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0093326
  • 作      者:
    陈世松等著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故乡在哪里?“湖广填四川”移民史研究著名学者陈世松最新力作,继《大变迁》《大迁徙》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大移民》,诠释四川重庆两地居民祖先的移民故事,理清了“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现象,用文字丈量移民迁移路线。《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通过追根溯源、钩沉索隐的方式,系统梳理、详细探讨了如下历史过程与现象:——“湖广麻城孝感乡”是如何在元明以来一次次移民潮中,被迁移人群带进四川的?——“湖广麻城孝感乡”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从一个乡级地理单位,逐渐演变成为多数川、渝民众认同的故乡的?——“湖广麻城孝感乡”于何时形成为一种川人的同乡传说?在一代代祖籍记忆传承的背后,隐藏着四川历史的何种奥秘?寄托着川、渝民众怎样的文化情怀?
展开
作者简介
  陈世松,生于1940年,四川三台人。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负、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曾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蒙元史、四川地方史、移民史与客家文化。主要学术代表作:《余?d传》、《蒙古定蜀史稿》、《宋元战争史》、《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元朝卷)、《天下四川人》、《四川通史》、《四川客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当今许多川渝民众的记忆中,他们祖先生活的故乡,是一个名叫“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的地方。早在宋元时期,四川人口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直到明初,几百年间湖广地区持续向四川移民,特别是明中期以后,以麻城为代表的移民家族在四川各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川渝两地同湖广地区血缘、历史情感的百年纽带。而湖北麻城孝感乡,也成为四川重庆两地居民关于祖籍记忆的终点。《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讲述了百年前湖广填四川这场移民潮,讲述了“麻城孝感乡”是如何成为川渝民众共同的认知故乡,以及这种传承记忆背后的文化情怀。
展开
精彩书摘
  《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
  今天在川、渝地区普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有关“麻城孝感乡”的口碑传说,世代流播,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但至今缺乏讲清其来龙去脉、发展演变的学术著作,致使该问题仍是困扰巴蜀民众的一道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在由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空前高涨。自2008年国家将“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以来,一个以编修新家谱、开展宗亲联谊和文化寻根为特点的热潮正在广大城乡迅速兴起。尤其是近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川渝民众,试图按照口碑传说以及族谱、碑刻的记述,在湖北某个地方寻找到自己祖先生活的家园,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感动的执著精神。古今中外文化发展历史证明,重大学术研究选题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感召;现实生活的强烈需要,催生了无数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成员——四川省社科院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团队,长期致力于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受现实生活中文化寻根活动的感召启发,在专业本能和社会责任的合力推动下,开始关注“麻城孝感乡”现象,并由此启动了本课题的研究计划。
  (二)移民历史研究的难点在中国移民史上,在有迁徙历史的人群中,有大量移民后裔声称自己祖先来自同一个很小的地方,这种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日本学者将这种祖先“从同一个地方迁移过来的”的现象,称之为“祖先同乡传说”。在这些传说中,作为某一地区祖先来源地的地名,小至一乡、一村、一巷、一坝,乃至一座城门,一颗树,往往记述得十分具体,细致入微。例如在华北以及江苏、安徽、陕西和东北等地,广泛流传“祖先来自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多将“南雄珠玑巷”视为祖籍地;福建“宁化石壁村”则被客家人视为其渐次南迁的祖地;“苏州阊门”被苏北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鄱阳“瓦屑坝”被安徽及鄂东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山东“枣林庄”被皖西丘陵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江西南昌“筷子巷”被荆湖平原地区人们视为祖籍地;在川渝地区则称祖籍来源于“麻城孝感乡”,等等。这些移民发源地被千百万移民及其后裔世代牢记在心中,绝不是偶然的。其中必然经历了数不尽的历史演变,蕴藏着一时难以说得清楚的文化奥秘。这无疑是移民史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环顾国内的移民史研究领域,虽然对于各地的共同祖源现象有所关注,但总体上讲,研究还不深不透,与广大民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距离,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将“麻城孝感乡”现象作为移民史研究的一个难点来攻关,势在必行。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呼唤本课题所研究“麻城孝感乡”现象,就本质讲,是一定地域文化认同的问题,反映了民众文化生活中的精神归宿。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凝聚中华儿女、华夏子孙的文化积淀和集体认同。它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从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的共同的认同要素,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3月,川、渝分治前,四川人口上亿,是中华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区域。存在于此区域几百年之久的“麻城孝感乡”现象,流传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堪称罕见,至今仍迷雾重重,隐藏在其中的区域文化整合、文化认同的规律有待破解。由这一现象所派生出来的区域文化认同问题,与全国其他地区存在的同类祖源现象一样突出,不失为研究全国共有精神家园的典型个案,值得我们花大力气进行研究。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史料支撑
五、研究框架
六、课题创新

第一章 麻城孝感乡历史钩沉
第一节 麻城县的地理形势
一、麻城县的地貌概况
二、麻城县的地缘特征
第二节 孝感乡沿革与方位
一、麻城县建置沿革
二、孝感乡历史沿革
三、孝感乡始建年代
四、孝感乡地理方位
第三节 《都碑记》与“孝感乡都”
一、邹知新与《都碑记》
二、《都碑记》全文
三、“孝感乡都”记事
四、“孝感乡都”遗址
五、“孝感乡都”解读
第四节 孝感乡历史遗存考察
一、沈家庄的“孝感厅”
二、“麻邑四乡坛域图”
三、高安河码头遗址
第五节 孝感乡周边关系辨正
一、“孝感乡”与“孝感县”
二、移民源流与“麻城过籍”

第二章 元代成都“孝感乡”的由来
第一节 宋末元初的成都平原
一、战后成都平原的凋敝
二、元初政府的应对举措
第二节 成都平原屯田的兴起
一、成都军屯的创立经过
二、成都军屯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成都军屯的管理体系
一、元代四川的镇戍系统
二、成都军屯的设点位置
三、带“乡”的成都军屯
第四节 “孝感乡”军屯的由来及演变
一、省外来的屯田专业户
二、元朝在淮西的屯田
三、由军屯番号到地理单元

第三章 楚人迁川潮流的兴起
第一节 西系红巾军在荆楚
一、兵起鄂东
二、移民滥觞
第二节 荆楚移民迁巴蜀
一、襄汉流民聚绍熙
二、躲避战火入巴蜀
第三节 大夏政权据四川
一、开辟蜀中新天地
二、开创移民新时代
三、楚民落业的方式

第四章 湖广军事移民的开启
第一节 明王朝对四川的军事镇抚
一、四川卫所之设
二、从征军士镇蜀
三、楚民屯垦戍边
第二节 朱元璋对明氏旧部的处置
一、对溃卒的收集
二、对庄户的安置
三、对渠帅的处决
四、对权臣的惩治
五、对夏主的远徙
第三节 湖广遗民的命运与踪迹
一、就地安置
二、举兵反抗

第五章 移湖广实四川的奥秘
第一节 明初四川社会背景状况
一、四川经济衰减的诱因
二、人稀地荒的凋残之区
第二节 麻城在移民实川中的地位
一、战略前沿重镇
二、人口输出基地
三、《招民榜文示》解读
第三节 征发孝感迁民入四川
一、入川缘由
二、迁民构成
三、迁民征发
四、移徙路线
第四节 孝感迁民在四川的安置
一、安置政策
二、安置区域
三、安置形式
四、个案剖析
第五节 湖广自发移民活动的兴起
一、迁移背景
二、个案剖析

第六章 湖广移民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 元明四川人口格局的变化
一、元代四川的人口状况
二、明代四川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湖广移民姓氏的空间分布
一、叙州府
二、直隶泸州
三、重庆府
四、夔州府
五、顺庆府
六、成都府
第三节 湖广移民空间分布的特点
一、偏向东南聚集
二、叠压积层现象

第七章 麻城移民家族的成长
第一节 麻城籍世家大族的分布
一、川南地区
二、川东地区
三、川西地区
第二节 麻城移民家族成长的原因
一、原乡成长背景
二、四川客居环境
三、移民自身条件
第三节 孝感乡移民家族的崛起
一、孝感乡家族墓志辑录
二、孝感乡家族墓志剖析
三、孝感乡家族成长个案

第八章 移民记忆的符号建构
第一节 蜀人楚籍记忆的源头
一、“前明侨户多籍楚”
二、“奉诏入川”辨
三、“洪武二年”解读
第二节 移民历史记忆的传承
一、移民记忆传承的形式
二、家世来源的文本书写
第三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兴起
一、同乡移居传说概念
二、移居传说的历史“选择”
三、成都的“黄陂孝感人”
第四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演化
一、明清易代背景下的集体失忆
二、清初湖广移民祖籍意识的淡漠
三、清末民国孝感乡传说的泛化
四、同乡移居传说泛化的形式
五、同乡移居传说版本的定型
第五节 “孝感乡”指代符号的建构
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二、孝感乡的符号指代含义
三、“孝感乡”符号的建构过程

第九章 祖籍记忆认同与文化整合演变
第一节 巴蜀地域文化的整合
一、宗教信仰
二、方言习俗
三、生活习俗
第二节 巴蜀地域社会的整合
一、土客界限的消融
二、省籍观念的淡化
三、汉夷民族的融合
四、盆周民众的交融
第三节 社会角色在整合中的作用
一、地方官员的导向教化
二、乡土士绅的组织宣传
三、广大民众的创造传播

第十章 文化回归与精神家园建设
第一节 麻城寻根热的兴起
一、麻城寻根热的特点
二、麻城寻根热的成因
第二节 同类祖源与精神家园建设
一、同类祖源的文化意义
二、移民时代的精神家园建设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当代社会中的“麻城孝感乡”现象调查
一、流传现状的一般调查
二、流传现状的问卷调查
三、问卷调查的相关分析
附录:寻根,为那悠悠乡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