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高地阔,自甘医囚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南粤之地,一提起“半城山色半城湖”,人们就自然会想到素有“岭南名郡”之称的惠州市。这里既吸纳了山之仁,又攫取了水之智,百代流传的“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的学风更是培养了很多颇有成就的才子名臣。
在惠州东向,由寻乌和安远两水与广东龙川县的贝岭水汇合而成,经惠州流至东莞市石龙镇入珠江出南海的就是中国地理上赫赫有名的东江。东江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孤悬华南敌后抗战8年的东江纵队的英雄事迹。他们当时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在日本人眼皮底下从香港营救出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胡蝶等各界精英。1945年,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也就在这个地方,有一位郎中,很早就在当地百姓间开始了治病救人的伟大事业,他就是后来被惠州市政府和人民誉为“东江之子”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仕昌。
(一)少承家学,矢志从医
1914年9月,刘仕昌出生于美丽富饶的东江之滨惠州的一个中医世家里。父辈们饱览医书,自学成材,行医济世,在当地颇有名气。作为家里的男丁,他一出生就被寄予了光大家业的厚望。从识字开始,父辈们就有意在医学方面给予熏陶,常常让他背诵《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等中医人门书籍。尤其是父亲,在每天诊病之暇,亲自为他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这为刘仕昌打下了深厚的医学基础。
幼时的刘仕昌目之所及皆医典药名,耳之所闻皆诉病问苦之声,父亲处方时的一丝不苟,辨病时察言观色的细致,患者病愈时由衷的喜悦和谢意,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更让刘仕昌深切懂得“医同良相”道理的是父亲虽以医出名,却因善缘广大而为人们所信赖,在云浮县行医时甚至被推为副县长,从此不仅驱除病魔,亦调停民间各种争端,治理社会秩序,为广大百姓所敬重。
幼承家训,加上耳濡目染,刘仕昌深深感受到中医治病救人之神效,这更让其对中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大志。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法门,随着面前读过的书越来越多,对中医学习成痴的刘仕昌理论积累飞进。这时,他已不满足纯书本理论了,开始跟着父亲上山采药、外出应诊。其时父亲一面传授医术,一面要求他攻读历代医典。从《黄帝内经》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还有陈修园的72种医书,夜夜挑灯夜读,边读边诵边记,反复思辨,并结合患者例证,加深理解。就这样,白天跟诊实践,晚上读书印证,几年后刘仕昌的临证经验已经日渐丰富,具备了独立出诊的能力。
俗话说:“家传一张纸,师传万卷书。”如前所述,刘仕昌的家人都很希望他能继承家业,成为一名为百姓解除病痛的医生,而他本人也不负众望,在学医的道路上走得扎扎实实。1934年,凭借多年的积累,刘仕昌顺利成为惠阳县第一届考试录取的中医生。随后又于1935年参加广州市卫生局第六届考试,被录取为中医生,开始独立行医于乡里。
说起广州的那次考试,还有一段关于刘仕昌年龄的掌故。故事的起因是,2004年有人偶然发现刘仕昌教授身份证上赫然写着出生于1904年,依此推算,当时还健在的刘仕昌教授算是全国硕果仅存的百岁名老中医了。于是,有人带着疑问去问他。刘仕昌教授笑了笑,也不多言,翻箱倒柜地找出一张小纸片拿给他看。这纸片就是1935年刘仕昌考取的可“效力全省”的开业执照!
原来,当时刘仕昌虽已通过了所有的考试,达到了申请行医执照的条件,可是刚中学毕业只有21岁的他被申请行医执照条件中“必须年满30岁”这一条给难住了。再空等10年,对于希望能更早一点救助贫病百姓的他,绝对不是心中所愿。于是,从医心切的刘仕昌灵机一动,偷偷把年龄改大了10岁,顺利取得了行医执照。
(二)省城深造。造福乡梓
拿到行医执照不久的刘仕昌,虽然声名在当地渐起,但在临床实践中还是经常碰到棘手的病例,面对着病人充满希冀的眼神和自己有心无力的境况,他再度感到知识之不足。这时,恰逢西学东渐,现代医学教育的兴起,更让他决心学习深造。1935年,刘仕昌进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读书,并于1938年7月顺利毕业。
毕业时正值日寇南侵,战火纷飞,瘟疫流行,惠州当时也常遭到日本人的轰炸,死伤很多。年轻的刘仕昌心急如焚,从没忘父辈们“大丈夫立于天地问,必造福百姓”的谆谆教导,决心利用所学知识,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随即返回惠州。
当时在惠州的药材行业字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同寿堂、广寿堂和世宝堂,它们或是历史比较久远,或是品种规模较大,深得当地百姓信赖。按道理,出身中医世家又接受了现代医学教育的刘仕昌如果到这几家药店坐堂的话,是相得益彰的。然而,刘仕昌却没有这样选择,而是到经营时间不长的打石街百元堂坐诊。原来,他看重的是这家药店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能惠及更多的平民百姓。其时的惠州,疫症流行,天花、脑炎、麻疹疯狂肆虐,人们穷困潦倒,悲惨万分,常因身无分文而无力治病。刘仕昌看病从不问贫富,更不怕被传染的风险,只要哪里有病患需要,他就会在哪里出现。而且尽管自己的生活也异常艰难,他却常常不收或为病人垫支医药费用,救助了很多妇孺病患。很快,刘仕昌的医德术就远播四邻乡里,很多人都慕名而来,百元堂也渐渐成为比肩上述几家老字号的药铺之一。
在刘仕昌心里,中医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人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只有发扬光大、自强不息才对得起祖先。因此,在业诊的同时,刘仕昌还应校友夏稚威之邀,兼任惠阳开明中医学校主讲教师。在这里,刘仕昌与余道元、汪少云、夏伯宽等同道一起为学生编讲义、传心得、指导临证,深得学生敬爱。可惜的是,随着战乱的进一步升级,学校在开办3年之后,被迫停办,但这也为惠州中医后来的发展保有了难能可贵的星星之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