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论》基本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12151
  • 作      者:
    王宏凯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伤寒论>基本原理》运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开创性地采用“以病统条”模式,按照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对《伤寒论》的条文进行归类,使原文的条理变得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伤寒论>基本原理》重点运用现代病理、病性以及药学知识对古奥的条文进行阐释,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原文很多疑惑,读之释然。书中对脉学的论述尤能融汇古今,提纲携领,既崇古意,又切合临床实际,颇为实用。书中还提出诸多富于挑战性的新观点,发前人之未发,又堪启迪当今,这也是为学的可贵精神,相信《<伤寒论>基本原理》的问世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将有所裨益,对研究《伤寒论》和经方的运用有所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3.平脉法、辨脉法
  “辨脉法”见于《金匮玉函经》及宋本《伤寒论》,内容大致相同而宋本略简,《玉函经》中诸如“脉聂聂如吹榆荚者,名曰散”等重要条文在宋本中不见,可以推断宋本《伤寒论》的底本在《玉函经》之后。《辨脉法》在康平本《伤寒论》中没有记载,推断是王叔和之后的医家编入。“平脉法”在康平本及《玉函经》中均没有记载,见于宋本《伤寒论》,写作年代不早于唐初。
  4.厥阴病及厥利呕哕病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历来受到人们的质疑,理解困难,众说纷纭,条文不顺,当归四逆汤等方剂也令人生疑。在《金匮玉函经》中,“辨厥阴病形证治第九”及“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是完全独立的两篇。宋本中在“辨厥阴病脉证治”标题后有小字“厥利呕哕附”五字。在康平本中,“厥利呕哕病”则在厥阴病篇中,与厥阴病的四条文同为大字正文,既没有分开,也没有该篇原为两部分的提示。唐本则没有任何标示,合为厥阴病状篇。根据厥阴篇及厥利呕哕病的相关条文分析,厥阴病和厥利呕哕病绝非一个病,不应该因为一个“厥”字而将厥利呕哕病看作是厥阴病的一部分。自“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条之下,分别论述了厥逆、呕哕及下利病,期间混入了伤寒的相关条文。如将这部分条文删去,则作者意图十分明显。
  5.可与不可及汗吐下后病诸篇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到“阴阳易差后劳复”结束,没有之后的可与不可及汗吐下后病诸篇。《金匮玉函经》和宋本《伤寒论》则非常详细,很多条文与正文重复,应是从前文分类抄写过来,但两书中的条文及顺序却相差很远,恐不是根据相同的母本抄来,而是各自的总结。唐本《伤寒论》则很简练,是删去了与前文重复的条文得到的,可见唐本的“可”与“不可”诸篇是经过孙思邈删节编写的。《伤寒论》原著应有“可”与“不可”相关章节,而现在看到的这些章节却是经后人重新编次了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伤寒论》源流考
一、《伤寒论》成书的历史背景
二、张仲景考
三、《伤寒论》的源流和版本
四、不同版本重要内容的比较
五、《伤寒论》、《汤液经法》、《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关系
六、《伤寒论》的语势特点

第二章 《伤寒论》脉学研究
第一节 现代生理学对脉象的认识
第二节 《伤寒论》常见脉象的基本原理和临床意义
一、脉率和节律的变化
二、脉搏部位的变化
三、脉体形质异常
四、复合脉象及脉象的组合

第三章 阴阳六病
第一节 太阳病
一、太阳病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初始阶段
二、初起发热怕冷有汗脉浮缓
三、脉浮紧、发热、无汗
四、介于麻桂两者之间的状态
五、伴有颈部挛急
六、柴胡汤在太阳病中的应用
七、胃肠道积血
八、太阳病传至阳明,需按照阳明病的方法治疗
九、太阳病治疗不当引起疾病变化
第二节 阳明病
一、阳明病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持续高热期
二、注意胃肠虚弱个体的阳明病
三、或然症状
四、阳明病转归的判断方法
五、阳明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六、谵妄的处理
七、胃肠道有积血
八、攻下法的禁忌证
九、阳明病攻下发生胃肠功能紊乱
十、黄疸和小柴胡汤
十一、脱水患者需要注意的情况
十二、阳明病早期,有表证需先解表
第三节 少阳病
一、少阳病是炎症反应消退期的表现
二、少阳病治疗无定法,需灵活掌握
第四节 太阴病
一、太阴病的主要特点是阵发性腹痛伴腹泻
二、太阴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第五节 少阴病
一、少阴病的基本特点是循环衰竭
二、对循环衰竭的预后判断
三、病人发热,循环功能又不稳定的处理
四、少阴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第四章 伤寒病
第五章 中风病
第六章 呕吐哕下利和霍乱病
第七章 结胸病和痞病
第八章 厥逆病
第九章 痉、湿、暍病
第十章 宿食、燥屎、脾约
第十一章 妇科感染
第十二章 不当治疗引起不良后果的处理
第十三章 康复期的有关问题
第十四章 不能归类的条目
后跋
附一 方剂名录
附二 汉代和现代的剂量换算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