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保国寺的发现
保国寺是宁波郊区灵山之麓的一座寺院,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余平方米。它的发现和保护与中国建筑研究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1954年,刘敦桢教授安排研究室成员戚德耀、窦学智、方长源三人前往浙东一带进行民居及古建筑调查。当时慈溪县的县城是慈城,在那里,他们偶然听人说起洪塘北面有座规模甚大的“无梁殿”,为唐时所建,于是便心生疑惑,因为据他们所知,无梁殿的形制多为明清时采用,尚未听说过唐代就有这种建筑。三人决定前往看个究竟。
据戚德耀先生回忆,他们乘坐汽车到达洪塘,沿着当地群众所指的石板小路上山,大概行进了半个小时后,才找到一户人家探问,确定寺庙就在不远的前方山坳。
到达保国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登山的石道,隐约看到了马头山墙,旋即又发现了一些残垣断壁以及后期所建的僧人墓。然后是天王殿,迎面有石砌的高台,东面墙上嵌有几块碑刻。北面一座面阔三间周绕回廊、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耸然而立。
然而,三人环寺仔仔细细地转了一圈之后,村民所说的无梁殿却并没有找到。最后,在后厢房见到了一个50多岁的和尚。询问后方知,无梁殿其实是个误会,因为大殿的顶梁部分被天花板所遮挡,群众误认为是“无梁殿”。而且,殿内原本供奉有“无量寿佛”,故有“无量殿”的称呼。
三人稍作休整后就开始了测绘工作。当时认为大殿结构是对称一样的,所以搭了半堂脚手架。现在看来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两边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从考古的角度来讲,这样认为也是不对的。还有一些装饰细节比方各种刻线等,两边不会完全一样。当时三人就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戚德耀先生后来说到这是不太正确的一种认识。多块钱,戚德耀先生笑称现在搭这样一座架子,恐怕要上万了。他们白天在架子上进行测绘,晚上绘图。梁架的照片也是在架子上拍的。
当时三人有明确的分工,窦学智负责查文献、测绘;方长源测绘细部,并负责后勤工作;戚德耀负责摄影、测绘以及外界的联络工作。一共用了大概两个月,完成的成果包括了保国寺的总平面图,大殿的平、立、纵横剖面图,还有一些局部构件的详图。对有关的碑刻,进行了文字记录和拓片记录。
戚先生回忆道:“到了保国寺,看到大殿后,很兴奋,觉得收获很大。当时在现场,除了观看大殿外,还发现了须弥座式佛台的背面有‘崇宁元年’的字样。不过,我们几个人,刚进研究室才学了半年左右,不敢断定大殿具体是什么时候的,也不敢说就是北宋留下来的;有一点,我们敢肯定这大殿不是明清之作,感觉可能是元代的吧。也考虑到,宁波靠着上海近,开发程度高,商埠云集,有那么早的建筑是不是不太可能。”
回到南京以后,他们向刘敦桢教授汇报了保国寺调研的情况,还请了研究室专门负责摄影的朱家宝先生印照片。刘敦桢教授看了照片并详细询问后,非常感兴趣,也非常重视,召集研究室所有成员,要求每一个人在听取对保国寺大殿的情况介绍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他要求戚德耀、窦学智、方长源三人赶快重返保国寺,详细测绘全寺,并搭架测绘大殿;特别对具有古制做法的构件应绘制出大样图;收集有关寺与大殿沿革方面的碑铭、文献;要了解清楚寺、殿的方位及周边环境以及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资料。刘敦桢教授同时在《文物参考资料》上刊登发现保国寺的消息,并向当时的党委报告了这个情况。
这件事还有一个插曲。刘敦桢教授是一位非常谨慎的学者,他当时只是判断,保国寺大殿是江浙一带珍贵的古建筑,该建筑的年代至迟应在元代。以后通过测绘调研,根据大殿的特征、构件式样、须弥座式样、佛台背面的文字、保圈寺志、碑文等,确定大殿是宋代的。当时断定,檐口不是宋代的。戚先生因为这次测绘非常佩服刘敦桢教授:“他做事情很严谨,当时反复地看照片,从照片上断定檐口是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