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肺部真菌感染(1)<br /><br />第一节 重症肝炎、高热、肺部及头颅多发阴影――侵袭性曲霉菌病(1)<br /><br />第二节 咳嗽、咯血、胸痛、抗结核治疗无效――无肺内外基础病的原发性肺曲菌病<br /><br />(7)<br /><br />第三节 喘息、棕黄色痰栓、嗜酸粒细胞增多及中心支气管扩张――变态反应性支<br /><br />气管肺曲菌病(14)<br /><br />第四节 发热、消瘦、气促、皮疹;肝、脾、淋巴结大,肺弥漫性病变、白细胞低――<br /><br />HIV阳性宿主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4)<br /><br />第五节 发热,肝、脾、淋巴结大,皮下脓肿、白细胞显著增高、溶骨破坏――健康宿主<br /><br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8)<br /><br />第六节 轻微干咳、胸隐痛及肺内较大团块影――原发性肺隐球菌病(39)<br /><br />第七节 发热、干咳、气促、肺部弥漫性病变――肺组织胞浆菌病(46)<br /><br />章节述评既要重视宿主因素,亦要关注原发性和地方性真菌病(52)<br /><br />第二章 肺部其他感染性疾病(55)<br /><br />第一节 反复发热、多发脓肿和高血糖――出现在亚热带地区的类鼻疽病的首次<br /><br />报道(55)<br /><br />第二节 反复发热及全身淋巴结肿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63)<br /><br />第三节 咳嗽、活动后气促及肺部弥漫性病变――以肺间质受损为主的肺结核(70)<br /><br />第四节 反复咳嗽、间断咯血、偶咳出虫体――支气管曼氏裂头蚴病(74)<br /><br />章节述评关注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的多样性(82)<br /><br />第三章 病原学检查结果阴性的重症肺炎(84)<br /><br />第一节 高热、多器官受累、进行性发展――拟诊军团菌肺炎(84)<br /><br />第二节 咳嗽、气促、两肺弥漫性病变――拟诊支原体感染(90)<br /><br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呼吸困难、发热、肺弥漫性病变、有创通气、磺胺――拟<br /><br />诊肺孢子菌病(95)<br /><br />第四节 高热、高血象、肺内多发片状及球形阴影――难治性感染(110)<br /><br />章节述评依靠全面分析客观面对病原学检查阴性的临床重症感染病例(119)<br /><br />第四章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21)<br /><br />第一节 发热、咳嗽、气促、两肺大片磨砂玻璃影――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br /><br />(121)<br /><br />第二节 咳嗽,右下肺块状阴影――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33)<br /><br />第三节 发热、咳嗽、进行性气促、迅速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间质<br /><br />性肺炎(141)<br /><br />章节述评重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常见性和复杂性(151)<br /><br />第五章 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部弥漫性病变(155)<br /><br />第一节 活动后气促、间断喘息及肺部弥漫性结节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55)<br /><br />第二节 反复气胸、两肺多发囊泡影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原发性肺组织细<br /><br />胞增多症X(163)<br /><br />第三节 咳嗽、气促和反复气胸2年,双肺多发囊样改变――肺淋巴管肌瘤病(171)<br /><br />第四节 发作性气促、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腹腔巨大淋巴结――透明血管型<br /><br />(;astleman病(177)<br /><br />第五节 活动后气促、肺弥漫性病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全身淋巴结肿大――<br /><br />浆细胞多中心型(;astleman病(180)<br /><br />第六节 反复呼吸困难、两肺弥漫性病变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外源性过敏<br /><br />性肺泡炎(190)<br /><br />章节述评注重细节 是诊断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间质疾病的关键(198)<br /><br />第六章 其他弥漫性肺部病变(200)<br /><br />第一节 发热、皮疹、气促、肺弥漫性病变、多浆膜腔积液――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br /><br />症(200)<br /><br />第二节 反复咳嗽、喘息、大便虫卵阳性及肺部多发斑片状阴影――继发性嗜酸性<br /><br />肺炎(214)<br /><br />第三节 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两肺弥漫性病变――肺泡蛋白沉积症(222)<br /><br />第四节 喷农药后气促,两肺弥漫性病变――百草枯中毒(228)<br /><br />章节述评重视肺部弥漫病变病因的复杂性(233)<br /><br />第七章 肺部受累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235)<br /><br />第一节 乏力、血丝痰、呼吸困难及两肺弥漫性病变――ANCA相关性血管炎肺<br /><br />受累(235)<br /><br />第二节 咳嗽、咯血伴活动后气促、解血尿――韦格纳肉芽肿(241)<br /><br />第三节 反复咳嗽、气喘及下肢肿痛――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250)<br /><br />章节述评充分认识系统性血管炎肺部受累的特点及重要性(256)<br /><br />第八章 胸部肿瘤性疾病(257)<br /><br />第一节 刺激性干咳、反复阻塞性肺炎――具有神经内分泌形态学的肺肿瘤:肺<br /><br />类癌(257)<br /><br />第二节 胸痛半年、咳血丝痰3个月、左胸积液、抗结核无效――恶性胸膜间皮瘤<br /><br />(265)<br /><br />第三节 咳嗽、发热、消瘦及左上肺占位――硬化性血管瘤(271)<br /><br />第四节 进行性高热、肺部块状阴影及肝脾肿大――T细胞淋巴瘤(277)<br /><br />章节述评多源性和多样性的胸部肿瘤(284)<br /><br />第九章 气管支气管病变(286)<br /><br />第一节 抢救性短期置人气管支架治疗外压性、窒息性气管狭窄――1例原发性<br /><br />巨大纵隔精原细胞瘤开胸术后的救治实录(286)<br /><br />第二节 气促5个月余、解痉平喘治疗无效、气管肿物――气管腺样囊性癌l例14<br /><br />年随诊的体会(291)<br /><br />第三节 窒息性气管狭窄、体外循环辅助下气管球囊扩张和支架置人――l例支气<br /><br />管结核致超长气管狭窄患者的9小时跨学科救治(295)<br /><br />第四节 反复咳嗽、气喘和声嘶――原发性呼吸道淀粉样病变(302)<br /><br />章节述评介入诊疗技术在气管支气管病变的应用――呼吸内科发展的“硬道理”<br /><br />(306)<br /><br />第十章 肺动脉高压相关性疾病(307)<br /><br />第一节 自幼反复劳力性气促及心悸――特发性肺动脉高压(307)<br /><br />第二节 反复活动后气促,不规则溶栓治疗后症状加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br /><br />高压(313)<br /><br />第三节 咳嗽、气促、两肺弥漫性病变及胸腔积液――肿瘤相关性肺动脉高压(317)<br /><br />章节述评充分认识肺动脉高压病因的多源性以及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324)<br /><br />第十一章 多系统受累疾病(326)<br /><br />第一节 高热、皮疹、脂肪肝及肝脾肿大――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326)<br /><br />第二节 自幼杵状指/趾及肢端肥大、皮疹、消化性溃疡――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 病<br /><br />(332)<br /><br />第三节 发热、气促、鞍鼻、气管钙化――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受累(337)<br /><br />章节述评临床专科医生应克服在多系统受累疾病诊治中的局限性(343)<br /><br />彩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