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权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55055
  • 作      者:
    (美)约瑟夫·奈(Joseph S. Nye)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论权力》全球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解析世界权力格局的经典之作。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乔布斯传》作者艾萨克森等隆重推荐。理解21世纪世界事务的指南。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瑟夫·奈,软实力之父,美国总统智囊,哈佛大学杰出贡献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国家安全委员会核不扩散小组负责人、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等要职。他同时还是享誉全球的国际问题专家,著作颇丰,其中包括《软实力》及《巧实力》等。


展开
内容介绍

  16世纪,西班牙通过对殖民地和黄金的控制获得霸权地位;17世纪,荷兰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受益,成为全球霸主;18世纪,法国凭借人口优势成就了大国地位;19世纪,英国依靠工业革命和强大的海军称霸世界;20世纪,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时代的国家实力取决于核导弹,以及军队和坦克数量。然而,21世纪的权力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权力变得难以被单一国家掌握和运用,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正迅速使传统权力沦为过去式,世界权力格局正因科技进步而被重新绘制。

  在《论权力》一书中,全球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提出了全新的权力概念,审视了将会界定21世纪的新型权力关系。他向我们展示了权力资源如何适用于数字时代,以及巧实力战略的实施为何不只依赖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曾经由政府控制的信息现在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互联网的发展让非国家行为体掌握了权力资源,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对政府发动网络袭击,制造全球性的安全威胁。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主权国家创造了新的权力边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在这一全球权力变化的新趋势下,美国该如何应对,中国又将如何突围,相信对每一位要了解全球大趋势、纵观世界权力布局的人来说,《论权力》将是必读之作。


展开
精彩书评

  在权力的本质、多样性及其运用与滥用研究方面,约瑟夫·奈是美国知名的专家。他的著作富有洞察力,对美国总统和国务卿具有重要价值,也让外交政策在普通读者眼中变得不再那么陌生。如果你想理解21世纪的世界事务,《论权力》无疑是好的指南。

  —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 美国前国务卿


  权力曾经来源于对海洋航线的控制。约瑟夫·奈认为,未来的权力将源于驾驭网络空间信息并控制话语权、影响公众的能力。本书主题概括但举例详尽,读起来令人振奋,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

  — 沃尔特·艾萨克森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


  如果你正在寻找对网络权力精辟且独创的分析,就来读读约瑟夫·奈这本《权力大未来》的第五章吧。如果你想要看到对世界政治中权力的最详尽分析,就把这本书整个读完吧。

  — 罗伯特·基欧汉 享誉全球的国际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这部极为通俗易懂的睿智之作体现了约瑟夫· 奈20 多年来学术研究的概念创新。他在书中深刻探讨了权力的不同类型,分析了衰落国家与崛起国家之间的权力过渡,并研究了权力从国家行为体向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奈的自由现实主义战略令人信服:通过遵循巧实力战略,与其他国家结盟而不是寻求主导地位,美国能够遏制政治衰落并扩大经济繁荣。对所有对国际事务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应该成为一本必读之作。

  — 彼得·J· 卡赞斯坦、沃尔特·S· 卡彭特 康奈尔大学国际问题教授


  什么是权力?应该怎样运用权力?约瑟夫· 奈为我们展现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务实性思考。运用自己标志性的、清晰又有说服力的语言,奈为美国人提供了一种途径,可以消除对新兴大国的恐惧和对美国衰落的担忧。

  — 斯特罗布· 塔尔博特 美国前副国务卿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奈曾经分别在卡特政府的国务院和克林顿政府的国防部任职,是软实力概念及巧实力概念的最早普及者之一。奥巴马政府似乎已经全面接受了巧实力概念。但在本书中,奈对巧实力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读,指出巧实力不仅仅是武力与说服的结合。更确切地说,它涉及设定明确且可控的目标,理解动态情境中可用的资源,了解目标对象的敏感性,选择巧实力战略及预测成功的可能性。这样说起来,本书似乎很严肃枯燥,但奈对历史的旁征博引让他对权力的理解栩栩如生。他很务实地将复杂动态的地缘政治世界作为研究背景。鉴于奈在外交界的声望,本书很可能会吸引相当多的关注。

  — 艾伦· 莫雷斯 著名书评人


  如果……你正在寻找强大的精神食粮,约瑟夫· 奈这本新的精心力作可以帮助你实现救赎。《论权力》……因为奈对美国衰落论的思考而栩栩如生。

  —《经济学人》


  奈真正理解复杂的权力关系……本书体现了塑造世界的权力关系的精髓,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可能被国际报道更佳的国家打败……

  —《金融时报》


  奈的写作风格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易懂……要更好地了解美国可用的对外政策手段,本书是一本有益的入门读物。

  —《华盛顿时报》


  奈是研究当今世界事务中权力的卓越理论家,本书集其思想之大成,是理解关于美国衰落及中国崛起的辩论的基础指南。

  —《外交季刊》


  本书就中东的政治浪潮及美中之间的外交关系进行了大量有见地的思考……奈是一位知识渊博、值得尊敬的分析家,这本书不会让大家失望。他尽力回答着最难回答的问题,《论权力》带我们了解了权力的内涵及其演进。

  —《洛杉矶时报》


  在地缘政治与文化领域,奈有很多与传统智慧不同的观点。

  —《卫报》


  本书见解深刻、可读性强……语言充满趣味且巧妙得当……奈是权力研究领域正处在巅峰期的大师。

  —《华盛顿邮报》


  随着权力从西方过渡到东方,从独裁者那里扩散到普通行为体手中,正在改变的不只是权力掮客的身份,还有权力的内涵。集学者与政治家于一身的约瑟夫· 奈对这些趋势的解释超了所有人……《论权力》对网络权力和美国衰落进行了重要论述,但最有价值的还是他对权力机制的诠释。

  —《新政治家》


  奈的新书对塑造全球政治的权力机制的分析让人深受启发……将传统的权力政治辩论引入了新的方向……作者的分析理智严谨,紧密围绕着似乎已经超出多数媒体控制的权力辩论。奈的书提醒着我们,恐惧与憎恶并不是畅销书的单一卖点——这是一部有实际价值的著作,值得所有对权力政治运作感兴趣的人阅读。

  —《柯克斯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21 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权力

  第一章全球事务中的权力

  “权力”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既难以界定,又难以衡量,但这些问题并不影响它存在的意义。爱情本身也难以衡量,但即使我们无法说“我爱你的程度是爱其他东西的3.6 倍”, 也很少有人会否认爱情的重要性。就像经历爱情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权力。尽管我们无法精确衡量它的影响,但其影响却真实存在。有时,分析家们会因为权力的概念太过模糊且不确切而想要放弃它,但事实证明,它是很难被替代的。

  伟大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曾经把社会科学中的“权力”比作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能量”,但这种比较具有误导性。物理学家能够相当精确地测量各种无生命物体的力与能量关系,而权力描述的则是会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短暂的人际关系。也有人认为政治学中的权力相当于经济学中的货币,这种比喻同样也具有误导性。货币是一种流动的可替代资源,我们可以用它购买大量不同种类的商品。而在一种关系或情境中能够产生权力的资源在另外一种关系或情境中可能就会失去作用。你可以用货币买房子、买蔬菜,或是进行网络购物,而军事实力作为最重要的国际权力来源之一,虽然可以在坦克战中发挥作用,但在网络空间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多年来,很多分析家曾尝试用方程式量化国际事务中的权力。例如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高级官员的雷· 克莱因。冷战期间,他的职责是向政治领导人提供关于美苏力量平衡的信息,其观点会影响到高风险、高投入的政治决策。1977 年,他公布了自己用来估算国家实力的方程式。

  综合国力=(人口+ 领土+ 经济实力+ 军事实力)×(战略+ 意志)

  克莱因利用该方程式计算得出结论,苏联的实力是美国的两倍。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根据这一方程式预测的结果并不准确。十几年后,苏联就解体了,专家们开始称美国为单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新的实力指标,包括一国的资源(技术、企业、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和国家绩效(外部约束、基础设施、意图),以及两者如何决定国家的军事实力与战斗能力。这一方程式让我们了解了相对军事实力,但并没有说明所有相关的实力类型。尽管有效的军事力量仍然是国际事务中的关键权力资源之一,但正如下一章将要分析的,当今世界已经不再像19 世纪的欧洲一样毫无约束,那时能够在战争中获胜的国家即可被历史学家称为大国。

  军事实力与战斗能力并不能帮助我们预知结果,比如在金融领域或气候变化问题上,它们也不能帮助我们理解非国家行为体的实力。论军事实力,基地组织在美国这个巨人面前就像是一个小矮人。但恐怖分子的影响力主要依赖于其行动的巨大冲击力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反应,而不是其武装力量的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怖主义就像是柔术,在比赛中,弱势一方可以借助强势一方的力量形成反作用力。传统的军事力量指标没有考虑到这种相互作用。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 谢林所指出的,在某些谈判中,自身的弱点与来自合作伙伴即将崩溃的威胁可能成为讨价还价的资本。欠债1 000 美元的债务人即使破产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但如果欠债10 亿美元的债务人破产,情况就不一样了。此时,巨额债务可能成为债务人讨价还价的重要砝码。2008 年金融危机中,很多“太大而不能破产”的企业的命运就是证明。朝鲜的金正日“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让中国政府感到无力的领导人……外交官们说他在利用中国人的担忧。

  他提出,如果中国不向经济濒临崩溃的朝鲜提供援助,大量朝鲜难民将涌入中国,并可能引发骚乱”。

  任何单一指标都无法衡量实力,因为实力取决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会因为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货币来衡量不同市场的购买力,但却无法找到能够概括所有关系与情境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它计算出没有争议的综合国力。

  与美国为邻就像睡在大象身边

  与很多基本概念一样,权力的定义也充满争议。没有哪种定义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人们对其定义的选择反映了他们的关注与价值观。有些人将权力定义为引起或阻挡变化的能力。还有些人认为权力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这一广义定义同时包含了对自然的权力与对人的权力。为了从行动与政策的角度来理解权力,我最先寻求的是字典的帮助。按照字典定义,“权力是行动的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影响他人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有些人将这种能力称为影响力,并对权力与影响力进行了区分。但这种区分令人费解,因为按照字典解释,这两个词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很多因素影响着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既定的社会力量网之中,有些力量是有形的,有些力量是间接的或可称为“结构性”的。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识别并关注其中一些约束和力量。例如,政治学家彼得·J· 卡赞斯坦在其对文明的研究中指出,文明的力量与文明社会中的力量不同。文明社会中的行为体掌握着硬实力与软实力。社会力量在行为层面下运作,塑造潜在社会结构、知识体系和总体环境。尽管这些结构性社会力量是重要的,出于政策目的,我们仍然想要了解行为体或代理人能够在既定环境中采取哪些行动。文明与社会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效的领导者能够设法塑造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正如著名德国理论家马克斯· 韦伯所说,我们想要了解某一社会关系中某一行为体能够实现自身意志的可能性。

  即使主要关注特定的代理人或行为体,我们也不能在不明确“做什么的权力”的情况下就说某一行为体“拥有权力”。我们必须明确“谁”参与到了权力关系中(权力的范围)以及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权力的范畴)。例如,教皇对一些基督徒拥有权力,但对另外一些基督徒(如新教徒)就没有权力。即使是对天主教徒,尽管教皇可能希望影响他们所有人的伦理抉择,但在某些问题上(如节育或非教派内婚姻),一些信众还是会拒绝受其影响。因此,在说教皇拥有权力时,我们需要明确教皇与个体教徒之间的关系情境(范围和范畴)。

  精神变态者可能有力量随意杀死一些陌生人,但却没有力量说服他们。一些会影响他人并能实现行为者想要的结果的行为可能是毁灭性的,并不取决于受害者怎么想。例如,波尔布特杀害了数百万柬埔寨人。有人说他对武力的使用不是权力,因为权力是一种双向关系。但权力是否是一种双向关系取决于情境与动机。如果行为者的动机是单纯的施虐或制造恐怖,那其对武力的使用就符合字典中权力的定义,即“影响他人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然而,大多数权力关系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害者的想法。如果独裁者想要通过杀戮来惩罚持异见者,认为这样是在使用权力,而持异见者却把死亡看作为自己的事业而献身,那么独裁者就想错了;但如果独裁者仅仅想要让持异见者在肉体上被毁灭,持异见者的想法就无关紧要了。

  行为常常会在无意中产生重大影响,但从政策角度来看,我们关心的是行为者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如果一名北约士兵在阿富汗用流弹杀死了一名儿童,那他的力量是摧毁的力量而不是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力量。一次杀死了一名反叛分子和很多平民的空袭可以显示摧毁的力量,但却可能对平叛政策的实施产生消极影响。拥有较大经济规模的国家可能在无意中就会给小国带来意外的伤害(或财富)。同样,如果影响是在无意间造成的,那么它所体现的权力是伤害(或帮助)的权力,而不是实现行为者想要的结果的权力。加拿大人常常抱怨,与美国为邻就像睡在大象身边。在他们看来,意图并不重要,只要大象一翻身,他们就会受到伤害。但从政策角度来看,要得到想要的结果,意图是重要的。政策导向的权力取决于特定的情境:谁得到了什么,如何得到的,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得到的。

  普通人和讲求实际的政治家通常认为这些行为与动机问题太复杂且深不可测。行为定义根据结果判断权力,但决策者需要在行动前对未来进行预测以指导行动。因此,他们经常简单地把权力定义为能产生结果的资源。按照这种定义,如果一国拥有较多的人口、较大面积的领土、较多的自然资源、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且社会较稳定,那么它就是一个强国。这种定义的好处在于,它能够使权力具体化,可衡量,可预测,从而为行动提供指导。以此定义的权力就像是打扑克时握有一手好牌,但这种定义有很大的问题。当人们把权力等同于能够产生结果的资源时,他们常常会遇到困惑,那些拥有最多权力资源的国家并不总是能得到它们想要的结果。

  这并非要否认权力资源的重要性。权力是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来表达的,因为人们会关注资源。如果你打扑克时展示了自己的一手好牌,其他人有可能会自动认输,但能够帮助你在一场比赛中获胜的资源在另外一场比赛中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用扑克牌的一手好牌打桥牌也有可能赢不了。即使是打扑克牌,如果你空有一手好牌而不知道该怎么出牌,或者有人从中使诈,你可能还是会输。权力转化—将权力资源转化为行为结果—是一个关键的中间变量。拥有权力资源并不能保证你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美国的权力资源远在越南之上,但还是输掉了越南战争。将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权力,获得想要的结果,需要精心设计的战略和灵巧的领导力—我所说的巧实力。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战略总是不当,领导人也频繁误判。

  尽管如此,以资源来定义权力仍然是决策者觉得有用的捷径。一般而言,拥有较多权力资源的国家更可能影响权力资源较少的国家,其对最佳战略的依赖性也比后者小。较小的国家有时也能因为选择较小的战争或有选择性地关注一些问题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平均而言,在直接冲突中,我们是不会指望芬兰战胜俄罗斯的。

  不管打什么牌,我们第一步都应该先摸清好牌在谁手里,这个人握有多少筹码。而对于决策者来说,同样重要的第一步是要利用情境智力来了解自己正在参与的较量。在某一特定情境中,哪些资源能够提供最佳的权力行为基础?工业时代到来之前,石油并不是重要的权力资源,铀也是因为核时代的开启才变得重要。按照国际事务的古典现实主义观点,战争是国际政治的终极较量。当所有牌都被摊在桌面上,关于相对权力的种种预测就会被证实或证伪。但几个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战争力量的来源也常常发生变化。而且,21 世纪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将不再靠战争来解决。

  因此,很多分析家认为,根据“国家权力要素”来定义权力具有误导性,20 世纪后半叶开始主导社会科学分析的行为或关系分析法是一种更好的方法。严格说来,这些怀疑论者是正确的。权力资源只是构成权力关系基础的有形和无形的原料与手段,各种权力资源结合在一起是否能产生想要的结果取决于情境中的行为。手段不是权力关系。一辆车的马力和可行驶里程,并不能告诉我们它是否能把我们带到想到达的目的地。

  实际上,两种定义的权力在全球事务的权力讨论中都有涉及。我们日常用到的很多词汇,如“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都是资源与行为的综合体。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说的权力是行为权力还是资源权力,并且必须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完美。例如,人们在谈及中国或印度的崛起时,关注的往往是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经济或军事资源的增长。然而,这些资源所暗含的能力是否真的能转化为想要的结果,还要依赖于情境以及国家将资源转化为能够产生想要的结果的战略的能力。图1–1 总结了这些不同的定义,并且显示了更为谨慎的关系性权力定义,该定义认为权力是改变他人的行为以产生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这也是人们在说“权力并不一定能形成影响力”时所指的权力。

  最终,由于我们关心的是结果而非资源,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情境与战略。权力转化战略是一个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关键变量。战略将手段与目的联系在一起,而能够成功地在不同情境下结合硬实力资源与软实力资源的战略是巧实力的关键。

  以资源定义的权力

  情境能力

  权力= 资源→转化战略→想要的结果

  以行为结果定义的权力

  权力= 影响其他行为体→关于:某事物→通过手段→达到想要的结果(范畴)(范围) (胁迫、报偿、吸引)

  图1–1 以资源定义的权力与以行为结果定义的权力

  该用胡萝卜,还是大棒

  区分了资源性权力与关系性权力之后,我们还应该区分关系性权力的三个方面:命令变化、控制日程与确定偏好。这三个方面常常被混在一起。例如,近期一本外交政策专著将权力定义为“让个人或团体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这种狭义的权力定义会导致错误。

  命令他人改变行为,违背其最初的行为偏好,是关系性权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影响他人的偏好,使其偏好与自己的偏好相同,不需要命令即可改变其行为。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曾经将此称为

  “让人不是出于你的命令去做一件事,而是本能地想为你做这件事”。这种同化式权力与命令式权力对比鲜明,并为其提供了补充。认为权力就是命令他人做出改变的观点是错误的。你可以通过塑造他人的偏好来影响其行为,而不是在事态变得严重时才依赖胡萝卜和大棒去改变其行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强迫他人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忽视了这个方面而狭义地定义权力,就会导致拙劣的外交政策。

  20 世纪50 年代,耶鲁大学政治学家罗伯特· 达尔在对纽黑文市进行研究时定义了权力的第一个方面或“表面”。尽管只涵盖了部分权力行为,但该定义直至今天仍然被广泛使用。它关注的是让他人违背其最初偏好和战略而行事的能力。要衡量或判断权力,你必须了解他人或其他国家最初偏好的强烈程度以及你的努力使对方做出了多大程度的改变。当对方似乎有一定的选择权时,胁迫会体现得很明显。如果有人拿枪指着你问“要钱还是要命”,你可以做出选择,但你的选择余地很小,并且与你最初的偏好并不一致(除非你本来就想自杀或殉道)。1938 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 年苏军进入布拉格,两次都不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初想要的结果。

  经济措施就更复杂了。负性制裁(剥夺经济利益)是能够明显感觉到的威胁。而当你可以因为做自己最初不想做的事而得到报偿或经济好处的时候,对方提供的诱惑就比较有吸引力了。但是,当对方给出明示或暗示,威胁要取消报偿时,报偿就变成了负性制裁。年终奖是一种奖励,但其取消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惩罚。并且,在不平等的谈判中,弱势一方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例如,当一个身家百万的大地主把少得可怜的钱摆在一个饥饿的农民面前,让他“拿不拿随便”的时候,农民实际上没什么选择。重要的一点在于,有人有能力让其他人违背其最初偏好与战略行事,并且双方都能够感受到权力。

  20 世纪60 年代,就在达尔提出其被广泛接受的权力定义后不久,政治学家彼得· 巴克拉克和莫顿· 巴拉茨指出,达尔的定义遗漏了“权力的第二个层面”,忽视了框架构建与议程设置。如果能够利用观念与制度拟定行动议程,让其他人的偏好看起来无关紧要或不合理,那就可能永远都不需要向他人施加压力了。换言之,通过影响他人对合法性与可行性的预期来塑造其偏好是可能的。议程构建关注的是将某些议题排除在谈判桌以外的能力,或者,用福尔摩斯的话来说,就是让狗吠不出来。

  强有力的行为体能够确保将影响力较弱的行为体上不了谈判桌,或者,即使后来者上了谈判桌,先来者也早已制定好了游戏规则。国际金融政策就具有这个特点,至少在2008 年金融危机前是如此。2008 年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成为八国集团的补充。受到这一层面权力影响的行为体并不一定能意识到权力的作用。如果它们接受制度的合法性或构建议程的社会话语,那它们可能就不会感受到权力的第二个层面对其造成的过度束缚。但如果是通过威胁或许诺提供报偿来限制行为体的行动议程,就又回到了权力的第一个层面。行为体对议程合法性的默许使第二个层面的权力成为同化式权力,且部分构成软实力—权力使用者通过议程构建、说服和积极吸引等同化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能力。

  20 世纪70 年代,社会学家史蒂文· 卢克斯指出,思想和信念同样有助于塑造他人的最初偏好。按照达尔对权力的定义,我可以让你做你本来不想做的事情,从而对你运用权力;换言之,我可以改变你的处境,从而使你改变战略偏好。但我同样可以通过决定你的需要来对你运用权力。我可以塑造你的基本或最初偏好,而不仅仅改变你的处境,从而使你为了实现自己的偏好而改变战略。

  ……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权力

第一章 全球事务中的权力

与美国为邻就像睡在大象身边

该用胡萝卜,还是大棒

“美军进入伊拉克”与“美军入侵伊拉克”有什么不同

甜美的微笑要用对地方

为什么说反恐战争的真正较量在新闻编辑室里

第二章 21世纪的军事实力

战争的艺术:战斗与战争

21世纪,军事力量还重要吗?

传统战争已经过时了

为何而战:军事资源如何产生行为结果

战争的未来

第三章 21世纪的经济权力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什么中国、美国都很脆弱

沙特阿拉伯为什么如此重要

为什么中国要援助非洲国家

经济权力的未来

第四章 21世纪的软实力

软实力的来源

中国的软实力攻势与美国的霸权

软实力行为:校长如何能阻止学生吸烟

软实力是如何发挥影响力的

世界杯如何成为最伟大的营销机遇

第二部分 权力大转移:21世纪,谁的权力最大

第五章 全球权力的新态势:网络权力

信息革命正在改变权力的本质

互联网成了恐怖分子的有力武器

权力的新变化:网络权力

权力已经无处不在

网络战争硝烟四起

第六章 美国会衰落下去吗?

难逃霸权转移的厄运?

哪个国家权力资源最强大?

美国将从国内衰退?

中国将成为全球头号大国?

第三部分 中国、美国如何打赢巧实力之战

第七章 巧实力:全球权力布局新趋势

如何运用巧实力

详解美国巧实力战略

结论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