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TS使农场主知道增加劳动投入与减少机器使用之间的权衡关系。因为MRTS远小于1,农场主明白当工人的工资等于机器运行的成本时,他将付出更多的资本(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上,他必须以260单位的劳动去替代10单位的资本)。事实上,农场主知道,除非劳动的价格比机器单位时间的使用成本低廉得多,否则,他的生产方式应更趋向于资本密集型。
思考题
1.分析此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2.什么是等产量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
案例分析
1.这个例子已经表明,了解等产量线和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一个经理人员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它同时说明了为什么在劳动相对昂贵的加拿大和美国,生产大多处于MRTS(资本—劳动比)比较高的阶段,而一些劳动力成本较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较低的MRTS(较低的资本—劳动比)阶段。劳动/资本的具体组合取决于投入品的价格。
2.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且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企业可以改变投入的数量和组合方式。
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在使用具有替代关系的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时,能够产生相同产量的全部要素组合方式所构成的轨迹称为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从生产函数推导出来的。
等产量曲线图的特点:
(1)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
(2)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产量越高;
(3)向右向下倾斜,斜率为负,表明两种要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下降,替代能力递减;
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劳动力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用公式表示为:MRTSlk=—△K/△L=—dK/dL,它反映劳动对资本的替代能力。
第二节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案例
案例
马尔萨斯预言的破灭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早在18世纪就由经济学家提出,有人把这一规律应用到农业领域确描述出一幅人类前景悲惨的画面来:因为耕地等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增产粮食最终只能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劳动力投入带来的边际粮食产量递减,于是人口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不能养活自己。无独有偶,1994年,一位叫莱斯特·布朗的人重复类似悲观的预言,发表了一本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小册子,宣称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粮食短缺,进而引发全球粮价猛涨的危机。事实上,时至今日,一些没有任何农业技术改进的非洲国家仍然是高出生率和收入停滞并存,陷入马氏的预言而无力自拔。在我国几千年传统农业历史时期,农业技术不断改进,但没有突破性进展。在没有战乱和大范围饥荒的正常时期,人口增长率远高于耕地面积增加速度。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口不得不在越来越小的人均耕地面积上劳作,劳动生产率和人均粮食产量难免下降。这被认为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周期振荡的重要原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