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the new social operating syste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10261
  • 作      者:
    (美)李·雷尼(Lee Rainie),(美)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三重革命——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正在人们身边发生,并逐步改变着人际关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从原先联系紧密的家庭、邻里社区和群体关系转向了更加广泛、松散、多元化的个人网络。-种新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便是对此种社会变迁的最新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对于廓清社会变迁的发展轨迹、技术带给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具有极大帮助。
展开
作者简介
  李·雷尼(Lee Rainie),美国最大权威民间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主任,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及其对人们社交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等领域追踪研究二十多年,总结了人们线上生活发生的多种变化和社会变迁的特点。他还是仅次于《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美国三大杂志之一《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总编。
  
  巴里·威尔曼(Barry Wellman),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IBM多伦多研究中心和知识管理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社会学协会社区与信息技术部和城市社会学部名誉顾问。领导组建了多伦多大学网络实验室。致力于研究网络社区、通信与计算机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探讨虚拟社区的基本特征。
展开
内容介绍
  互联网与新媒体并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而是我们决定了如何使用它们并与人交往,如今,我们不能再继续孤独地活着,而应成为网络化时代的主宰者《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第一部分描述了三重革命——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革命如何造就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包含美国社会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人们当前的网络活动。作者强调了网络行为的三大支柱:联系他人、满足信息需求和分享内容,阐明自己的观点:大量的网络的人际交往并不是对注意力的分散,而是一种多任务处理、控制的艺术。
  《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第二部分呈现了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革命这三重革命如何在社区、家庭和工作场所发挥影响,带来了人际关系的转变、家庭内外环境的变迁、工作方式日趋转型等。评论家担心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否取代了面对面沟通,成为人们联系不紧密的替代品。事实上,证据显示信息和通信技术是人际关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展开
精彩书评
  ★《超越孤独》的两位作者堪称“新麦克卢汉”,他们对线上和线下世界的多年追踪研究,为我们观察社会变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深刻解读。
  ——温特·瑟夫(VintCerf)
  “互联网之父”
  
  ★通过对现实中人们线上社交生活的生动描述,作者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案例全面阐释了在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超越孤独》是了解互联网世界的最佳读本。
  ——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Rheingold)
  “虚拟社区”概念提出者
  
  ★《超越孤独》阐释了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对人们网络社会角色产生的影响,为我们理解互联网、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威廉·多顿(WilliamDutton)
  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教授及首任院长
展开
精彩书摘
  《北大新媒体丛书·超越孤独: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之道》:
  社交网络的结构
  社交网络分析勾画了这些关系的地图,梳理出存在于这些社交网络中的显著模式,追踪那些流动于其中的诸如信息、情意或爱、金钱等资源,并且去发现它们对个体所产生的效果。网络分析研究探索由一个或多种关系构成的网络连带关系,例如,朋友关系、憎恶敌对关系、金钱交换、贸易、网络链接和飞机航线等。连带关系随着以下几个因素而不断变化:(l)质量,例如,关系是否能够提供情感的支持和陪伴相处;(2)数量,情感支持的程度和陪伴相处的频率;(3)关系的多重性,即在一种连带关系中,关系的集束。例如,经常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相处的朋友们;(4)对称,例如,有些人得到情感支持但却并不回馈。另外,社交网络在大小规模和层级重要性上也有变化。他们大到诸如有数十亿网页的万维网,小到一个班级,琐碎到诸如沙地棒球比赛,或者重要如能够引发世界变化的由银行家、金融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私人关系——正是他们这些人造成了2007年的经济大萧条。另外,在社交网络中,不同的结点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万维网有一个中心和大量的互相关联的核,被一些微弱联系的子群,甚至一些完全孤立的网址环绕包围着。
  Google通过一些自动化的机器人(蜘蛛)来搜索网络,当它们追踪这些网络之间的关系时,它们爬行于一个网址到另一个网址之间。但当有数十亿或者数不胜数的网址的时候,Google或者其他什么人是如何实现从一个网址到另一个网址的呢?首先,由网页连带关系构成的子群,使得导航变得简单了。例如,从pewinternet.org到任何一个Pew网址都变得容易了。
  其次,有许多“超级连接者”,就像电影《星际迷航》(StarTrek)中虫洞或者就像街区里的邻居一样,他们认知每个人,或者就以网络为例,他们连接其他很多人。虽然这些高度连接的中心缩短了信息传递所经过的距离(用网络语言就是“路径长度”),近来由数学社会学家邓肯·沃特斯(DuncanWatts)所做的有关Twitter的研究中,他发现信息甚至不经过超级中心,便直接到达了目的地。网络的高密度,即许多人互联起来,在集纳支持和众包信息时尤其有用。
  有一些累积的优点,即你越是联系得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这种分配大体遵循数学家所谓的“冥次法则”。换一种说法,就是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RobertK.Merton)所谓的“马太效应”,即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一说法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25:29:“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简而言之,社交网络并不是互相断开的关系的随意分类,而是复杂的多种关系的聚合,并且导引着诸如金钱、信息或者情爱等资源流向某些人,而离开其他人。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编 三重革命
第一章 网络化个人主义:新的社会操作系统
网络化的个人主义
三重革命对网络化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三重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好的还是坏的影响
第二章 社交网络革命
转向社交网络革命
人们认为自己是群体一员,其实他们是在网络之中
人们认为自己特立独行,其实他们是在网络之中
网络化的思维方式
社交网络视角的发展
始祖——乔治·齐美尔
“冷战”引发了社交网络的思考
社交网络的结构
分析社交网络
网络化个人主义的子群
个人的社交网络
网络化的社会
第三章 互联网革命
为何互联网扩散的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
联网的个人电脑支持网络化的个人主义
互联网的扩张:早期使用者的故事
宽带吸引了早期和晚期多数使用者——“天路历程”在继续
数字鸿沟的现状
互联网文化
网络化的演变
第四章 移动革命
最初的手机都是大块头
世界走向移动
语音加短信
智能手机:超越通话和短信
电脑走向移动和无线
生活在云端
永远在线和超级连接
控制社会交往的强度和范围
基于移动通信而建立的临时社区
面对面约会的新情境
拓展的社交
距离的弱化——但并非消失
联网之在、在亦不在、不在亦在
公共和私人空间界限的模糊
三重革命继续深入: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

第二编 网络化个人主义如何运作
第三编 网络化世界的行事指南: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