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态文化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包括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思想品行、修养操守等。人口的思想素质有明显的社会性。例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尊老爱幼这些可比的指标,以及青少年犯罪率和刑事犯罪率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个人口群体的思想素质水平。
(五)系统内部关系网络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内部自然支持系统的水-土-气-生-矿生态因子之间,经济代谢系统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调控环节之间以及社会调控系统的人口-人-人文之间以及三个子系统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耦合关系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关系网络。尽管不同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小到家庭、企业、农庄,大到流域、国家、地球,在时空尺度、服务功能、组成结构、主导过程及与外部环境关系上千变万化,但其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子,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时空量构序的生态关系却是一样的。研究、规划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辨识、模拟和调控每一个子系统内部以及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
1.时间生态演替关系
复合生态过程的时间效应是一个复杂的多属性辨识问题,其动态演变包括地质演化、地理变迁、生物进化、文化传承、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景观演变、生态影响、人居环境、项目建设等不同时间尺度。复合生态系统演变是由不同尺度、不同速率、不同阶段、不同范畴的生态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生态过程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脉冲影响和累积影响、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瞬时响应和延滞响应。如何辨识系统的慢变过程和快变过程、自然生态演替和人工生态演替、主动因子和被动因子、长边因子和短边因子、机会因子和缓冲因子、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连锁机制,调节生态发育和生态稳定的关系,统筹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客观环境和主观愿望的关系,实现系统的平稳和谐发展,是每个复合生态系统都要面临的挑战。
2.空间生态耦合关系
复合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包括区域、流域、政域、城镇、乡村、社区、街区、邻里、工矿、楼宇等不同景观尺度的相互联系。复合生态系统是自然景观(地理格局、水文过程、气候条件、生物活力)、经济景观(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产业过程)和人文景观(人口、体制、文化、历史、风俗、风尚、伦理、信仰等)的格局、过程和功能的多维耦合,景观生态学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来减缓空间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污染效应、拥挤效应和心理压抑效应等环境影响。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系统内外山形水系的整合性和风水流通性;二是系统内部自然环境(绿韵)、人工环境与交通网络(红脉)的和谐性与生物连通性;三是立体空间、地表空间、地下空间的多样性与相容性:四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标识性与亲和性;五是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和宁谧性:六是社区生产生活功能的混合性与社会服务的便利性;七是非硬化地表和建筑物表面的立体绿化;八是以本地物种为主导、乔灌草混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