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哲学思想缘何而起
“……自古以来,有有法之天下,有有情之天下。”
“何自有情因色有,何缘造色为情生。如环情色成千古,
艳艳荧荧画不成!”
--转华夫人语,见《西青散记》卷四。
哲学思想缘何而起?人们提出这个简单有趣的问题,约有三种不同的动机。一、蓄鄙视之意;二、存质疑之心;三、具求知之诚。兹且分别言之。
十七世纪以前,知识分工的需要尚未显著,哲学简直统摄一切知识系统而为之宗主。近代所谓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心理科学、社会及文化科学等鲜有能轶出其范围之外者。希腊哲人辈出,上自天象,下至人事,一一揽取挢掇,穷诘而笃论之,构成伟大庄严的哲学系统,吾人对之,惟有欣赏赞叹,从未敢耸鼻作色,鄙夷其所为者。当时所谓哲学的研究,志在穷搜宇宙之义蕴,摘抉至理,发舒名言,悬为正鹄,向导人生,可贵哉哲学!希腊人讪笑文艺家之晦涩浅薄者有之,指摘科学家之偏狭武断者有之,独于爱智之哲人则奖许备至。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视音乐为心神之洁药,其喻哲学之高洁也,特以珍贵的音乐拟之。苏格拉底(Socrates)称道伊索克拉底(Isocrates)之为人,亦日斯人盖富有哲学意味者。柏拉图(Plato)目击当时政治之腐化,恨无“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之哲王。此种风尚降及罗马,犹未稍衰。西锡乐(Cicero)之言日:“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哲学之尊严于斯可见。中世纪西洋文化颓废,哲学高潮渐次衰落,然而哲学一科仍席曩日余威,为百学之冠,诸君试观欧洲中古著名大学课程之编制,便知吾言之不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