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学方法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775849
  • 作      者:
    黄建平著
  • 出 版 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建平,原名达昌。1923年生,广东梅县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离休研究员。自幼受中医学熏陶,因读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曾中辍中医。20世纪50年代初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执教哲学课时又续修西方医学与中医学,曾师事湖南名老中医李聪甫、刘炳凡、赵一斋、欧阳锜、曹伯闻等。数十年以哲学方法论致力于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探究,造诣日深。70年代后期著有《祖国医学方法论》(3版4次印刷)、1995年译成英文版,影响波及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著有《中西医学比较研究》,韩国东医研究院译成韩文版。曾主编医学院教材《中医文献学》。临证对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常取独特疗效,多次受邀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讲学治病。他提出以“元气论”为基础的中医学思想体系有别于以原子论为中心的西方医学思想体系以及两种医学不同的方法论的观点,具有较高的科学哲学价值。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学方法论(修订版)》运用哲学方法论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阐述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在回顾不同社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中、西医两种不同理论、方法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作为中医基本方法论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生理、病理学说理论方法的藏象学说,作为中医对疾病认识和治疗理论方法的辨证论治学说;论述了学习中医学方法论的意义;探讨了中医发展,特别是中医现代化的途径、方法及战略思想。
  《中医学方法论(修订版)》是在原《祖国医学方法论》第三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增加了“天人合一论”、“阴阳学说与元气论”、“中医药物与方剂的方法论”和“关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等内容,并在各章节融入近年国内外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大大丰富了原著内容。同时补充了100余幅经典历史图片和人物插图。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可供广大中医院校师生和中医师阅读,也可作为中、西医研究生的研修参考,对哲学工作者则是了解中医哲学的入门指导。
展开
精彩书评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中医现代化?我在以前曾提议首先应该把中医理论用现代语言整理和阐述出来,使它的内容能被今天的学者们所理解,把这项工作当做中医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学森
  
  是书体现了中医独特的学术见解,从反映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免疫等的医学论述,推演到自然界与社会现象对病者的影响,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是书在论述中,还综合分析了外因“六淫”、内因“七情”、饮食、劳倦等致病因素,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了“四诊”、“八纲”、“五运”、“六气”、“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法则,巧妙地吸取了有关现代边缘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使我们加深了对祖国医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李聪甫
  
  中医学浩如烟海,其民族思维、文化传统怎样继承发扬,取精用宏,赶上时代的进步?其答案是,治学贵在“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这是本书的特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本书的聚合点。在中医学中特别是提出“方法论”三字,为本书“画龙点睛”,即钱学森氏所说,“这里就是讲的中医理论现代化的阐述”。诚属前瞻性的评估。
  ——刘炳凡
展开
精彩书摘
  所以,保持稳态的能力愈强,致病因子就愈不容易干扰,这与《内经》中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含义是相符合的。相反,若机体虚弱,各系统功能的储备能力很低,那么,稳态就容易为外因干扰而引起破坏,破坏后又不容易及时修复,这样就要发生疾病。这也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意义相似。提高机体保持稳态的能力的办法有二:一是加强机体及其各系统重要器官的功能,使机体有能力保持稳态,并有能力消除破坏稳态的致病因子,调整异常变化而恢复正常稳态。二是抑制机体对致病的劣性刺激的反应,减轻稳态受到破坏的程度(如塞里的应激学说,和今日常用的泼尼松之类的激素治疗的机制,均属之)。至于致病因子已经破坏了机体的稳态,不消除致病因子就很难恢复时,就要着眼于驱除致病因子了。这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近年来免疫学的长足进展,证明人体免疫功能包括防御、自身稳定、监视三个方面。若三者功能正常,则机体可保持相对平衡的稳态,抵抗各种病原物的感染,消除体内有害物质,并抑制细胞的变态。若免疫的活性过高或过低,则机体易于形成不平衡状态,易于感染疾病或发生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免疫功能虽然可分为上述三介方面,但从本质上来说,其作用原理是一致的,都是机体同进人体内的异体大分子抗原物质(如细菌及其毒素等)相互作用,产生抗体及有关免疫因子,以保持自身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反应。最近各地已报道了不少应用并无抗菌作用的药物,但治疗细菌性疾病却有很高的疗效。主要原因是通过这类药物调动了体内免疫能力,而起到了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临床观察到,用扶正培本法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宫颈癌患者后,其巨噬细胞吞噬率有明显增加;某些宫颈癌患者皮泡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有的用养阴补气药治疗原淋巴细胞转化率低的肿瘤患者,两个月后,免疫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另有人对免疫指标低的癌症患者予以不同的扶正方药治疗后,病人的免疫指标均有增高。增强免疫力,即是增强抗病力。中医对于慢性炎症及退行性疾病,常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适当采用补法,就是这个意思。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医学与方法论
第一节 中医、西医在方法论上的差异
第二节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中医方法论

第二章 关于阴阳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方法涵盖中医学
的各个领域
自然观方面
对人和自然间的关系的认识方面
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方面
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方面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面
对方剂和药物的认识方面
对保健和养生的认识方面
第三节 五行学说与人体有序
第四节 阴阳学说中自然和人相关的思想
第五节 天人合一观
【附一】天人合一研究摘要一则
【附二】从微观看天人合
第六节 阴阳学说与元气论
第七节 阴阳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八节 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

第三章 关于藏象学说
第一节 藏象学说的形成及其认识方法
第二节 试论“内景返观
第三节 藏象学说系统地贯穿了阴阳对立统一和整体联系的观点

第四章 关于辨证论治学说
第一节 辨证论治学说的形成
第二节 关于辨证论治学说中的“证
第三节 “审证求因”——中医学对于病因的认识方法
第四节 中医学对于病证认识(诊断)的方法
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第五节 中医学治则中的方法论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法则
脏腑补泻和表里互治法则
扶正祛邪和阴阳治则
治病必求于本

第五章 关于中药学和方剂
第一节 中药、方剂与中医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其组合
中药四气——寒热温凉
中药五味——酸苦甘辛成
四气五味的组合
第三节 中药的升降浮沉
第四节 中药的归经
第五节 八法
第六节 系统组织——方剂的君臣佐使
第七节 方剂中七情和合药物配伍要求

第六章 研究中医学方法论的意义
第一节 中医学的创建与发展
易学思想与中医学
奠定中医学理论方法基础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为中医药物学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完成了辨证论治学说
魏、晋、唐、宋医学的发展
隋唐盛世与医学发展
宋代方剂学和药物学的兴盛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
温病学派的兴起
第二节 西方医学略述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的尝试
第四节 中医学的继往开来

第七章 关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回顾与小结
第二节 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
如何继承
发展的步骤
关于中医教育
关于中医科研
关于中药的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