设才是“根”
一、地方政府只求表面风光,不顾地下“城市良心”
二、修建“共同沟”,谁出钱?谁建沟?谁入沟?
中国金融“一身病”
一、光大“乌龙指”:让中国证券界的“业余”素质原形毕露
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中国保险人懂吗?
三、上海自贸区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新希望
请政府“放养”民营银行
一、中国只有一家银行,它由国有五大行和“一行三会”组成
二、办民营银行重在实干,很多空想出来的问题是杞人忧天
三、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打架”,政府不要“管闲事”
马云:一个有价值观的枭雄
一、“时势造马云”
二、商业银行非常恐惧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号“航空母舰”驶来了
一、“搅局者”马云能激活“躺着赚钱”的银行吗?
二、开放的“平台”才是阿里巴巴最恰当的发展路线
“怕老”的中国
一、中国特色:“以房养老”
二、养老无出路:公立养老院床位紧张,民资入行受盘剥
189愁死人的中国乳业
一、打击新西兰乳品,是中国奶业“自卫反击战”?
二、中国奶业产业链,就是一笔糊涂账
毒疫苗最终“杀死”的是政府公信力
一、中美疫苗市场皆垄断,中国企业靠关系,美国企业靠实力
二、既然不是因为疫苗,17个婴儿到底为何死亡?
三、疫苗产业应该由政府完全垄断?
“寒门贵子”考验教育公平
一、教育体制不改革,减负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二、“公平的教育”只在传说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