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外宣翻译与国际形象建构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500498
  • 作      者:
    许宏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宏,女,出生于1972年,博士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TI笔译方向导师。研究方向:外宣翻译、翻译伦理、翻译教学。出版专著:《翻译存异伦理研究》(获201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译著:《总统之恋》(1999年)、《经验与教育》(2012年)、《美国军事史》(2014年)等,系合作翻译。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代表性论文包括《应用翻译伦理研究》《外宣说话要讲门道》《典故翻译的注释原则》《衔接手段与汉译英译文质量》。

展开
内容介绍

  《外宣翻译与国际形象建构》介绍叙事学认为文本建构和形象建构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外宣翻译与国际形象建构》以叙事建构为理论依据,结合翻译学、传播学、修辞学的有关成果,深入系统地分析译者应当如何重新建构外宣文本,以保证赢得目标受众的心理认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绪论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然而国际上仍会不时听到“中国威胁论”的声音,部分国外民众和政府仍对中国抱有一定程度的戒备、疑虑,乃至误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国家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与国家的良好形象互为影响,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如何营造对我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已经成为时代课题。2007年2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指示:“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对外宣传和交往方式,尽量使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增强宣传的有效性,努力引导各方面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作用,营造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建构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是时代性的课题。

第一节选题缘起

2006年1月BBC曾展开一项民意调查,其结论显示:39个国家中有20个国家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在上升,只有13个国家认为美国的软实力有所上升。如果问及中国的经济增长,反馈大多是正面的,而一旦问及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情况立即改变:“17个国家认为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带来的是消极而非积极影响。”Nye,Jesoph(etal)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EB/OL][2013-04-06]. http://wwwjopharvardedu/

这样的总体状况迄今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同时,我国的国际形象却未必能够符合我们自己的期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固然,出于国家利益差异、意识形态差异等因素,海外媒体对我们的报道会存在抱有偏见的情况,可是,我们自己的对外宣传工作是否到位?外宣工作还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

外宣翻译与国际形象建构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国家形象及外宣

国际形象,也称国家形象,是指某行为主体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就是国际社会对该行为主体的一个普遍性、概括性的认识。国家形象不是纯然客观的存在,不是照片,却有点类似于人们看照片的感受:同一张照片在不同的人那里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国家形象“是国家间进行交往互动的产物”,“渗透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道德判断和情感倾向”(董青岭、李爱华,2006:70)。对某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离不开国家利益和政治背景等因素,国家形象往往是国家间博弈结果的体现(丁磊,2009:74—75)。

从整体看,当前国内学界对国家形象展开研究的较多,但对其中一个特定范畴——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展开研究的相对要少。由于笔者本人的研究兴趣,本书主要研究军事外宣领域,书中所用译例也大多来自中国军队的外宣刊物或网站。本书的主题包括,讨论如何通过外宣翻译优化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建构。但本书并不局限于军事二字,书中提出的翻译原则及操作流程等,对国家形象的积极建构也具有同样充分的相关性。

军队形象是“军队的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和内在精神,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转引自王守福,2001:30),该定义是指一支军队在国内的形象。套用这个定义,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就是:中国军队的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和内在精神在国际民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国际民众对中国军队有什么样的印象,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内在的,包括其固有的态度、立场、风俗、利益等,另一方面则在于我们呈现出什么样的形象。我们呈现的形象不仅在于中国军队做了什么、能够做到什么,而且还在于我们对外介绍了什么,又是怎么介绍的。国家形象的形成和建构往往通过两种途径:直接交往和大众传媒(丁磊,2009),军队国际形象的形成和建构亦然。中国军队要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离不开对外宣传,离不开合宜的外宣文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总则第七条规定,要“塑造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文明、威武、胜利之师也正是中国军队理想的国际形象。“文明、威武、胜利之师”的形象可以具体分解为:和平正义、开放合作;英勇善战、训练有素;亲民爱民、文明礼貌(李剑、王永昌,2008)。军队的整体形象又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形成离不开军人个体的形象,也离不开一支支部队的形象。中国军队的每一位军人、每一支队伍在仪容风度、行为举止、战斗力等方面的外在表现,以及在道德修养、履职尽责等方面的内在追求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汇总、抽象为中国军队的整体形象。因此,表现并宣传了某位军人个人,或是某支部队在上述方面的良好表现和追求的,并且成功地让受众认同了文本所宣传的观点的,就是好的宣传文本;成功地让国外受众认同了文本所宣传的观点的,就是好的外宣文本。

然而,由于宣传对象发生了变化,很多情况下“好的宣传文本”并不等同于“好的外宣文本”,而外宣文本的质量直接关涉国外受众对中国军队形象的解读,关涉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建构问题。外宣文本如何书写,直接关涉中国军队国际形象的建构是否符合事实,也关涉建构出的是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国际形象。

本书致力于从外宣文本的建构入手,研究国际形象的建构问题。本书主要察看外宣文本在语言转换——也就是传统所说的翻译——环节中,有哪些因素需要关注,以及应当怎样处理这些因素以便更好地赢取国外受众的认同。

第三节文献综述一、外宣对外宣传简称“外宣”,指“针对国外境外对象所进行的跨文化、跨语言宣传活动”(吴杰明,2010,24)。其目的是“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以便“促进中外友好关系,赢得国际同情和支持,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的实现”(段连城,2004:58)。为了避免“宣传”一词可能引发的负面联想,业界学界也曾使用过“对外传播”等术语,经过一段时间的概念辨析(段连城,2004;杨雪莲,2010等),在当前的研究界,有不少人同意使用“外宣”这一术语。

我国对外宣传研究的奠基之作是段连城的《对外传播学初探》(初版于1988年,以下简称《初探》。本书引用的是2004年的修订版)和沈苏儒的《对外传播学概要》(1999年初版,后修订为《对外传播学理论与实践》),“从事对外书刊宣传,如果能把这两本书研究透,基本要领也就掌握了”(黄友义,2000:12)。段连城在《初探》中写道:国际形象对对外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来华外国人能起到“舆论先导”的作用,做好与他们的“公共关系”非常重要,我们自己的外文传播媒介更要主动发挥作用,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布局适当的外文传播体系”(2004:45—53)。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学术期刊中开始出现外宣研究方面的论文,不过集中性的研究出现在2004年以后,不仅期刊论文数量增多、探讨加深,而且以此为主题的硕士、博士论文、学术专著都开始出现。

外宣不完全等同于广义的汉译外……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家形象及外宣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外宣
二、外宣与翻译
第四节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从叙事学视角看对外宣传
第一节 外宣文本是一种叙事
一、选择性采用(selective appropriations)
二、时间性(temporality)
三、复现的故事情节(recurring storylines)
四、体裁及常规(genre)
五、起框定作用的角度(framing effect of point of view)
第二节 外宣文本:叙事与建构
一、口径
二、可信度

第三章 双语外宣杂志英译文抽样调查
第一节 抽样
第二节 归纳

第四章 文本建构与形象建构
第一节 建构外宣文本要考虑的语言外因素
一、文化/历史背景
二、价值观
三、国家利益与立场
四、信息需求
第二节 建构外宣文本要考虑的文本规范
一、修辞
二、连贯

第五章 从外宣翻译流程入手优化国际形象建构
第一节 译前处理: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
一、适合文本与不适文本
二、适合文本与“复现的故事情节”
三、政策性文本与非政策性文本
四、平面文本与立体文本
第二节 译中操作: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
一、宏观层面的思考与操作
二、微观层面的思考与操作
第三节 译后程序:整理反思与效果跟踪
一、译者个人整理和反思
二、宣传效果跟踪
三、语言资产维护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建构良好国际形象的综合思考
第一节 外宣是对话
第二节 外宣的文本建构行为中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余论:外宣的内容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1:“辽宁号”报道2则
附录2:当兵的是咱自家人
附录3:问卷调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