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本清晰而系统地对从解构主义的‘红’到可持续性的‘绿’的建筑文化进行研究的著作。”
雷姆·库哈斯曾经定义建筑为一场混乱的冒险。在过去的20年中,这个定义再确切不过了。建筑从未如此放荡不羁和绚烂多彩;从事建筑的人从未如此复杂,而他们的作品又是如此不同!如果你对这个领域并不熟悉,那么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使这些表面看起来毫无规则的建筑景观变得有意义呢?有太多不同类型的建筑,太多拥有着不同甚至矛盾方式的建筑师。
本书是任何对于现代建筑感兴趣的读者的指导,以时间顺序编纂,使你能够在建筑设计最多产的时代找到自己的路。它主要关注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及世界范围内不同的趋向和不同的学术理论。它提供了一个宽松而有效的框架,把所有的线索串连起来,同时选出关键的建筑,进行清晰精确的描述。
建筑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去向何方?
不难想象明星系统将会通过新的委托任务继续占主导地位,至少在新兴的国家中是这样的:中国,印度和波斯湾地区,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有着巨大经济和金融利益的迪拜了。
在这些新工程中,很多无疑是很有诗意并且在形式上很有意思的。事实上,很难想象诸如盖里,哈迪德,以及库哈斯这样有创造力的人物会一直不厌其烦地重复他们自己,去接受从名望中可以获得的陈腐和轻易的成功。
另外说来,我们能从新兴建筑师中所期待得到的东西无疑是一种带有矛盾情绪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将试图成为明星系统的一部分,而其他的人则选择与之决裂。在这第一群人中,迟早将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国际样式的风格并广为传播。在第二群人中,我们将会看到一种新的张力,不知疲倦,以及新的设计思想的出现,这些思想将会和20年前的那些改变了建筑界并且影响至今的思想一样有趣。
这些变化中的很多无疑已经在进行了,但这个富有远见的结果对于我们这些最善于通过现在所观察到的来解读过去的评论家们来说是无法辨别和解释的。前一代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忽略了诸如盖里和库哈斯这样的建筑师的古怪贡献,而去赞扬后现代主义斯特拉达新事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表现,甚至在更早的1978年,他们不能预言由盖里所作的对于圣莫尼卡盖里自宅的扩建所将引发的创新。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发展方向。
第一个周围环境对于建筑物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由于不再具有清晰的分界线,建筑将继续越来越多地处理地域性维度,自然将以更大的强度在很多情况下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进入这个领域。
除了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另一个前沿领域将是与环境的新关系。这便导致了对于脱离环境的建筑雕塑作品遭到拒绝的原因,这些建筑对于具有很好比例的构造组成缺乏兴趣,但最后,也被设计成与景观无关的雕塑性物体,。
第二个方向倾向于重新检验高技派和低技派的关系,克服20世纪90年代对于数码的过度狂热,以及在双子座倒塌后,对于所有技术的恐惧。很显然这并不应被解读为一个二者避居其一的选择,而是一场充满激情的遭遇与对抗——在简单和复杂之间,快与慢之间,数码和机械之间,自动和手动之间,轻与重之间,透明和模糊之间,抽象和具体之间,等等——它们其中的很多就像我们在之前已经看到的那样,已经在新一代建筑师所设计的工程中有所表现了。
第三个方向是把建筑放置到欲望的领域。它的意思是胜过基本需求和标准的状态,并面对着复杂的需求,新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交流和语汇是主导因素:就像时尚和艺术一样,都是越来越少进行以物体本身为向导的研究,而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关系动力上。在这一点上,是使用前者令人困惑的技术,还是后者较少受到默认的技术将取决于建筑师。
......
第一章 解构主义之后1988-1992
1.1 先例
1.2 解构主义建筑
1.3 一个新的范式
1.4 扎哈和对比的手法
1.5 雷姆·库哈斯:形式及其悖论
1.6 弗兰克·盖里:新的构成
1.7 分离与错位
1.8 姿态与知觉之间:福克萨斯和霍尔
1.9 极简主义方法: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1.10 英国、法国和日本的极简主义
1.11 高技派的发展
1.12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延续
1.13 解构主义的传承
第二章 新方向:1993-1997
2.1 转折点
2.2 爆发的建筑
2.3 洛杉矶、格拉茨和巴塞罗那
2.4 激进派和蓝天组
2.5 努维尔:超越透明
2.6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建筑表皮
2.7 极简主义
2.8 知觉的问题
2.9 库哈斯:欧拉里尔
2.10 电子的诗性:在流体与隐喻之间
2.11 生态技术
2.12 伦佐·皮亚诺的软技派
2.13 荷兰角度
2.14 对一种新建筑的赞成与反对
2.15 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扩建
2.16 一个新时期的开启
第三章 杰作涌现期:1998-2001
3.1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位于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3.2 雷姆·库哈斯设计的位于弗卢瓦拉克的住宅
3.3 丹尼尔·里伯斯金设计的位于柏林的犹太纪念馆
3.4 让·努维尔设计的位于卢塞恩市的KKL
3.5 非私人住宅
3.6 莫比乌斯住宅
3.7 建筑界中的荷兰派
3.8 新景观,新语言
3.9 新景观:西海岸与东海岸
3.10 一个新的先锋派
3.11 景观或者美学的建筑体
3.12 美学、伦理学和突变
3.13 2001年9月11日
3.14 重新开始
第四章 显露趋势:2002-2007
4.1 世贸中心
4.2 云和巨石
4.3 明星系统
4.4 明星系统的危机
4.5 建筑评论的危机
4.6 明星系统的终结
4.7 十个工程
4.8 超级创造力和超极简主义
4.9 返璞归真
4.10 下一站
“全面、条理清晰,并且令人信服。普格里西的书把世界上最佳建筑涌现的25年的复杂历史整理得恰到好处。”
——阿隆·班斯奇,辛辛那提艺术馆馆长
“清晰而有洞察力——学生必备。”
——伊恩·博登教授,伦敦大学巴特利特建筑学院院长
“清晰而简洁。”
——汉斯·伊贝林斯,《A10新欧洲建筑》编辑
“
这是一本全面而引人入胜、对于1988年以来先锋派的总览,因为它震动了全球明星系统的内外。”
——查尔斯·詹克斯,建筑评论家和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