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路工程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4108082
  • 作      者:
    吴华金著
  • 出 版 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华金,云南丽江永胜人,1966年5月4日出生,汉族。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工程设计大师、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建筑业突出贡献个人、特殊贡献专家、享受政府津贴、交通运输部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百名优秀工程师。从事交通规划、设计近25年。主持多条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审查和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多项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和9项科技进步奖。公开发表《公路勘察设计理念》、《道路工程哲学思维探索》等学术论文100多篇,先后出版了《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手册》、《公路滑坡典型案例剖析》、《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山区高整公路安全工程》、《山区公路选线》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道路工程哲学》在回顾中西方哲学及工程哲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过程分析为主线,系统分析了道路工程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道路工程哲学》分为12章,第1章阐述国内外道路建设活动历史及工程哲学研究进展;第2章分析中西方哲学主要思想;第3章分析道路网规划中的哲学思辨;第4章至第6章探讨道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辩证思想;第7章至第10章分别讨论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构造物决策、道路施工和道路养护的工程理念、工程系统观及辩证思维;第11章辩证分析都江堰工程、滇越铁路、人字桥、成昆铁路和云南思小雨林高速公路、水麻螺旋隧道等历史工程建构哲学思想和主观能动的智慧;第12章分析未来道路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对新型道路工程人才的要求。
展开
精彩书摘
  道路工程建设最根本的物质条件基础就是土地,没有土地资源,道路工程建设将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因此道路工程建设期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浪费,尤其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耕地,就成了这一阶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形式。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辽阔,拥有960万km。的土地资源(约144亿亩),其中耕地面积约15亿亩,只占国土面积的10.4%,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但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要以如此少的的耕地资源养活1/4的世界人口,任务相当艰巨。目前,我国各种开发区的建设、城市的不断扩大、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及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等,使我国现有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土地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因此,现有的耕地资源是极其宝贵的。据统计,四车道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建设,每公里占用土地约75亩,一般耕地占70%~90%,六车道高速公路占用耕地更多。由此,仅“五纵七横”的12条国道主干线建设就将占用土地约263万亩,其中耕地约210万亩。另外,道路工程的建设将会永久性地改变土地的地表覆盖特性和使用功能,原有的地表植被和林木会被永久清除。穿越城镇、村庄所占用的住宅用地和企业用地,重新安置又需要占用新的土地,这又会破坏新土地上的平衡。由此可以看出道路工程建设将会加剧我国土地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进而影响到沿线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将土地分割的零零星星,降低或影响土地的使用和开发价值的个别道路。
  道路工程的建设需要取大量的土石填筑路基,开挖山体形成路堑或是隧洞,这必然会破坏原有地面的植被和土体的自然平衡,影响动物的栖息环境。施工过程中若处置不当必然会引起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等环境灾害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到道路工程的后续营运,导致路基塌方、滑坡和交通中断,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路基填筑材料一部分来源于道路挖方区的土石材料,另一部分来源于就近的取土场或是采石场。虽然在道路设计中都讲求“挖填平衡”的设计理念,但是在现阶段的工程理念或是实际中,往往追求更多的是成本与经济效益问的关系,而更少关注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这就导致了建设中大填、大挖,整个山头都被挖掉或是挖掉几座山作为土石料或沙石料场,填掉几个山谷作为弃土场等现象的产生。深填大挖的路段和取土、弃土场地方必然会给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边坡稳定埋下隐患,这些地方在多雨的地区,有雨水的作用后更容易引发水土流失、边坡失稳、滑坡等灾害,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道路工程建设活动
1.1.1 国外道路建设活动
1.1.2 我国道路建设活动
1.2 工程与哲学
1.2.1 工程与哲学的关系
1.2.2 工程哲学研究进展
1.2.3 工程哲学研究的缺失
1.3 道路工程哲学
参考文献

第2章 哲学的发展历程
2.1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2.1.1 古希腊罗马哲学
2.1.2 中世纪经院哲学
2.1.3 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2.1.4 现代西方哲学
2.2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
2.2.1 中国传统哲学
2.2.2 中国近现代哲学
2.3 中西方哲学的异同
参考文献

第3章 道路网规划中的哲学思辨
3.1 我国道路工程发展现状
3.1.1 我国道路发展现状
3.1.2 我国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3.2 道路网规划
3.2.1 道路网规划的定义及意义
3.2.2 道路网布局规划
3.3 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
3.3.1 技术评价
3.3.2 经济评价
3.3.3 环境评价
3.3.4 社会评价门
参考文献

第4章 道路建设经济的哲学思辨
4.1 道路建设投资决策与经济评价
4.1.1 道路建设项目的投资与融资
4.1.2 投资决策理论
4.1.3 道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4.2 建设费用与项目成本
4.2.1 建设费用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4.2.2 项目成本概述
4.2.3 项目成本预测、计划与核算
4.2.4 项目成本控制
4.3 道路建设与区域经济
4.3.1 区域经济发展内涵
4.3.2 公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3.3 公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4 道路建设决策原则
4.4.1 道路建设决策的优化原则
4.4.2 道路建设决策的协调原则
4.4.3 构建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5章 道路建设与哲学思辨
5.1 道路建设与社会需求
5.1.1 道路建设与社会祈望
5.1.2 道路建设与交通安全
5.1.3 道路建设与相关行业建设
5.2 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5.2.1 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5.2.2 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辩证关系
5.3 道路建设与工程地质灾害
5.3.1 地质哲学思辨
5.3.2 道路建设与工程地质
5.4 道路建设与环境条件
5.4.1 环境条件是道路建设的阻尼边界条件
5.4.2 环境条件标示道路建设
5.4.3 环境条件标示道路建设示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道路工程建设社会效益的哲学思辨
6.1 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道路工程建设
6.1.1 现代交通运输业
6.1.2 道路工程在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6.2 道路工程建设效益的哲学思辨
6.2.1 道路工程建设效益的多元化
6.2.2 道路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
6.2.3 道路工程建设的创新价值
6.2.4 道路工程建设的政治价值
6.2.5 道路工程建设的社会价值
6.3 道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6.3.1 道路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6.3.2 道路工程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4 道路工程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
6.4.1 道路工程的公共产品属性
6.4.2 道路工程的商品属性
参考文献

第7章 道路线形设计的哲学思辨
7.1 道路线形设计哲学内涵
7.1.1 道路线形设计的基本性质
7.1.2 道路线形设计的特点
7.1.3 道路线形设计过程认识
7.2 道路线形设计工程理念和工程观
7.2.1 道路线形设计工程理念
7.2.2 道路线形设计系统观
7.2.3 道路线形设计文化观
7.2.4 道路线形设计生态观
7.3 道路线形设计创新思维
7.3.1 道路线形设计创新内涵
7.3.2 道路线形设计创新意义
7.3.3 道路线形设计创新中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第8章 道路构造物决策哲学思辨
8.1 构造物整体与局部关系
8.1.1 道路构造物与路线关系
8.1.2 构造物决策系统分析
8.2 构造物结构与景观关系
8.2.1 道路景观研究基础
8.2.2 构造物景观决策思考
8.3 构造物安全系数与建设成本
8.4 构造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9章 道路工程施工的哲学思辨
9.1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系统观
9.1.1 道路工程建设的系统概念
9.1.2 道路施工管理的系统观
9.2 道路工程施T中的伦理观
9.2.1 工程伦理学
9.2.2 道路施工中的伦理观
参考文献

第10章 道路养护的哲学思辨
10.1 我国道路养护工程发展历史及现状
10.1.1 道路养护工程管理机制
10.1.2 道路养护标准规范
1O.1.3 道路养护工程存在的不足
1O.2 道路养护的必要性
10.2.1 道路养护的必然性
1O.2.2 道路养护的重要性
10.2.3 道路建设与养护的关系
10.3 道路养护认识
10.3.1 道路养护指导原则
10.3.2 道路养护基本要求
10.3.3 道路养护方式决策
参考文献

第11章 历史工程的哲学思维分析
11.1 都江堰——急流缓受,不与水为敌的态度
11.1.1 都江堰工程概况
11.1.2 都江堰工程建构需求分析
11.1.3 都江堰工程规划与设计
11.1.4 都江堰工程的维修与发展
11.1.5 都江堰治水经验
11.1.6 都江堰工程排沙
11.1.7 灌区建设
11.1.8 都江堰工程管理制度
11.1.9 结语
11.2 滇越铁路工程活动——何时与现代交通接轨与脱离决定城市的繁荣与闲适
11.2.1 滇越铁路简况
11.2.2 工程建构、营运的启迪
11.2.3 观念碰撞中的卓越战略
11.2.4 结语
11.3 人字桥——设计与建设的紧密结合是创造工程奇迹的根本
11.3.1 滇越铁路简况
11.3.2 人字桥简况
11.3.3 人字桥建构历程
11.3.4 人字桥方案的思考
11.3.5 结语
11.4 成昆铁路——统筹全局、传承文化、深入实际是工程建构的三大要素
11.4.1 成昆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
11.4.2 路线走廊选择与决策
11.4.3 路线方案研究
11.4.4 关键指标的针对性研究
11.4.5 路线方案研究的思路
11.4.6 集中指挥,同1心协力会战“三线”
11.4.7 政治建构工程
11.4.8 结语
11.5 云南思小雨林高速公路——适宜是最好的、自然是最美的、优质是最省的
11.5.1 “自然是最关的”工程建构理念
11.5.2 情感化设计创作
11.5.3 无障碍设计创作
11.5.4 线形景观思想与创作
11.5.5 景观再造种植设计创作
11.5.6 雨林高速公路景观建构
11.5.7 结语
11.6 云南螺旋隧道——针对性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
11.6.1 山区道路路线线形的基本特征
11.6.2 山区道路展线的基本形式
11.6.3 螺旋展线的特征与发展
11.6.4 云南老堡山螺旋隧道针对性对策研究
11.6.5 针对性对策分析与评价
11.6.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12章 道路工程未来与人才
12.1 未来道路工程的发展方向
12.2 面向未来的道路工程人才
12.3 未来道路工程人才基本素质与行为准则
12.3.1 相对性辩证思维
12.3.2 对立统一规律
12.3.3 系统方法论
12.3.4 矛盾分析法
12.3.5 价值工程分析法
12.3.6 针对性原则
12.3.7 标准化原则
12.3.8 积累性原则
12.3.9 规范性原则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