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思想和主张】
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对温病理论的构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临证诊断尤重辨舌验齿之法,倡导脾胃分治,善于甘润养胃;在诊治内科杂病方面,师古而不泥古,建树颇多,外感咳嗽,叶氏重在祛邪,内伤咳嗽,以治本为主。无论外感与内伤,叶氏均强调必须保护胃气。
【医论医话】
咳为气逆,嗽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若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暑者,为熏蒸之气,清肃必伤,当与微辛微凉,苦降淡渗,俾上焦蒙昧之邪下移出腑而后已。若因于湿者,有兼风、兼寒、兼热之不同,大抵以理肺治胃为主。若因秋燥,则嘉言喻氏之议最精。若因于火者,即温热之邪,亦以甘寒为主,但温热犹有用苦辛之法,非比秋燥而绝不用之也。至于内因为病,不可不逐一分之。有刚亢之威,木叩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柔肝入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所禀摄者,有甘凉甘温二法,合乎阴土阳土以配刚柔为用也。又因水虚而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则有金水双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填镇摄,葆固先天气元精。
(摘自《临证指南医案》)
【验方效方】
方一 清化湿热法
千金苇茎汤(苇茎、冬瓜仁,桃仁、薏苡仁)。
方二 清肺透邪法
治寒热客气。包裹肺俞。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摘自《临证指南医案》)
【精选验案】
案1 某(十岁)。头胀咳嗽。此风温上侵所致。
连翘一钱半薄荷七分杏仁一钱半桔梗一钱生甘草三分象贝一钱
案2 邱。向来阳气不充,得温补每每奏效。近因劳烦,令阳气弛张,致风温过肺卫以扰心营。欲咳心中先痒,痰中偶带血点。不必过投沉降清散,以辛甘凉理上燥,清络热。蔬食安闲,旬日可安。
冬桑叶玉竹大沙参甜杏仁生甘草苡仁糯米汤煎
案3 潘氏。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是病不独在肺矣。况乎咳甚呕吐涎沫,喉痒咽痛。致咳之由,必冲脉之伤,犯胃扰肺,气熏熏灼,凄凄燥痒,咳不能忍。近日昼暖夜凉,秋暑风,潮热溏泄,客气加临,营卫不和,经阻有诸。但食姜气味过辛致病,辛则泄肺气,助肝之用。医者知此理否耶?夫诊脉右弦数,微寒热,渴饮。拟从温治上焦气分,以表暑风之邪。用桂枝白虎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