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误判了中国: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542837
  • 作      者:
    谷棣,谢戎彬主编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本年2月22日、23日、24日、3月1日,中央四套《海峡两岸》栏目连续四天分别以25分钟的时长引述该书,连续播出专题节目《西方反思误判中国》,邱毅作为访谈嘉宾现场连线。
  ★环球时报历时五年全球访谈!汇集了卡特、基辛格、“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等41位西方政要、智囊精英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新分析。
  ★《中国震撼》作者、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长序推介!TED名家、国际政治学仁李世默,《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力荐的当代中国认知新读本!
  ★《我们误判了中国》上市一周荣登2015《光明日报》书榜第2名!
  ★国内外智囊阵容,共同打造一部名副其实的“年度大书”。
  ★精英群体高度关注;上市后一个月内,每周加印一次!

展开
作者简介

  谷棣,《环球时报》首席编辑。

  谢戎彬,《环球时报》副总编辑。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误判了中国 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带你用全球精英的视角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
  此书内容由《环球时报》记者全球专访。对象包括基辛格、卡特、福山、约瑟夫·奈、奈斯比特、大前研一、布热津斯基等41位西方政要和智囊。
  作为西方长期深研中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政要、商业精英和智库成员,他们曾经锐利地对中国提出批评,现在也具有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模式而纠偏改错的认知重构。本书所集结的文章反映了他们对西方种种“误解”的新认识,也集中反映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现实与趋势的重新认知和判断。
  全书讲述了中国模式的“五个一”:一种深厚的文化价值观、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一种独特的政党制度、一种成功的经济模式、一种中国式的和平崛起。

展开
精彩书评

  ★过去30多年,外部世界对中国的预测有悲观的,也有乐观的。有意思的是,乐观的几乎都对了,悲观的几乎都错了,而且越悲观的,往往错得也越离谱,预测中国要崩溃的惨,不是中国崩溃了,而是中国崩溃论崩溃了。
  这本书包含的信息极为丰富,许多内容值得慢慢品读,它可以启迪思路,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西方主流学者和智库对中国和世界的认知程度及其局限性。作为中国学人,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思考一个更大的问题:西方话语对中国和世界的解读能力究竟如何,其长处和短处究竟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其短处,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中国话语和中国标准的崛起。
  ——《中国震撼》作者,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为(摘自2015年1月13日《光明日报》)

  ★正确认识中国,真正了解中国,可能是全世界社会科学界大的挑战。谁解释好中国,谁就有资格拿诺贝尔奖级别的奖项。
  这本书的价值大概主要有两点:第一,可以让我们知道部分主流西方精英对中国的态度和认识水平,这有助于我们未来与西方世界更好地互动。第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中国文化被认为是伦理文化,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中国人比较习惯于在他者的视角中发现自己。《我们误判了中国》就提供了这么一个视角。
  ——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摘自2015年1月8日《环球时报》、澎湃新闻、凤凰新闻)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他(习近平)给我的印象是睿智、有远见、头脑清醒、自信但不自大,对国际和国内问题都有着良好判断。我认为,他能抓住机会,有效应对中国面临的更严峻的制度性和社会性难题。这些难题是中国成功发展所带来的。我想强调,中国面临的困境不是由失败造成的,但有些时候,成功所带来的问题会是非常严峻和危险的。
  基辛格博士:在我看来,美中两国都是伟大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美国历史则很短。美国人认为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中国人认为每一个解决办法都会引发新问题。这是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美中两国领导人都同意,美国领导人表示欢迎一个不断强大的中国,中国领导人也重申欢迎美国作为亚太地区大家庭的一员。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中国崛起对中国百姓来说是件好事,它带动了消除贫困,使人们能过上好日子,收入也能得到提高。同样,这对美国而言也是件好事。因为贸易互惠如同一些双边合作那样,是很自然的事。中国崛起,会使美国变得更加富有。
  ……

展开
目录

序言一张维为:请不要误判中国
序言二金灿荣:了解中国很难,但必须了解

第一章  一种深厚的文化价值观
约翰·奈斯比特及夫人:中国是苹果,美国是橘子
约瑟夫·奈:在曲阜感悟中国软实力
劳伦斯·库恩:中国梦并非模糊空洞的口号
赵锡成、赵小兰父女:中国梦意义深远
沙学文:将中国梦注入中国制造
凯瑞·布朗:中国历史应是西方的“必修课”
彼得·圣吉:中国包容文化将重获新生
柯伟林:中国很强大,但还不够自信


第二章一种新型的大国关
基辛格:中美有责任建新型大国关系
约瑟夫·奈:中国变富,中美都会受益
福山:中国崛起对我的理论形成挑战
卡特:美中合作既是机遇也是责任
布热津斯基:美民间对华批评源于无知或焦虑
大前研一:中国发展对日本不是威胁
桑德施奈德:中国就像一面远方的镜子
恩道尔:中美关系的不利因素在美国
斯蒂芬·佩里:英国愿在中国受打击时帮助中国
米尔斯海默:我希望我的理论被证明是错的
道格·班道:现在是美国真正改变其对外政策的时候
休·怀特:澳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中美平等对话


第三章一种独特的政党制度
约瑟夫·奈:反腐就是增加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
皮特·鲍泰利:民主的要义是为人民负责
贝淡宁:当代贤能政治是中国的大进步
麦克莱伦:高效是中国体制的巨大优势
廖燃:腐败与政治制度无关
托尼·赛奇:学美国没什么意思


第四章一种成功的经济模式
斯蒂芬·罗奇:战略思维是中国发展奇迹的精髓
奥尼尔:中国成就是令人敬畏的标尺
米夏埃尔·普法费尔:德国对中国企业没有偏见
马西莫·罗依:中国房地产不是华尔街式泡沫
福尔德:中国经济不会有“雷曼时刻”
拉夫特:中国不必为减排“忙于招架”


第五章一种中国式的和平崛起
包道格:中国崩溃论已成笑料
季塔连科等:中国抓住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霍米茨基:中国发展有利于全世界
霍布斯鲍姆:中国降低了全球战争的危险
德博拉·布罗伊蒂加姆:中国为非洲打开了一扇门
杰克·斯奈德:中国离过度扩张还很远
爱德华·N·鲁瓦克: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恐慌在加剧
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崛起
古斯塔夫·格拉茨:欧洲的抱怨上不了台面
马·雅克:西方年轻人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做的好
拉纳·米特:作为二战盟友的中国,不该被遗忘


跋——想要告诉大家的“中国真相”(《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谢戎彬)
编后记(《环球时报》首席编辑谷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