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手足耳穴位按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50012
  • 作      者:
    耿引循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手足耳是人体非常理想的按摩部位,它们都是人体的全息胚器官,上面分布着人体所有器官的反射区,按摩这些反射区可以起到相应器官的治疗保健作用。另外,手足耳是人体经络和穴位的汇集之处,按摩它们可以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手足耳更是人体易于取穴、易于施用的按摩部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药箱。
展开
作者简介
  耿引循,女,主任医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理疗-康复医学科主任。曾出版多种养生类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手足耳穴位按摩》以手足耳为切入点,全面介绍手足耳保健按摩法以及常见病症、日常保健、美容美体的手足耳部按摩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均简单易行,且配有详细的图示,便于读者的学习和实践。初学者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实施。此外,《手足耳穴位按摩》中的按摩疗法只能作为缓解病痛的辅助疗法,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
  人体是一个完善的智能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按摩则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人体自愈能力的方式。手足耳是人体非常理想的按摩部位,它们都是人体的全息胚器官,上面分布着人体所有器官的反射区,按摩这些反射区可以起到相应器官的治疗保健作用。另外,手足耳是人体经络和穴位的汇集之处,按摩它们可以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展开
精彩书摘
  了解手足耳,找到按摩点
  人体外在的大脑——手
  手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被称为“人体外在的大脑”,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手部是人体经脉汇和与阴阳气血起始的部位。手部分布的穴位和病理反应点大约有400个,反射区有60多个。
  手部经脉和穴位
  人体的十二经脉中有六条经脉分布于手部,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在这些经脉之上,或者经脉之外,存在大量的穴位,按摩这些穴位即可达到调理疾病的目的。一般来说,这些穴位包括以下三类:
  经穴,即经脉上的穴位。经穴可调理和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通畅,阴阳平衡;调理经脉所对应的脏腑,对经脉循行部位的疾病也有普遍的调理作用。
  经外奇穴,即经脉之外有固定名称、位置的穴位。经外奇穴虽然未能归属经脉,但也处在络脉分布的区域,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调节经气的异常变化。经外奇穴的功能并不逊于经穴,只是作用范围较为单纯,多对某些特定的病症具有特殊的调理作用,比如手部的四缝穴可针对调理小儿疳积等。
  病理反应点。机体内的许多疾病是通过经络的感传现象反映到身体表面的,而感传现象在进行的时候,不是匀速行走,而是留下一个个的停顿点。这些停顿点或与穴位重叠,或在穴位之外,但它们本身构成了一个独立体系,这些停顿点即是病理反应点。病理反应点与经穴和奇穴有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共同承担着反映疾病、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手部的反射区
  手部有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的反射区,按摩这些反射区对其对应部位有保健的功效。反射区位置如下图所示。
  人体第二心脏——足
  非洲土著人常赤足行走,让足底接触坑洼不平的道路,相当于经常接受全面的足底按摩,专家认为这是土著人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体12条经脉中,有6条起止于足部,有穴位60多个,以及分布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反射区,因此足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对人体健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足部经脉和穴位
  起止于足部的6条经脉分别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部的经穴和经外奇穴众多,倘若经络不通,按这些穴位会有痛感,这是体内出现病变的警报。
  足部的反射区
  与手部一样,全身各脏腑和器官在足部也均有固定的投射区域,即为足部的反射区。每一个反射区均与其对应的器官有相应的生物学特征,一旦器官有病变,其对应的反射区也会有变化,既可根据反射区的变化诊病,也可按摩反射区达到调理相应脏腑和器官的目的。
  人体的缩影——耳
  耳朵绝不仅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还是人体的缩影。耳朵的轮廓就像是一个头朝下、臀朝上倒着蜷曲在子宫里的胎儿,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在耳朵上表现出来。经常按摩双耳及其上面的反射区,可以疏通经络,调节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增强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耳部的经脉和穴位
  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都聚于耳部,因此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说法。经常按摩耳周穴位,可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调整脏腑机能,调理疾病。
  耳部的反射区
  人身上的所有器官,大到五脏六腑、小到五官七窍,都在耳朵上有一个反射区。通过按摩、贴压等方法对这些反射区进行刺激,对疾病可起到很好的调理效果。
  手足耳常用按摩方法
  简单的按摩手法
  所谓按摩手法,是指按摩者用手指、手掌、肘部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作用于被按摩者的体表,施以一定的力度,以调理患者疾病的方法。手、足、耳部按摩常用的手法有:按法、揉法、推法、掐法、捏法、拿法等。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还常常将两种或者多种手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复合手法,如按揉法、点按法、捏拿法等。在按摩的时候,针对不同的穴位或者反射区,选用合适的按摩手法,常能增强按摩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手、足、耳部按摩常用的基本按摩手法有以下几种。
  按法
  是指用手指、掌根按压穴位或者反射区,逐渐用力深压的手法。
  指按法:用拇指端或指腹垂直向下按压穴位。
  掌根按法:用掌根着力,向下按穴位或反射区。
  要领①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②用力要由轻而重,再到轻,可配合重心的移位。
  ③不可用蛮力。
  适用范围
  按法刺激较强。指按法适用于手足耳部所有穴位和反射区,掌根按法多用于手、足部。按法具有放松肌肉、安心宁神、镇静止痛等作用。
  揉法
  是指用手指在手、足、耳部的穴位和反射区处做轻柔缓和的揉动的手法。
  指揉法:用拇指指腹或食、中指指腹揉动手、耳、足部的穴位。
  要领①紧贴体表,带动皮下肌肉组织。
  ②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③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适用范围
  揉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手足耳部所有穴位和反射区,具有消积导滞、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缓解痉挛、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点法
  是指用指端或指间关节等突起部位,固定于体表某个部位或穴位上点压的手法。
  拇指点法:拇指点按在手足耳处的按摩部位上,拇指指端着力,拇指与按摩部位呈80°角。
  屈食指点法:用握拳点法:握拳屈拇指,用拇指关节背面突起处点压的方法。握拳,用拇指指关节掌面抵住食指指关节指面,用拇指指关节背侧突起处点压。食指关节背侧面突起处点压的方三指点法:用三指点体表某部位的手法。
  三指并点法:即食、中、无名指指端并拢,用指端点压在按摩部位上,定而不移。法。拇指指间关节屈曲,用指间关节背侧面抵住食指近端指间关节掌面。握拳伸腕,用食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突起处点按摩部位。
  要领
  ①垂直用力,逐渐加重。
  ②操作时间宜短,点到而止。
  ③不可用蛮力。
  适用范围
  点法作用面积小,刺激量大,适用于手足耳部所有穴位和反射区,具有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活血止痛等作用。
  推法
  是指用手指在按摩部位做直线缓慢运动的手法。
  拇指直推法:用拇指指腹在按摩部位做推动或双指重叠加力的手法。
  要领
  ①紧贴体表,带动皮下肌肉组织。
  ②单方向直线缓慢运动。
  ③局部涂抹按摩油。
  适用范围
  推法可在手足耳各处运用,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积导滞、解痉镇痛等作用。
  摩法
  是指用手指或手掌在按摩部位做有节律的直线往返或环形移动的手法。
  指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并,指面附着于体表,做节律性环旋运动。
  掌摩法:用手掌面附着于体表,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环旋或往返运动。
  四指摩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腕关节的活动带动做环转抚摩。
  要领
  ①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
  ②指掌自然伸直。
  ③动作缓和而协调。
  ④指摩法每分钟120次,掌摩法每分钟80次。
  适用范围
  摩法轻柔缓和,常用于刺激反射区,具有行气和血、理气和中、祛瘀消肿、清腑排浊、健脾和胃等作用。
  擦法
  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手掌的两侧呈鱼腹状隆起处,外侧者叫大鱼际,内侧者叫做小鱼际)或掌根等部位附着在一定皮肤表面,做直线来回摩擦的手法。
  大鱼际擦法:手成虚掌,小鱼际擦法:手掌伸直,用小鱼际的尺侧部紧贴皮肤,做直线往返,反复操作,以透热为度。用大鱼际及掌根紧贴皮肤做直线往返,反复操作,以透热为度。
  掌擦法:手掌自然伸直,紧贴于皮肤,做直线往返,反复操作,以皮肤透热为度。
  要领
  ①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
  ②紧贴体表。
  ③推动幅度要大。
  ④涂抹按摩油。
  ⑤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适用范围
  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可用于手足部,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等作用。
  搓法
  是指用搓法:两指夹住按摩部位,用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揉动作,同时上下往返移动。双指夹住按摩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的手法。
  要领
  ①用力要均匀,方向相反。
  ②搓揉动作要快,但在足部的移动要慢。
  ③搓揉动作灵活而连贯。
  适用范围
  搓法在手、足、耳处均可使用,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放松肌肉、解除疲劳等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常按手足耳,疾病不敢来
“脚底按摩之父”的神奇疗法
随身的“百宝药箱”
按摩就是开箱钥匙

第二章 如何按摩手足耳
了解手足耳,找到按摩点
人体外在的大脑——手
人体第二心脏——足
人体的缩影——耳
手足耳常用按摩方法
简单的按摩手法
强效窍门疗法
手足耳按摩小细节
按摩前的准备
按摩的宜与忌

第三章 奇效按摩调理常见病
内科疾病
高血压
低血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绞痛
动脉硬化
中风
高脂血症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贫血
普通感冒
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肺炎
肺气肿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呃逆
慢性胃炎
胃下垂
慢性肠炎
慢性胆囊炎
便秘
腹泻
慢性肝炎
慢性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畏寒症
神经衰弱
失眠
眩晕
外科疾病
痔疮
颈椎病
肩周炎
膝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
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急性腰扭伤
腕管综合征
足跟痛
妇科、儿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慢性盆腔炎
乳房肿块
乳腺增生
更年期综合征
不孕症
小儿厌食症
小儿多动症
小儿百日咳
小儿扁桃体炎
男科疾病
遗精
阳痿
早泄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泌尿系结石
五官科疾病
口腔溃疡
慢性咽喉炎
牙痛
假性近视
白内障
青光眼
中耳炎
耳鸣耳聋
慢性鼻炎
鼻出血
皮肤科疾病
斑秃
荨麻疹
牛皮癣
湿疹
神经性皮炎
冻疮

第四章 日常养生的手足耳按摩
增强体质
强心宁神
润肺益气
疏肝泻火
调和脾胃
强肾生精
调理气血
排出体内毒素
提高免疫力
给心脑“减负”
提神醒脑
增强记忆力
缓解焦虑
减轻抑郁
缓解身体不适
缓解肩部酸痛
缓解身体疲劳
缓解视疲劳
缓解落枕
去除口臭
缓解打鼾
缓解多汗症
缓解有气无力现象
缓解戒烟限酒后的不适症状
缓解晕车、晕船
缓解宿醉
减轻水肿
缓解小腿抽筋

第五章 手足耳按摩助你更美丽
美容美发
减少青春痘
减少雀斑
减少黄褐斑
减少面部皱纹
减少鱼尾纹
缓解酒糟鼻
改善面色
消除黑眼圈
抹去眼袋
保持肌肤弹性
去除头皮屑
乌发
保养头发
美体塑身
全身减肥
丰胸
瘦腰腹
美腿
瘦手臂
纤细脚踝
提臀
减轻驼背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