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范式转换与国族构建:近代中国国族构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6926
  • 作      者:
    张健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之一
  ☆“民族政治学丛书”之一,知名学者周平作序推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形成和存在众多的民族群体,它们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也逐渐凝聚为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以“中华民族”为族称并实现民族的自觉,却是从近代才开始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国族构建的关键时期。……近代中国国族的形成是主观构建的结果。该研究具体分析了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权开展的国族构建,从而将国族构建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健,山东青岛人,汉族,法学博士,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编辑,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民族政治学及边疆治理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著参编相关著作及教材四部,研究成果曾获云南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国家是当前世界最基本的国家形态和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而国族建设又是民族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国家范式转换与国族构建:近代中国国族构建研究》重点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国族构建历程,着意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国族在什么背景下,通过何种措施与手段实现了传统民族向现代民族的转型。在国家范式转型的视域下,搭建更为系统的分析框架,阐释不同阶段的政策体系,并且注重构建主体的内在分析,强调国族构建与国家构建的互动。本书对于近代国族构建模式和效应的分析,也为当前中华民族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参考与经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迫于无奈的选择与国族观念的萌发
  ——晚清王朝国家时期的国族构建(1840—1911)
  近代中国国族建构的开启,是晚清社会面对西方民族国家强势介入做出的痛苦而又无奈的抉择。原有的“天朝上国”心态和 “天下体系”在一次次的失败和屈辱下,逐渐松动、蜕变,直至坍塌。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晚清政府、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都做出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回应。而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人们对中西差距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构建民族国家,形成强有力的国族,成为中国摆脱落后,重新跻身世界舞台的最后选择。然而面对国族这一崭新的民族形式,人们对其名称符号、评判标准和构建方式都有着较大的争论。但在纷争的过程中,人们对国族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并且诞生了国族名称—中华民族。同时,晚清政府也做出了自身限度内的努力,但最终没能实现英国“光荣革命”式的华丽转身,黯然离场。作为国族构建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的国族构建思想和措施,对于后来的国族构建与发展影响深远。
  ……
  第二节 王朝限度内的国族意识萌动
  王朝国家以一种天下观念想象着世界,但却忽视了外部世界自我想象的方式早已发生了转变。近代资本主义在国族基础上建构的民族国家体系已在西欧基本确立,并进行着急剧的对外扩张。而此时的大清王朝却以闭关锁国的方式维持着帝国表面上的辉煌。最终,大清王朝对世界的回避并没有换来世界对他的遗忘,西方国家用枪炮叩开了大清国门,将其从天朝迷梦中惊醒。而大清帝国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奇局”也开始被迫应对,在这一进程中,近代中国的国族意识也开始在传统的限度内萌动。
  一、王朝向民族国家体系的妥协
  天下观念是王朝国家构建自身与外部关系的基本态度,但对于国族构建而言,这种观念却是需要首先击碎或清除的。王朝国家的内部构成是不确定的,或者说具有想象为无限的可能。因此,对于王朝国家而言,对等、有限并且稳定的“他者”是不存在的,通过接受儒家文明都可以转变成自我的存在。而民族国家成为世界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以相互间确认对方的主权和领土界限为前提的。“民族国家就是以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主权国家”,“ 拥有主权是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一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不可能成为民族国家。”[1]因此,从本质上讲,民族国家在特定时空条件下总是有限的。而这也决定了,作为民族国家内部人群共同体的国族也是有限的。如同安德森所言,“民族(nation)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们或许涵盖了十亿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边界,纵使是可变的,也还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2]“世界史并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3]而“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的过程”[4]而这一过程却始终在一种拒斥与无奈中进行着。
  应该说,伴随着中原王朝对外交往的扩大,天下观念就开始屡受冲击,但辉煌文明的惯性使统治者不能也不愿实现自我观念的更新,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进行着理论的勉强修补。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的世界图像曾一度影响了中国中心的天下观念。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中国中心的观念,对于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四夷仍然处于中国文明的周边。[5]明朝开始,伴随欧洲殖民者和传教士的来华,开始带入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世界地理知识。如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等,这些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相信其他文明的存在,但仍坚持中国的世界中心位置。理学家李光地认为,“中国不可言地之中,……可言得地之中气,所以形骸端正,文物盛被”。[6]《皇朝文献通考》中的“四裔考”认为,“大地东西七万二千里,南北如之,中国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者,是谓之裔,海外诸国亦谓之裔。”[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清王朝虽然认识到了存在其他文明,但把这种文明也看做是“夷”,希望用华夷之辨思想处理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明末清初,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军事技术也已经传入中国,并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但对于清朝的统治者,不但执着文化上的优越性,也不甘心科技层面的落后,所以炮制出了“西学中源”,与之抗衡。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本质上为了追逐贸易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方殖民者在初期刻意迎合了中国的自负心态,“清初与荷兰、葡萄牙的直接交往,是严格按照传统朝贡礼仪进行的,清廷将西方国家视作朝贡国,加以怀柔,并用贸易作为羁糜的手段。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力求得到清政府给予贸易方便和特权,因此不惜为清廷效力,或讨好清廷,自认为属国”。[8]
  但对于已经确立起民族国家体制的西方列强而言,“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实力得到迅速而显著地增强。随后,这些国家便凭借其强大的国家实力,争先恐后地对外进行殖民扩张。”[9]这种非常态的对外交往方式始终是西方国家无法忍受的,伴随着双方实力的消长,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他们终于动用了最后的政治手段—战争。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10]而这场决斗正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使晚清王朝不得不在被迫与自觉中重新审视自身与外部的关系问题,其结果就是由天下观念向国家体系的收缩,这为国族的构建奠定了有限度的外围想象空间。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西交往是在华夷之辨的逻辑中展开的,例如将英国称为“英夷”,视英国的使臣为“贡使”,并强迫其遵行贡使的礼节。而当清王朝认为英国使臣“贡表失词”,“抗若敌体”时,竟昭示英王,“中国为天下共主,岂有如此侮慢据傲甘心忍受之理,是以降旨逐其使臣回国。”[11]而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江宁条约》中,“英夷”已改称“大英国”,并且规定,两国官员来往“必当平行照会”。而《中英天津条约》更明确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内外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12]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13]依据最惠国待遇原则,中英之间的平等关系也意味着与其他签约国之间的交往享有同样原则。1861年,清王朝设立专门机构处理西方国家事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出资翻译《万国公法》,开始接受国际公法并以此来分析中外关系。同时,在西方列强入侵的过程中,边疆地区是首先遭到冲击的区域,据学者统计,近代列强共侵占了我国340万平方公里土地,[14]并不断挑动边疆的少数民族同胞,妄图分离中国。“这使中国人在逐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同时,也从反面强化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观念。”[15]而面对边疆危机,清政府也更加明晰了边疆地区的主权意识,对其加强管理,对比清朝初年,这也是国家观念增长的重要表现。
  总之,承认国际交往上的国家平等,重视边疆领土的主权意义,逼迫清王朝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国家观念。这是国族构建重要的初始动力,同时也为中国近代的国族构建确立了一个强势的他者。国族作为有限的共同体,是要通过他者来实现自我的确认,同时,他者的强势存在,又会成为国族凝聚的重要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转移内部异质性因素的影响。如在与西方的交往中,“他者”的形象逐渐由夷转变成洋,而且也开始采用“华人”、“中国”、“华民”等词汇作为自称,显然包括当时清朝范围内所有民族同胞。
  [1]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载《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3]《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 思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4]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郑大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5] 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理气》,《榕村语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61页。
  [7]《皇朝文献通考》卷293,第1页。
  [8]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0年版,第420页。
  [9] 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6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6页。
  [11] 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0页。
  [12]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82年,第102页。
  [13]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82年,第96页。
  [14] 马大正:《清代边疆史研究当议》,载《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5] 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6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
展开
目录
序/周平
导  论
第一章    迫于无奈的选择与国族观念的萌发——晚清王朝国家时期的国族构建(1840—1911)
第一节 多民族王朝国家的一体化机制
一、观念使然
二、认同多元
三、制度胜利
四、经济驱动
第二节 王朝限度内的国族意识萌动
一、王朝向民族国家体系的妥协
二、接受新技术与坚守儒家文化
三、政权层面上的满汉关系调整
四、社会普通民众的自发性回应
第三节 民族主义范式下的国族构想
一、民族主义引入与传播
二、满汉一体与排满兴汉
三、改良立宪与民主共和
四、重塑历史与保教存学
第四节 政权自我转型中的国族构建
一、满汉关系的继续调整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采用
四、立宪与和平移交政权
小结
第二章  制度形式的移植与国族意识的催化——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国族构建(1912—1928)
第一节 孙中山的国族构建思想
一、国族内部的族体组成结构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设想
三、面对西方列强的心态变化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导向
一、维系过渡时期的领土和国族完整
二、确立人民主权的原则和参政方式
三、规范国民教育的体系和价值取向
四、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第三节 北洋军阀时期的初步实践
一、“五族共和”的延续与维系
二、议会民主的样式与表象
三、国家结构的集权与分权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五、国族文化的冲突与调适
六、维系主权的努力与无奈
小结
第三章  党国体制的确立与国族整体的自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族构建(1928—1949)
第一节 国族构建困境与政党体制的再选择:国民党的探索
一、竞争党制的理想化与孱弱性
二、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与包容性
三、组织机构的严密化与贯穿性
四、党员吸纳的大众化与国民性
第二节 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与国族的一元化整合
一、国族主义的继承与强化
二、训政体制的民主与独裁
三、主权独立的抗争与妥协
四、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局限
五、“三民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第三节 全面抗战与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
一、强化中华民族一体结构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加速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四、深入动员社会普通民众
五、积极争取平等国际地位
第四节 国族自觉与国家认同的失衡
一、政党竞争性认同的失败
二、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受挫
三、各民族平等权利的缺失
小结
第四章  政党认同的获取与国家认同的强化——中国共产党推动下的国族构建(1921—1949)
第一节 组织准备与国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一、苏联式政党组织的初创
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联合
三、阶级视角中的民族问题
第二节 局部实践与国族意识的逐渐深化
一、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制度政策
二、民族自决自治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
三、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三节 区域施政与国族构建的自觉推进
一、中国共产党国族观的强化与自觉
二、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阐释与探索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
四、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第四节 政党认同与国族构建的基本完成
一、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三、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调整
四、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小结
第五章  国族形成的模式与国族构建的效应
第一节 近代国族构建的基本模式
一、反帝反封建双重压力下的民族主义宣传动员
二、政党—国家在国族构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三、国族构建与民族国家构建的互动与协调整合
第二节 近代国族构建的主要效应
一、中华民族基本具备国族的观念与形态
二、中华民族仍需增强国族的认同与凝聚
三、当代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的内容与方向
结语  国家嵌入民族的逻辑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