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8090246
  • 作      者:
    钟志农[等]编著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一项关键的信息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延伸。钟志农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成果,并结合作者近年来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科研以及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以及应用的发展,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空间数据模型和表示方法、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表现与地图制图、webGIS技术、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可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以及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等工作的科研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教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2)水准仪
  俗称平水镜,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水准仪按精度分为精密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
  (1)微倾水准仪。借助微倾螺旋获得水平视线。其管水准器分划值小、灵敏度高。望远镜与管水准器连接成一体。凭借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在竖直面内微作俯仰,符合水准器居中,视线水平。
  (2)自动安平水准仪。借助自动安平补偿器获得水平视线。当望远镜视线有微量倾斜时,补偿器在重力作用下对望远镜作相对移动,从而迅速获得视线水平时的标尺读数。这种仪器较微倾水准仪工效高、精度稳定。
  (3)激光水准仪。利用激光束代替人工读数。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导入望远镜筒内使其沿视准轴方向射出水平激光束。在水准标尺上配备能自动跟踪的光电接收靶,即可进行水准测量。
  (4)数字水准仪,这是20世纪90年代新发展的水准仪,集光机电、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现代科技最新发展的结晶。
  3)全站仪测量
  电子经纬仪与电磁测距仪和记录装置组合形成的集测角、测距、计算、存储和通信于一体的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全站仪把测量定位推向了自动化的程度,在一个测站上就可以得到全部测量数据。全站仪的作业模式有3种基本类型。
  (1)全站仪+电子手簿:要求测绘人员绘制草图的技术较高,优点是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但后期内业编图工作复杂,适合地形简单的地区。
  (2)全站仪+便携机+相关测绘软件:要求观测员必须做到与跑镜员配合默契,跑镜员应及时准确地通知计算机操作人员各类数据点的含义。
  (3)镜站遥控全站仪:将现代通信手段与电子平板结合起来,由便携机的作业员在跑点现场指挥立镜者跑点,并发出指令遥控驱动全站仪观测,观测结果通过无线电传输到便携机,在屏幕上完成展点绘图。
  4)手扶跟踪数字化
  早期的地图数字化所采用的工具是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这种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使用者在电磁感应板上移动游标到图件的指定位置,按动相应的按钮时,电磁感应板周围的多路开关等线路可以检测出最大信号的位置,从而得到该点的坐标值。这种方式数字化的速度比较慢,工作量大,自动化程度低,数字化精度与作业员的操作有很大关系,所以目前已基本上不再采用。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GIS
1.2 GIS功能与组成
1.2.1 GIS的功能
1.2.2 GIS的构成
1.3 GIS的发展与应用
1.3.1 GIS的发展历程
1.3.2 GIS的应用
1.3.3 GIS技术的发展
1.4 GIs相关的信息资源
1.4.1 期刊和会议
1.4.2 公共教育资源
1.4.3 主要的GIS软件
思考题

第2章 空间数据模型和表示方法
2.1 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
2.1.1 坐标系统
2.1.2 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2.1.3 地图投影的选择
2.1.4 地图分幅与编号
2.2 空间数据模型
2.2.1 现实世界的抽象
2.2.2 地理空间数据的组成
2.2.3 场模型与对象模型
2.2.4 网络模型
2.3 空问数据结构
2.3.1 栅格数据结构
2.3.2 矢量数据结构
2.3.3 栅格与矢量数据结构的比较
思考题

第3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方法
3.1.1 数据源的种类
3.1.2 数据采集方法
3.2 地图的数字化
3.2.1 电子地图与纸地图比较
3.2.2 地图数据类型
3.2.3 手扶跟踪数字化
3.2.4 扫描矢量化
3.3 地理空间数据的编辑
3.3.1 几何数据的编辑
3.3.2 属性数据的编辑
3.4 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
3.4.1 线性纠正方法
3.4.2 非线性纠正方法
3.5 拓扑关系的建立
3.5.1 图形修改
3.5.2 建立多边形拓扑关系
3.6 数据结构转换
3.6.1 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3.6.2 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
3.7 数据格式转换
3.7.1 数据格式转换内容及要求
3.7.2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
3.8 GIS的数据质量
3.8.1 GIS数据质量的内涵
3.8.2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3.8.3 空间数据质量的检查
3.8.4 空间数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思考题

第4章 空间数据管理
4.1 空间数据库
4.1.1 数据库技术
4.1.2 空间数据库技术
4.1.3 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1.4 当前主要的空间数据管理产品

第5章 空间分析
第6章 空间数据表现与地图制图
第7章 WebGIS
第8章 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
第9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